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当肺
白当肺、辛:
味苦甘而性凉
颜色白而入肺
山药色白入肺
味甘归脾
液浓益肾
滋润血脉
肺欲辛:
肺与辛
在五行
同属金
辛补肺
药材的物理的外观
就是前人说的法象
法象即自然特征
和它的作用之间
并没有必然联系
前人看到的只是
一些个别的现象
比如说:
丹参入心
色是红的
并不是说
所有红的药
都能够入心
有的红的药
它并不入心
有的入心的药
并不是红色的
所以这是部分药物的一种巧合
在当时可以作为一种药理解释
但也带来了很多的
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把中药的这个说理
解释它作用的机理
引入一种
实用主义
的途径
如果什么解释得通
就用什么各取所需
徐灵胎:
徐灵胎
解释药理
或取其气
或取其味
或取其形
或取其色
或取其所成之时
或取其所生之地
什么方法能讲得通
你就用什么来联系
其实这就是一个
实用主义的方法
这样子不好
并不能真正揭示
中药奏效的原理
其实前人
已经认识到了
前人认识到了
尤其是要把
性状和性能
区别开来
我上午讲的那个
明末的本草学家
贾九如他编那个
《药品化义》
对药物的学习、研究
要从八个方面来认识
八个方面:
一个是体:
体就是
药材的:
轻重
滋润
干燥
等内容;
另外是色:
红的白的
它的颜色;
另外是气:
香的臭的
真实地用
嗅觉器官
嗅来的气;
味:
酸甜苦等
体、色、
气、味
四方面
贾九如
说它是:
天地产物
生成法象
药材的
体色气味
与生俱来
客观存在
这是属于现在所说的
属于中药性状的范畴
另外四个方面:
一个是形:
形态的形
药物的阴阳
它属于五行
金木水火土
当中哪一行
阴阳五行
来作分析;
另外
性:寒热温凉
属于什么药性;
能,升降浮沉;
力,宣通补泄;
敛散这一些
具体的作用
具体的功效
四个方面
形、性、
能、力,
“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
“格物”:研究事物道理
医人即医生
推测出来的
即就是属于
性能的部分
通过人体
服用药物
运用中医的理论
医生对患者的变化
加以作分析、概括
所以是“医人格物,推测之义理”
前者是“天地产物,生成之法象”
所以明代
在本草学
把药物的
性状和性能
分得很清楚
当时把性状
用于解释药物
奏效的原理
也情有可原
有积极意义
还要说明:
法象药理学
并不很科学
但是现在
不能完全
给予否定
前人运用法象药理学
解释药物奏效的机理
他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首先必是在
疗效肯定的基础之上
首先肯定疗效
有了疗效
再想办法,用什么
自然特征,来解释
我们不能因为
否认法象药理
也否定掉疗效
徐灵胎解释续断:
他认为它是
青(色)的
就像人的筋
一个主根
长在地里面
像人的筋骨
所以能强健
人体的筋骨
前面很多的解释
都是法象药理学
但这样解释
有一个前提
因为续断能够
补肝肾、健筋骨
扎根这一个基点
再说明为什么能
补肝肾、健筋骨
不能因为
否定青的
像人的筋
把它能够
补肝肾、
健筋骨
都一起否定
这就不对了
所以这一个
是正确对待
法象药理学
的基本思想
肯定它的
基本功效
这个是
从实践当中来的
从临床当中来的
当然就是可靠的
至于说理的一些方式
值得探讨,值得商榷
今天要用,其他的方法
研究药物,奏效的机理
不能停留在法象药理学
这个水平上
这才是一个
正确的态度
《张廷模中药学讲稿》
如今之方论所载:
灵砂、桂心之属
皆能治心
亦赤色之类
麦门冬、
远志之辈
亦能治心
而色不赤
何也?
法象药理学
是在药物的功效
确定之后的说理
完全无损于药物
固有功效的认识
要对法象药理学
正确认识、评价
既不能全盘接受
也不能轻易否定
应当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积极利用
合理一面
by法象药理学的利与弊
说明某些中医黑
对法象药理学的
发展历程、
重要著作、
存在缺陷、
名家质疑
一无所知
连这么一点点起码的
查文献的能力都没有
这一届的中医黑不行
法象药理学
是在药物的功效
确定之后的说理
完全无损于药物
固有功效的认识
以续断为例:
续断
味苦微温
主伤寒,补不足,金创痈伤
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
久服益气力
一名龙豆
一名属折
生山谷
by《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温
主伤寒
苦温能散寒
补不足:
补伤损
之不足
金疮痈伤,折跌,续筋骨
肌肉筋骨有伤,皆能治之
妇人乳难
通滞之功
久服
益气力
强筋骨
此以形为治
续断有肉有筋
如人筋在肉中之象
而色带紫黑
为肝肾之色
故能补续筋骨
其性直下
亦能降气
以达下焦
by《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中医先贤,通过
临床实践,得出:
续断
味苦微温
主伤寒
补不足
金创痈伤
折跌,续筋骨
药物的功效
确定的前提
某一些中医黑高票答主
看不起信张悟本的脑残
张绿豆的理论虽然沙比
能信绿豆理论的脑残粉
文献分析能力也很垃圾
但比起连百种录和本经
都理解不了的某一些人
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中医也好
西医也罢
都是曾从
归纳演绎
而出来的
逻辑与否?
归纳演绎
到底是啥
中医(中药)之中的
“五色”、“五味”理论
是对药物的总结、
朴素的统计理论
并不是
中医认为
某种颜色
某种味道
必然会有
什么作用
而是通过
大量观察
总结积累
发现具有
某种作用
或者对于
某类功能
会有用的
一类药物
在颜色
和气味
上面会
表现出来
一定共性
这个理论
对于已有的药物
具体药效的判断
可以理解成为
基本没有用处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
1、对新物种药物进行研究时
能够初步明确,药物的可能作用
能够初步粗略的明确实验的方向;
2、对某些情况下
具体成分药物不明确的成药制剂
可以大略的,判断出作用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