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被百姓讨厌的人,越该成为君主的忠臣?

01.

在《战国策》东周篇里,有则周文君任免相国的故事。

周文君做了个相国任免决定:罢免了原来的相国工师籍,启用吕仓接任相国一职。

但是呢…这个吕仓人品有问题,名声不好。

于是东周国的百姓很不满意,大王这是选了个什么鬼玩意儿当我们的相国呀。

百姓的非议传到了周文君那里,他为此很担忧。

我们来看看周文君担忧什么?

这里周文君围绕“民心即天下”的理念,做了一个简单推理:

如果得罪百姓,就会失去民心

如果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天下

------------

如果得罪百姓,就会失去天下

所以作为国君,对百姓的议论,尤其是负面的议论一定要重视,不可掉以轻心。

为了平息百姓不满,是不是得把刚任命的相国吕仓给罢免了呢?

02.

周文君拿不定主意。

这时就有说客来找周文君谈心来了。

说客说:治理国家时每做出一个决策,百姓必定会有反对和赞成两种态度。

说客抛出的这个观点,很巧妙的对周文君的担忧进行了认可。

在这个大前提下,既然有一些百姓反对吕仓做相国,那必然也有另一些百姓赞同吕仓做相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文君可以不用太在乎百姓的反对声,因为这是任何政策颁布都会面临的问题。

当然,作为聪明的说客,他自己是绝对不会讲出这个结论的,得你周文君自己悟,稍微有点逻辑常识的人都能推导出来。

紧接着说客说:往往忠臣使反对的声音都加在他身上,而把赞美的话都归往君主身上。

好家伙,这一论点的提出,直接定义了“忠臣”。怎么做到的呢?

忠臣自己背骂名,而让百姓赞美君主

吕仓自己被百姓骂,而让百姓赞美大王

----------

所以,吕仓是忠臣

是不是好像可以说得通,但仅仅扔这么一个观点,没有支撑,就没什么说服力度。

03.

说客也明白仅仅扔个观点,想达到说服目的,难!

为了支持观点,他开始摆事实、举例子。

记得宋国君主执意建造高台,贻误了农时,百姓愤愤不平。

怎么处理的?

相国子罕站出来,替君主背了贻误农时的锅,“引咎辞职”。

于是百姓对子罕“建高台”表示唾弃,而对君主的英明连连称赞。

再说到齐国。

齐桓公设立了七个市场,和七百个国家级娱乐场所,百姓很不满。

于是管仲故意在自己的府邸建造了私人娱乐场所,招致百姓骂名,以掩盖齐桓公的过错。

两个例子抛出来,像王炸。

看见了吧!百姓诋毁的、反对的大臣,才是真正能为君主背锅挡枪的忠臣。

百姓诋毁子罕,就会称赞宋君

百姓诋毁管仲,就会称赞齐恒公

……

百姓诋毁吕仓,就会称赞周文君

这些大臣将百姓的不满吸引到自己身上,就会让君主的美名更加深入人心。

这样的说理,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稍加留神就可以看出这是在转移百姓的注意力。

04.

说了两个正面的例子,应证了“忠臣”的样子及利好。

说客觉得还不够,还得再加个反面例子,这样两头堵,更保险。

《春秋》里所记载的那些臣子杀国君篡位的事例数以百计,而这些臣子都是很受百姓称赞的大臣。

他补充的这句是啥意思呢?

本质是提醒周文君:您看,前车之鉴就在这里。

受百姓爱戴的大臣,对君主不利

反之,

受百姓非议的大臣,对君主有利

吕仓是受非议的大臣

------------

所以,吕仓做相国对君主有利

周文君听到这里,心咯噔一下,任用受百姓赞美的人做大臣,可能会被要了老命。

还是拿那些被百姓非议的人做大臣吧,起码安全。

最后,周文君下了决心,坚持之前的任命——还是由吕仓担任相国。

说客目的达成。

# 推荐——

颜率游说齐王发兵救援东周存九鼎

登徒子好色-华丽的辞藻KO了论证的逻辑

巫马子怼墨子,没效用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