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墓中意外发现一行字,专家激动的说这下老外该闭嘴了!
在很多人的观点中,常常把盗墓和考古进行对比,认为两者都是挖坟掘墓,影响长眠地下的古人。盗墓自然不必多说,但考古可就要辩证的看了,毕竟很多历史谜团都是需要考古来证实和发现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明朝的一大谜团。由于史书记载的缺失和人为因素的遮掩,明朝的很多事其实都成为疑案。比如建文帝的最终下落,天启年间王恭厂大爆炸的真相以及崇祯太子疑案等等。
郑和下西洋的事早就是世界公认的史实了,为什么会存在争议呢?这是因为史书曾经记载,郑和船队中宝船大者长44丈4尺、阔18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也就是说大船长137.72米、宽56.34米,这几乎就是一个海上足球场。
很多外国学者就质疑说,明朝以木质结构造船,绝对不可能造出这种长度,而且人力也不可能操纵这么大的船舶,更不可能长期在海上航行,所以1416年英国建造的1400多吨排水量的卡拉克船才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
原本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只要拿出明朝当年建造宝船时的图纸或者文字描述即可证明,但可惜的是郑和下西洋的整套资料都被人为毁掉了。有人认为是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故意烧毁的,也有人认为是乾隆修《四库全书》时故意毁掉的。
但不管怎么说,造船的资料已经失传了,在讲究孤证不立的情况下,史书中对宝船长宽的描述显然没有说服力。不过问题随着专家在明朝一位太监墓中的意外发现迎刃而解。
这位太监名叫洪保,我们都听过三宝太监郑和,但这位洪保太监堪称是郑和的复制品。他俩年龄相仿,明军攻入云南时,俩人同时被送到了宫中做了太监,又分别作为正副使出使西洋,可以说洪保全程参与了所有的下西洋活动。
虽然因为年代太久,又被多次盗挖,墓中的尸骨早就不复存在,但可喜的是专家在一块碑文上发现了一行记载墓主人生平的文字,上面写着:“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
料,是古代的船舶计量单位,一石粮食或者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5000料,至少是2500吨。要知道100多年以后,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的船排水量也不过1000吨。
这段记载排水量的文字,也印证了郑和宝船的长宽记载是可靠的。难怪考古专家发现这段文字后,激动的说:这下那些质疑的老外可以闭嘴了。而洪保墓也被列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项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