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惊心》品读:若曦的爱情为什么和其他女配角不同

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部好剧,每个人的品评当然也会各不相同,如同一种美食,每个人吃进嘴里的感受也不尽相同。

《步步惊心》这部剧,之所以看完之后久久放不下,不仅源于电视剧拍得唯美好看,不仅源于故事的精彩,更在于看完后再咀嚼回味的时候,会让人深思很多东西,关于爱情、人性、欲望以及权谋争斗等等。

今天只谈若曦的爱情。

很多人不喜欢若曦在感情中,跳来跳去,先喜欢八爷,又喜欢四爷,后来又和十四爷纠缠不清,选择了一个又放心不下另一个,而对剧中几个女配角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大加赞赏。

例如若兰一生只爱将军一人,即使八爷对她如何好,她都丝毫不为心动;明玉虽因只为了气若曦,而和十爷在一起,之后却爱上十爷,最后不离不弃;玉檀因受九爷恩惠,一生倾心于九爷甘愿为九爷当牺牲品。

我不能说这样的解读是误解,只能说是每个人看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站得角度不同,各种解读都没有错,都是自己的理解和观感。

我也钦佩剧中女配角们对爱情的专一,但是我更懂若曦在感情中这种“跳来跳去”的缘由。

在我看来,剧中绝大多数女配角对爱情是没有选择权的,她们的婚姻都是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甚至是皇帝指婚,她们的”从一而终”是被时代背景框定的,而若兰正是被这种婚姻制度所害。

这些古代大家闺秀,在结婚之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只能学些女红,并不能和男人一样入学堂读书,“女子无才便是德”,能识字的女人也寥寥无几。

结婚后才知道自己的男人长啥样,拜堂之后,一辈子就和这个男人绑在一起了,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从一而终了,于是在夫家极尽讨好或者争斗之能事,万一做不好就被“一纸休书”打回原籍了,实在可冷。

古代的女人在出嫁前,如果未婚夫死了,都是要过门守寡的。

与其说我要赞美她们的“专一、从一而终”,不如说我更深深地同情她们。

若曦虽然”跳来跳去“,最后香消玉殒,但我喜欢这样的若曦,她代表了我们现代社会的自由女性。

若曦在现代社会是张晓,她虽然穿越到康熙年间,成为若曦,但灵魂还是张晓的。

张晓是在现代文明的洗礼下成长起来的,这就注定了她不会和其他女配角一样,当然也不会和古代的女子一样。

她在现代社会一直是和男性打交道的,不管上学时代还是工作之后,她深谙办公室政治,只是她那点办公室斗争经验,放在九子夺嫡的争斗中,就纯属小儿科了。

若曦不是圣母,她不是谁都爱,她最初只是因为回不到现代社会,才”既来之,则安之”地呆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步步惊心的时代。

一个普通白领的生存环境再残酷,也不会像宫廷争斗那样,何况是九子夺嫡的你死我活的皇位之争。

一个白领如果工作环境不如意,大不了换一家再干,而一个古人一旦踏入宫廷之后,却不是你想走就能走的。

若曦最初只是为了活着,但她并不想活成剧中女配角的样子,更并不想被皇帝随意指给哪个阿哥,这一点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若曦始终都是为了爱情而活。

她的最爱是四爷,四爷的最爱也是若曦,可他们为什么最终相亲相爱却不能相守,没能修成正果呢?

这都是时空造就的错,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大概也不尽相同,何况他们之间还隔着皇权和争斗。

至于说若曦和八爷,只能说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或者说他们的爱情只是彼此想象的爱情,这个以后再分析。

八爷对若曦的爱仅仅放在脸上,而四爷对若曦的爱却放在心里。

今天就聊这么多。

《步步惊心》经典语录:

为什么我的命运要由他人随便一句话就决定?从小到大,我只知道现在的努力决定明天的结果。“今日花,明日果”,是我的座右铭。我不能接受自己的命运就是别人的几句话。不能,我不能!我痛恨老天,为什么要让我到这里?要么索性就让我出生在这里,这样我也许可以认命,可是我已经在现代社会活了二十五年了,接受的教育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现在突然告诉我,一切都是命,认命吧!我不能接受!

我知道所有的人结局,却唯独不知道自己的结局,难道这就是老天为我预备的结局吗?

我躲来躲去,没想到却落到了风暴中心。以前一直是旁观者的角色,看着个人走向他们的结局,如今自己也被拖进了这幕戏中,将来我该何去何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