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明白阴阳五行的关系,几乎不能理解中国的文化体系
阴阳五行,是民清以前的中国固有文化的骨架。阴阳消长、五行生克的思想,迷漫于意识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说:'阴阳五行,二千年蟠据全国人之心理且支配全国人之行事。'可以这么说,不懂阴阳五行的思想,几乎无法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
作为哲学命题,它曾经也是阳春白雪。作为俗文化,它也是下里巴人,拥有大众市场。但是在一般人心中,五行更多与神秘和迷信联系在一起。
五行文化的基础是五行哲学。五行哲学认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属性构成的,五行相生相克,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构成了变化不居、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用五行哲学指导政治,便有了天子明堂说,天人感应和三纲五常等古代政治体系。用五行哲学来看历史,就有了五德终始说。五行哲学进入自然科学领域,在中医、气象学方面有丰富的果实。
五行哲学成为术数的理论支柱,精华糟粕并居,就使五行学说声名狼藉。更使五行学说居于下流,蜷曲在街头卖卜算卦者的地摊上。
五行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商朝对五方的认识,在周朝整合为五行、五方、四时、五帝、五佐神的系统模式。
五行生克说产生于春秋年间,成熟于战国后期,这时已经有了复杂的五行理论体系,五行的生数成数,五行与天干、四时、五方、五色相配合,有了五行的生克制化和寄居长生十二宫。
阴阳和五行本来是两个不同的体系。阴阳观念的源头是易。老子讲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另一种宇宙观念。
阴阳和五行两种宇宙成形理论不免造成矛盾。为了消解两者之间的不同,春秋时,又出现了'五运六气'的哲学观念。六气经以天,五行纬以地。六气属天,五行属地,分别是天地的物质本原。
按照易经阴阳的哲学观念,相对于天地物质,在时间上同样有五行和六律的说法。与物质相反,天有五行阴阳成十天干,地有六律阴阳成十二地支。这就是时间的维度,天干地支成六十甲子,成为记录时间的工具。
这样,进入秦汉以后,五行演化成阴阳二气,西汉董仲舒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阴阳和五行就同源合流了。
五行理论,在殷商以来都是具备相当的权威性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天子明堂说。明堂的图纸已经不存在了。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殷王要随时令的变化来更换居室。
周承殷制,始有明堂之说,明堂一百一十二尺见方,东方叫青阳,南方叫明堂,西方叫总章,北方叫玄堂,中央叫大庙。
春天三个月,天子穿青衣住青阳,祭祀的是太昊和句芒。夏天三个月,天子穿红衣住明堂,祭炎帝和祝融。秋天三个月,天子穿白衣住总章,祭少昊。冬天三个月,天子穿黑色衣服住玄堂,祭颛顼。在长夏的戊己日则住中央大庙,穿黄衣。
你看以前五行竟然规范了天子的衣食住行。后来,邹衍又把五行相胜理论引入历史朝代的更替中,他认为历史朝代更替是天命使然,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继火之后就是水德,这就是邹衍的'五德终始说'。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玄学家,一扫汉朝谶纬之学,被汉儒固化的五行之说也受到冷落。一直到宋明理学的先导周敦颐,才又回到阴阳五行的万物化生理论。
朱熹认为,阴阳是气,五行是质。但他又认为有一个不依赖于物质世界的'理'存在。更认为人体阴阳五行气质决定了人一生的前途命运。这个观点为星命术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后来,这个观点受到王夫之的批判,他认为五行就是五种物质元素,它们相资为用,各有其功利。说明五行在宋代以后的哲学史上,始终保持了它的物质属性,又被宋明理学纳入唯心体系。
但是,五行观念早已深入社会各个方面,比如很多人取名就按五行相生的理论来,明代皇帝从明成祖朱棣到明思宗朱由检,十五任无不是按五行的偏旁问道来。
比如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金)-朱见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熜(火)-朱载垕(土),又一直到朱由检(木)。
朱熹祖孙五代也是按五行相生来取名,希望借五行相生来达到世世昌盛、代代相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