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拆解系列之一

看这本书的目录,可见其分为八章,我将其归为了三类:

1,理论

2,建议

3,技巧

1,理论:

第一章 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第二章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第七章  终身学习者基本的基本

2,建议:
第四章 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第六章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3,技术:

第三章 “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第五章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第八章  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我准备在周三分享之前,仿照拆书帮的做法,整三次拆书的实践,就从这三个分类中挑选一些内容,然后进行拆书。

整个拆书的过程:

1,针对我挑选的部分进行阅读

2,联系自己的经验进行解读

3,相互之间进行询问,交流

4,为下一步的改变制定行动计划

也欢迎各位做这种拆书的尝试。拆书的前提要求其实也很简单:

1,通读相关部分

2,因相关阅读有所感悟,体验或者触动,然后以此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享

看完了《认知天性》的第一章,是对全书的概述,虽然有许多理论,但其实已经蕴含了许多有益的学习经验,我来拆读一部分,欢迎各位参与。

我选择如下一段供大家阅读,这一段我看了后最有感觉:

---------------------------------------

书中节选: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大学教授打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大一新生沮丧地站在门口,想要和自己聊聊为什么第一次心理学入门考试成绩太差。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自己上课全勤,一丝不苟地做了笔记,也看了课本,还画出了关键段落。

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教授问。

学生回答道,自己复习了笔记,在里面画出了重点,

然后把笔记的重点和课本的重点内容看了好几遍,

直到觉得能背得滚瓜烂熟才停下来。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怎么还会在考试中得到“差”呢?

你有没有用每章背后的关键概念测验过自己?

在看到诸如“条件刺激”这样的概念时,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

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

有没有至少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

有没有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

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

所有的答案都是没有。你自视为好学生,一丝不苟,但事实是你不知道什么是有效的学习。
--------------------------------------------

我的解读,对摘录文段的分析,演绎:

就这一段,描述了一位自认为很努力,周围人一般也认为学习很认真的学生。这其实很具有普遍性,在任何竞争领域,都存在着看似做了许多事,但效果一般,然后倍感迷惑的人。或者说只看到自己的努力,却没有深入反省自己努力的方式的人。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的表现如下:

1,上课全勤,

----花了时间

2,一丝不苟地做了笔记

---态度很端正

3,也看了课本,

---并不是应付了事

4,还画出了关键段落。

---甚至是有的放矢

这样的做法其实我们感觉已经很不错了,也许都要超越80%的学习者了,实际上也是,在我的大学经验中,当时学了许多课程,我基本很难做到全勤,刚开始大一的时候还想着去争取一番奖学金,但到了大二,就觉得自己大一实在想多了,太多更加努力勤奋的学生,我自己的学习态度变成了能过就好,不要挂科就行,所以成了考前突击队,考前借来笔记,划记重点,努力背诵,然后考个能过得去的成绩。

我也有过一次像上述文中学生这样令自己错愕的经历,那是学通识课,学的是逻辑学,我大概做了像上述学生上述的事情,听课,做笔记,复习,完成作业,也自我感觉学的不错,但考试结果大概也就中等偏下,好像是70分左右而已。

我们经常看到的令人担心其学业的中学生,也往往如此,看上去似乎做了所有的事情,但成绩就是上不去,中不溜秋,最后只能归咎于是否智力水平就是如此?

我还想到了托尼. 博赞在推荐其思维导图这样的学习工具时,就谈论过他自己看到的经验,他看到同学中记笔记最认真,最一丝不苟的同学,成绩并不理想,甚至两者出现负相关的现象。

---------------------------------

总结概括,就是他们付出了许多努力,做的不错,算是比较自觉,但只能说做的不错,但还远远不够,而方式上则更可以有改进的余地。而这种改进,才是从中等或者差劲迈向优秀的必经之路。

教授对他的问题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回答,而是采用询问的方式,问过的问题既有开放性的问题:

1,你是怎么准备考试的呢?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其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以及了解他行为的逻辑.

然后是一串的封闭性问题,其实也就是教授认为正确的学习方法:

1,你有没有用每章背后的关键概念测验过自己?

2,在看到诸如“条件刺激”这样的概念时,能不能把定义讲出来,并在写作中用到这个概念?

3,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

4,有没有至少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

5,有没有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

6,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

这六个问题分别代表了如下的学习方法:

1,提取关键概念,自我测验法

2,明晰概念定义,应用概念

3,提问探索法

4,费曼技巧中的自我讲述法

5,联系,类比,多角度思考法

6,将抽象的还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激活经验法

而以上每一种方法都要求学习者更加的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也许都需要有更高阶的追求,不止是追求考试过关,而是真正对学的知识充满了兴趣,充满了探究,应用的动力。

这种主动性很有意思,首先看上去是想要做的更多,但实际上最后做的更少,得到的更多;而被动接受的方式,看上去是想做的更少,采用的行动方式切实际上要做得更多,得到的更少。

简单来说,就拿记忆而言,前者将记忆联系到自己的实际,联系到自己的知识背景,未来应用的场景,类比到自己掌握的模型,通过这些方式实际将要记忆的内容进行了转化,转化后变得大多数不用再记忆,因为都已经是掌握了的内容,而只需要针对关键的新异之处,去记忆,学习就好;

而懒于做这些的人呢?他们觉得这些工作都是麻烦,不就是把内容给机械记忆下来就好么?于是采用了重复的方式,似乎就像是一位重新开始学习的婴儿,把本来有联系的知识给孤立化,变得没有联系,通过重复的方式寄希望于天生的上苍赋予的力量。有时管用,但更多时候则是得不到保证,因为他也没测试自己,而是自我安慰地说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应该没问题,但一旦动真格的,就掉链子了。

-----------------------------------

激活自我经验:

作者列出的六个问题,背后蕴藏的方法,我平时生活,工作中的学习用的如何呢?我给自己建立一个量表

1 用的差;

2,较差;

3 ,一般;

4,较好;

5,好.

然后给自己打分:

1,提取关键概念,自我测验法

3

2,明晰概念定义,应用概念

4

3,提问探索法

2

4,费曼技巧中的自我讲述法

4

5,联系,类比,多角度思考法

4

6,将抽象的还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激活经验法

2

总分19,平均3.2, 也就是一般的水准,我尤其需要加强的是:

3,提问探索法

6,将抽象的还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激活经验法

然后我反省自己,为什么如下两种方法:

3,提问探索法

3,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3,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3,在阅读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课本中的要点转化成一系列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试着解答这些问题?

6,将抽象的还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激活经验法

6,有没有找找课本外的例子?

我平日的学习很少用呢?我能想到的原因:

1,还是不够主动,提问探索法,我有的经验是因为开设学习策略课,有一段时间为了增强学员学习效果,所以我重听录好的音频,自己设置相应的问题。但平日的阅读,学习,也大概就是过一眼,心理做个判断就好了,哪里会花费那么多心思去思考相关的问题?

2.因为做的不好,所以也就很少去做,为什么不另举例子,因为举不出来啊,所以也就没有绞尽脑汁了。

--------------------------------

促动自己行动改变: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

我如何改进在这两方面的薄弱之处呢?

有什么具体的改进计划没?

我想到的如下:

1,每天的精英日课是我肯定会听或者会看的内容,不妨以之为学习的材料,锻炼应用这两类方法。

每天必须从中提出三个问题,然后用问中内容进行解答,最好还有自己的思考;另外,就是对于文中的核心观点,列出他用了什么例子来论证,然后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例子可以支持或否定其核心观点;

2,在主动学习之前,最好提出相应的问题,至少提出三个

譬如我在学习小步在家早教,每个知识点就可以如此思考,看到标题,想想有什么问题,看完之后,思考文章是如何回答的,给了什么例子,有什么具体的数据,支撑等;

3,提问探索,举例类比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其他方面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成为指导原则

譬如我每周会分享一本书,而其实这本书代表了一类问题,一类主题,就可以探索对这个主题还有什么其他书会进行讨论,对他探讨的主题自己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这些想法有什么支撑,有什么例证等等;而且平时听罗辑思维等音频,看社交媒体的讨论,都可以有这根弦,提问探索,举例支持或反驳。

对各位的建议:

1,可以针对以上六个问题及其代表的学习方法进行自我量表的自评

2,分析自己做的好的例子,分享出来,或者分析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3,思考下一步如何在行动上做出一些改变,写出一个大致的计划

------------------------------------
我的实践:

针对今天的精英日课《工作是具体的,公司是虚拟的》

1,为什么说工作是具体的,公司是虚拟的?

之所以说工作是具体的,是因为在工作中你面对的是你的团队、周围的同事,直接的上级领导,都是具体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在公司和文化那些东西变得越来越淡,每天过的日子才是真实的东西。

之所以说公司是虚拟的,是因为作者同意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里的说法,公司其实是一个虚拟的东西,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共同体。厂房、办公室、机器、计算机、产品、资金、员工,所有这些都不是“公司” —— 公司和法律、金钱一样,是一种“互联主观”,而不是什么物理上的存在。公司只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只有当我们都相信它存在的时候,它才可以说存在。那么两位作者说,所谓“企业文化”,其实也是这么一个共同的想象。企业文化有用,但用处并不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上。

2,为什么团队与公司不能等同呢?选择什么层次来思考有什么讲究没?

因为一个公司里可以有很多的团队,不同的团队有时没有共识:

两位作者问了思科公司的5983个团队一个问题:你是否赞成下面这句话:“我清楚地理解工作对我的期望是什么。”结果思科这一个公司内部的这些团队,在答案中打多少分的都有,分布一点都不集中 ;有个也是很大的公司叫健康使命(Mission Health),作者问它的1002个团队这样一个问题:“你对公司的未来有多大的信心?”结果也是答案非常分散。

选择什么层次来思考呢?

1,)看是否你有控制权

企业文化,对你真的有用吗?所有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点 ——它们不是你能控制的。它们是公司给设置的。

你真实的工作体验,跟这些东西没有太大关系。不论公司有多大,你其实都是在一个*团队*里工作。

你每天真实的工作体验其实是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和自己团队中的同事和领导打交道。团队内部的互动关系、工作的作风、交流的方式,才是你真正面对的东西。

2)重视自己的主观体验

1.我清楚地理解工作对我的预期是什么;

2.我在工作中每天都有机会施展我的特长;

3.我的出色表现能够被人看到,得到认可;

4.工作给了我足够的挑战,能够使我成长。

这八个问题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主观体验 —— 你不用评价别人,你只需要问问自己的感受到底是什么样的。

3. 这个洞见除了在工作职场上,还在什么其他方面呢?

贯穿全书的矛盾,就是本地化的个性和全局化的共性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这个洞见的关键

1,考研。考研和考大学不同,你不但选择哪个大学或者研究所,而且还要选择导师。那么请问,就日常学习和工作体验而言,是选对了科研机构重要呢,还是跟对导师重要呢?答案一定是导师更重要。浙江大学也好、南京大学也好,都是庞然大物,其实跟你没有太大关系。你每天大部分时间是躲在实验室里面搞科研,真正决定你前途的是导师,跟你打交道的是同组的师兄弟。如果你所在大学说要开展什么新文化运动,那对你的影响是非常非常小的。

2,你打算移民澳大利亚,就找了一个已经在澳大利亚的同学问她澳大利亚好不好 —— 这个问题其实意义不大。澳大利亚有过得好的也有过得不好的,你需要了解的不是平均印象,而是具体到*你*的生活。

3,对于政客来说,真正的政治是本地的。你总是跟具体的人打交道,办具体的事 —— 而不是那些大而无当的东西。

举其他例子:

譬如香帅说宏观经济与你无关,你的微观环境才值得重视;

股市的牛市,熊市与你无关,你自己是否赚到钱才是关键;

医院,甚至医生的手术成功率与你无关,你自己的手术是否成功才最重要;

书籍有多少真知灼见与你无关,你能够吸收什么,改变行为才最重要;

大学的好坏与你无关,你在大学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本事,获得了什么机遇才最重要;

..........

背后的核心就是要对自己负责,最后自己能把握什么,做到什么才是关键。

但刘润说过千百十定律,认为大的趋势对于成就而言作用更大,在大的趋势上弄错了,哪怕细节做得再完美,也于事无补。

有所谓每个战术都是正确完美的,但战略却非常糟糕

----所以才说是矛盾,个性与共性之间的矛盾。

个人利益与集体,团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想起了囚徒困境,想起了贪官污吏,专制暴君们的信条,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等等

--------------------------------------------------

看完了《认知天性》的第二章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这一章的核心就是反复,不厌其烦地讲述测验效应在实验室研究以及现实研究中的效果,进行主动测验,对于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也选择一段文字给各位阅读

书中节选段落:

埃伯索尔德这样描述道:

手术时会出现很多难题。

等晚上回到家后,我就会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我能采取什么措施。

例如用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缝合方式?

下针应该疏一些还是密一些,或者缝合线要靠在一起吗?

要是我这样或那样调整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第二天上班后,我会试验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

即便第二天不做尝试,至少我也把事情想清楚了。

这样一来,我不仅重新温习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或是复习了别人手术时的经验,

而且还在其中增加了自己的感悟。

这些补充的内容正是我在教学环节中错过的。

----------------------------------------

这是一位终身学习的医生的做法。

我不知道各位对医生有什么样的印象?

我对医生的印象主要来自于影视剧以及小说。

电视剧《豪斯医生》让我看到了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医生,他的本领主要体现于诊断。但最近这几个月我曾看过一本网络小说《大医凌然》,带着一些玄幻的色彩,但不是常见的神乎其神的中医,古医附体什么的,而是谈动手术的外科医生的成长。与现实关系密切。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医生的终身修炼,尤其是外科医生,他们的技能水平与其江湖地位关系密切,有追求的医生会攀爬技能树,在某项技能上,书中给出入门,专精,大师,完美,传奇五个技能水平。譬如看似简单的缝合,差别大了去。这就是我看这一段描写这位名医的自我提升的背景知识

具体来看文中的医生,他是怎么做的呢?

1,直面问题:

手术时会出现很多难题。

不是糊弄了事,这是他的事业,而不是职业,是要在其中追求自我实现的,而不只是应付他人。

2,复盘思考:

晚上回到家后,我就会思考当时发生了什么,以及我能采取什么措施。

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紧张的,很难想太多,许多都是电光火石之下的条件反射。但是在复盘的时候就可以细细琢磨,总结分析,进行反事实思考,看看如果采取不同的措施效果会如何。但这样想一想,往往效果有限,必须辅之以后续的更多的实践与努力。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是在练习记忆扑克牌的时候,我想凡是有过记忆竞技训练的朋友应该都有体会,我们往往练习记忆一副扑克牌,然后对牌的时候发现是否哪里出了错误,有时是根本就想不起来某个桩子记忆的是什么连接,有时则是不确定连接的顺序是否正确。

在回忆阶段,我们会采用检索排除的方法将可能的组合找出来,然后再利用再认的方式找到正确的排序,但如果忘记的过多,那么就没有了完整复牌的机会。而且时间也非常重要,如果记得不牢固,就会花大把时间在检索,排除上,在摆牌阶段也许时间就不够了。

------又有些扯远了,核心是,当练习完后,我一般不会止于练习,会反思一下,为什么有些连接没有记住?为什么有些连接顺序弄错了?还一般会记在笔记本上,作为练习的复盘。

这样有效果吗?有,很多时候调整了的连接在遇到同样的情况下,也许就很管用了;但也有很多时候,没什么用,如果新的连接方式一直得不到使用,或者问题就不在连接上,而是在转化,编码上等

3,复盘思考的具体内容:

用什么办法可以改进缝合方式?

下针应该疏一些还是密一些,或者缝合线要靠在一起吗?

要是我这样或那样调整一下,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这些都是为了精进的反思,外科中的技术是一个非常指标化的内容,技能的提高既有客观的标准,也会有主观的体验。

4,付诸实践:

第二天上班后,我会试验一下,看看效果是不是更好。

5,效果分析:

a.至少我也把事情想清楚了。

b,一来,我不仅重新温习了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c,或是复习了别人手术时的经验,

d,而且还在其中增加了自己的感悟。

e,这些补充的内容正是我在教学环节中错过的。

这位外科医生已经是行业内大牛,已经经常做教学手术了,但即使如此,他也没停止攀爬技能树,还在不断学习与提高,在不断温习与巩固。

用书中的话,就是技能要达到条件反射的水平,因为在手术台上,根本没有时间给你细细琢磨。

同样,在赛场上,在考场上,不都如此么?

为什么要反复训练?为什么要题海战术?部分原因都在于此

所以这位神经外科医生的自我分析,其实就是技术提升的一套方法论:

1,紧盯自己想要提高的技术

----这种技术最好是能够客观评价的,这样不容易自欺欺人

2,在不断实践技术中发现相关的问题,发现值得深挖的地方

3,不断地复盘反思,创新改进,吸纳他人的经验

4,这种创新改进要落实到实践中去,去看效果如何,完成技术提升的闭环

而对比自己或者一般人,与其差距是全方位的:

1,这种技术上的追求常常就没有。

找到愿意作为自我实现的追求的技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面对意义的诘问。社会的认可会让这件事情容易许多。

譬如常规的奥林匹克运动,智力运动-----围棋,象棋等;更不用说编程,工程以及外科手术技能。但是像记忆术,像写作的本领等等,常常就有些容易自我怀疑。

所以这种技术也许不妨从工作中衍生出来,最好有相应的经济效应,而且最好真的能从中获得快乐,纯粹的快乐。

这三点常常不能汇聚,而且有时是正常的,如果太聚焦于技术,有时会影响自己发展的格局。吴军在谈论个人发展,曾经提到过如果培训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重要的不是再提高自己当老师的培训技术,而是提高自己的管理技术,培训出更多更牛的老师等;

2,这一步,我们一般人常止步于自动化,止步于做的还不错了。

很多领域,稍微努力,要超越80%的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在剩下的20%中往前进,就是军备竞赛了,就需要花费较之前大的多的努力!简单来说,从优秀到卓越是很难的事情

3,这一步也同样困难,打破自己习惯,熟悉的方式,另辟蹊径,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譬如记忆术中,由二位数编码走向三位数编码,在国内竞技界,我知道好像也就是刘会凤这样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像石彬彬等大神高手,之前的方法已经太习惯,太成功了,很难另起炉灶,重头再来。

4,这主要说的是理论家的弊端,在理论上说的头头是道都没用,在实践中被打脸还是打人脸才是王道。

在纯粹的竞技场上,最终也是实力说话,同样的比赛环境,同样的公正对决,大家比拼技能,比拼心理素质,比拼耐力决心等等

作者引用这位神经外科医生的故事,主要是为了说明三点:

1,技术要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本能操作,这样在现场的时间压力,紧张气氛下才能不至于手忙脚乱;

2,实现这种转变的方法是:

a 记住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担心的事情,把它们排成表:步骤1--4

----也就是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b 必须不断回忆这种操作,一遍遍地回忆,一遍遍地练习,直到能够不假思索;

3,更抽象意义上,是强调反思,回想,想象的意义:

a 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

b 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

c 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这种抽象意义的认知操作,让我想起了昨天读的《穿越平行宇宙》,之所以读这本书的部分章节,谈论时间流逝为什么是一种幻觉,以及我们的自我是怎么回事。又是因为看了电影《海市蜃楼》,这部电影非常有意思,强烈推荐,故事有些科幻色彩,背后的道理就是平行宇宙的设定,所以看这本书。这本书在我提到的章节里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让人初听匪夷所思的想法:

1)我们的宇宙其实不过是数学结构的外化,数字宇宙才是本质,是超越时间,空间的更关键的要素。

2)之所以说是数字结构,是因为一切均可数字化,而一旦两个结构可以一一对应,它们的本质就是相同的

3) 从这个角度看时空其实是一个四维结构,而数字结构就是对这个思维结构的描述。就像DVD光盘。而时空的展开则是光盘的内容与故事

4) 我们之所以产生时间流逝的感觉,缘于观察者时刻,我们在时空结构的一个切片观察这个世界,而且观察的是我们头脑中的模型,是我们对于过去的记忆,对于世界的模拟

5)这份模拟中最鲜明的是现在的图像,然后是靠近的记忆。而我们产生了自我的感念,是因为这个模型中彼此相互进行复杂的信息交流,产生了自知的子结构。

6)我们的自我概念就像红色等一样是一个基本的感知,我们也许只不过是我们参考类中的一个典型而已,这些参考类中都有相同的观察者时刻。

这里我想到这本书,主要是从其中谈到我们观察的其实是我们头脑的模型这个角度。

这个洞见很有意思,书中还提到,进化使我们在正确的层次产生主观体验,从而逃避危险。而这种观察的层次其实并不是客观实在,只不过是客观实在的近似模拟,就像我们看上去空无一物的空气中,其实充满了做无规则运动的亿万粒子,但我们处理不了如此复杂的内容,所以做出简化,满足我们的需求就好!

以上是对抽取出的第二章中故事的分析,作者整个一章都在强调测验效应,同时告知读者不要小看记忆基础知识的重要,不要将记忆与更高层次的认知对立起来。我觉得对于学习者及教育者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自我测验

自我测验中可以采用上午提到的六个问题给出的方法,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设备。

2,开放性的回想,检索比起选择题,是非题效果更好,但即使选择题,是非题也有明显效果。

3,最好问问自己,刚刚看的,听的,学的内容中:有什么是我之前没听过,不知道的,有什么是新鲜的内容,然后针对这些内容多问几个问题,将其与自己的知识系统整合起来;

4,教育者可以将测验贯穿到知识的传授中去,但不要让测验占据太多的评价权重,而就是一个学习的巩固,反馈的方式;

5,有一个信息,挺让我意外的,就是反馈的意义,竟然不是即时反馈效果更好,而是延期反馈效果更好。

当然听上去也有一定的道理:避免依赖上即时反馈,产生了学会的错觉,这也是为什么解题时指导者引导下我们都知道怎么一步步来,但脱离了指导者就抓瞎了,因为指导者的引导之前的思维路径我们并没有打通,也没有做到,这也许就是延期反馈的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