汪芳记 | 一味丹参饮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作 者 简 介
汪芳记,男,医疗工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发省市报刊杂志,曾获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著有作品《枕霞集》。
汪芳记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
四物汤是养血补血的祖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组成,药虽简单的四味,却是中医治疗血虚和妇科冲任不调的基础方,将丹参与四物汤媲美,算是对丹参莫大的褒奖。
这句医家谚语已经听了好多年。回想一下,最初一定是在中药课堂上,年轻的女老师手捧一把紫红的丹参展示时随口而说的,仿佛一句五言绝句,落在心田扎着根,滋滋味味生长着,从来没有想到去追寻话的本源。最近无意中翻书,翻出一段古人对丹参的论述:四物汤治妇人病,不问产前产后,经水多少,皆可通用。惟一味丹参散,主治与之相同。盖丹参能破宿血,补新血,安生胎,落死胎,止崩中带下,调经脉,其功大类当归、地黄、芎藭 、芍药故也。话出《妇人明理论》,由李时珍《本草纲目》引述。《妇人明理论》手头没有资料,是一部论妇科的专著还是出自某本医书的某个章节,以及作者是谁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其对丹参的认识一定是书中最经典的内容。一个论点历经几百上千年粗淘细漉还得到认同和传播,这就叫不朽。
丹参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集众多医家口传耳授的一部伟大作品,它是中药学的祖师爷,托名神农跟神农半毛钱关系没有,所选365种药物分上、中、下三品又与一年365天相合,“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岁”,虽说很做作,但对后世中药学、方剂学发展影响深远,其提出的方剂组成“君、臣、佐、使”原则和中药配伍之间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七情论至今被学界遵循,旧时为中医学徒的人门书,现代施行学院式培养,不说学生读很少,恐怕教书的先生也很少读,中医生不读也没有多少错,当然读也不会错到哪里。丹参列在《本经》的上品中,“味苦微寒,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邪气是中医常用的一个名词术语,含义颇广,广义的一切外来致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都可叫做邪气,狭义的就是指那魑魅魍魉扰乱心神。心腹有邪气,肠子内像是有什么走动一样,漉漉有声,可能这两个因素都有。因为这个功效,后世衍生出丹参有“养神定志”(《日华子本草》)的作用。有形之结块谓之癥瘕,癥瘕基本与现在说的包块、肿瘤相似,有良性更多是恶性,丹参破癥除瘕与它的活血化瘀作用密切相关。烦满就是烦闷的意思,冠心病、高血压病日常发作的症状主要就是以闷为主。益气就是扶助气力的意思,丹参之所以一味功同四物就是因为活血外还有补益之功,要不怎么跟四物汤来PK?
丹参虽然有这些作用,但在从前似乎应用并不是那么广泛。《本草纲目》引用的丹参方“旧三,新四”,七个含丹参方中,内服方四个,外用方三个;与女人病有关三个,儿童病两个,内科寒疝腹痛一个,外科烫伤一个,似乎与《本经》上品的地位不相称。到了清代中叶,王清任倡导瘀血学说,五逐瘀汤风靡至今,有些奇怪的是五逐瘀汤无一方用丹参来逐瘀,想想有点不可思议。
与古人对丹参的漠视不同,近四十年来随着对中药活血化瘀作用广泛深入研究,丹参作为活血化瘀代表性药物受到众多医家的青睐,著名的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是心脑血管病最常用的药物,价格普通老百姓能够承受,并且切实有效。我的八十多岁的父亲是丹参迷,他早年有高血压病,当然不是太高,我就让他长年坚持用广州白云山复方丹参片,有一回医院没有买到白云山的,我带了另外一个厂家的给他,再次回去时他就说没有以前买的药好。后来丹参滴丸面世,喝了几瓶后他就不愿意再用丹参片了,他觉得滴丸比片剂好。二十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用丹参药物,到现在血压非常平稳,身体也没有多大毛病。他逢人就推荐丹参药物。因为长年的用,我相信他的感觉。
昔麻邑名医胡衡甫先生过五脑山麻姑仙洞,得句云:“满山灵药名难识,愧读《神农本草经》。”先生那一代中医是愧读,我们连愧读的资格也没有,因为我们压根就没有几个人读过。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链接: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