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背景下学校生态的重构

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应该怎样进行变革?罗朝宣(前海港湾学校创校校长 2019)提出了重构学校生态的五方面的设想(依据罗校长的观点,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梳理、补充而成,不仅仅是摘录。这也是我一贯的读书方式--争取把专家的观点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思想):
一、重构课程体系
让一切都能成为学习资源,让人类最新、最优秀的文明成果,特别是最新的技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通过跨学科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升。
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必须跟踪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沿,把代表人类发展趋势的内容纳入到学校课程中来。必须重视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问题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二、变革学习方式
要基于发现和探索,体验设计与创造,从而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做中学、设计中学、探索中学、跨学科学。
学习变革的关键词是:主动建构的学习,研究性的、实践性的、综合性的、设计式的学习。这些学习都应该是基于脑科学和学习科学的,是瞄准人的全面发展的学习。
三、改革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促反思、找差异、展特长,评价的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
我们需要的是精准的、动态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发展潜能和可能性的评价。评价要能够引导学生的发展,所以要更注重评价的诊断功能和引领作用。
精准评价的实施和反馈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即时的精准评价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即时的评价数据的解读和反馈要为学生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我们需要“精准评价”,但是不能“窄化评价”,更不能因评价导致学生“固化发展可能性”
四、重建学习空间
空间也是课堂,空间也是课程,我们需要的是学习无处不在的泛在的教育空间。
线上、线下联结,学校空间处处都可以学习,随时都可以接入“课堂”,这样的学习空间将会使人工智能的优势充分发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
五、创建学习社群
让所有的教师、学生、家长参与其中,联结社区、企业等,打造学习共同体和生命成长共同体。
整个社会都是“学校”,学校成为“学习中心”“成长中心”。学校的“围墙”被打破,形成“无边界”学校教育世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化、学校化”真正实现“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