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销魂的30种早餐02
Day6:羌饼
早上起来总觉得嘴巴里淡淡的,没味道,但既不想吃太咸也不想吃太甜,这时,羌饼那种咸中竟还带着点鲜的味道,成功拯救了无数个上海人民的早晨。它也算得上是上海的老面点了,有油羌饼和硬羌饼两种,油羌饼油水多,香而松软,而硬羌饼不用油,吃起来更有嚼劲,表面是香气满满的白芝麻粒,一块一块切成三角形来卖。
Day7:米饭饼
在上海,米饭饼和大饼一样名气大,这个几乎绝迹的早点心是老底子上海人的最爱。米饭饼其实是来自江苏北部地区一种小吃,又称米饼,以米粉加酒酿制成,制成后松软可口,一面贴着锅底,有点焦,一面雪白,且有一股浓郁的米香。清甜软糯的米饭饼,底面金黄,略甜中带点酸,趁着热气咬一口,清甜的香气弥漫在舌间。
Day8:麻球
麻球是上海最著名的大众化传统名点。最早始于清代,近100年来,在上海极为盛行。最喜欢吃里面是豆沙馅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带着外层的白色芝麻嚼起来特别有劲,伴着不多的豆沙馅,甜度也是刚刚好,基本上只要路过看到麻球都会买上一个!
Day9:包脚布
初次听到包脚布的外地人一定会纳闷,什么,包脚布能吃?上海包脚布可不是意义上理解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而是上海的一道名小吃,在八十年代,上海最受欢迎的早点排行榜中,“包脚布”排行第六。鉴于“脚”似乎难登大雅之堂,所以取谐音“角”。
一个带雨篷的小推车,炉子生得旺旺的,上面一块光滑的圆铁板。撩一勺面浆,用刮板流畅的刮成一个均匀的大圆饼,在老早底,用的还不是刮板是篾片——这大概是制作过程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动作了;接着往饼上磕一个鸡蛋,搅散,微微烘干后翻一个面,涂上甜面酱、辣火酱,撒上小葱、香菜、榨菜三种作料,包上一块巧果或者一根新鲜油条,一个包脚布就成了。
好吃的包脚布摊头,相隔不远处一定是有油条摊头的。为的是那刚刚出锅的油条,“懂经”的吃客一定明白,油条包在饼里,一口咬下去,酥脆可口。顿时油条香菜在舌尖爆炸的口感不要太嗲哦!
Day10:粢饭团
作为早餐四大金刚中的一员,粢饭团在上海人民心中的地位那可是不可撼动的。90年代以前,粢饭团多是甜食。一把新鲜蒸出来的糯米饭,包一根油条,舀一勺白糖放进去,团起来压紧,里面热量刚好把糖漾掉,吃到最后,最是佳处。近年来,则以咸为主流。油条加榨菜末,还加入肉松,后来又用了血糯米。再往后,粢饭团可以放的东西就更多了,酱蛋、咸蛋、香肠,甚至还有红烧肉。
在上海,有一家店可谓是上海粢饭团界的神话——“南阳路粢饭团”(现已更名为「传承饭团」)!血糯米的底,铺上一层脆油条,浇一层自己烧的肉酱,加肉松,顶上塞只虎皮蛋,最后再以肉酱收尾。料扎实味道好,圆圆的一个粢饭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超有分量感,一口咬下去软糯的糯米,鲜咸的鸡蛋,脆脆的油条和酱香浓郁的肉糜全部都进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