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孙中山预言百年后的中国,如今只有一个未实现。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因其对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他还被尊称为“国父”。孙中山先生早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但是他深感学医无法改变祖国现状,于是便不断尝试使用革命手段富强中国。经历数次失败后,孙中山终于在1911年武昌起义中大获成功,并在次年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功推翻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只不过可惜的是后来因民国根基尚浅,再加上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诱饵,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而在让出总统之位后的几年里,孙中山先生也没有闲着,出了一本名叫《建国方略》的著作,里面提出了不少对未来中国发展的远景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问世之时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之际,许多人认为孙中山的设想只是空想,不可能实现。但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书中很多内容都已经得以实现了,只不过还有一条尚未达成,但也算是指日可待。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建国方略》中到底有哪些实现和尚未实现的预言。
国家之富贫,可以铁路之多寡定之
01
孙中山先生认为,国家要想变得富强,那么首要任务就是完善铁路交通建设,让全国上下都能利用铁路串联起来。这样一来,国内交通运输便利,经济贸易上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孙中山的蓝图中,未来中国铁路里程可达16万公里,可在这本书问世之时,中国铁路不过堪堪万里,所以很多人认为孙中山的设想不可能实现。而截至2018年底,中国铁路的营业总里程已达到13.1万公里,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
其中,高铁路程占到2.9万公里以上,位居世界第一。加上还有许多修建中未营业的铁路,孙中山对中国铁路的设想算是基本实现了,可见孙中山先生非常有抱负和远见。
建三个世界级大港口,发展沿海经济
02
除了铁路之外,孙中山还认为一种建设必不可少,那就是港口。他提出中国应该在北、中、南三个地区分别建成像当时美国“纽约港”一样的世界级港口,并以港口为中心发展出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区。其实在当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势头就相对不错了,所以孙中山提出的这一设想虽说看上去遥远,但是实现的可能性很高。
而到了今天,世界十大港口有七个属于中国,其中就有沿海北部的天津港,中部的上海港,南部的广州、深圳、香港港。另外,沿海东部地区又发展出了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这样的经济发达区。所以说,孙中山先生的这个预言在今天也完全实现了。
接受外资发展本国经济
03
孙中山先生提出的第三个设想就是以开放态度包容接受外来经济,从而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国内对于外来经济文化都比较包容,清朝之所以走向没落,与闭关锁国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而与我们相邻的日本近代就是通过接收和学习外来经济才成功迅速跟上时代步伐,在当时的世界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去过日本的孙中山也深谙此理,所以提出这样的设想。中国后来也的确如孙中山所想的那样包容和接受外资,也就是对外开放,并迅速发展了起来。
提升国民素质,增强人民的责任感
04
孙中山本人就是知识分子出身,他非常明白公民的知识和素质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并提出“振兴之基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理念,认为想要振兴中国,就必须培养出有责任感的高素质、有知识的公民。而后中国文盲在百年间不断减少,知识分子成倍增长,国民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过就今天的国人素质来看,还没有达到孙中山先生的要求,所以这个设想不算已经实现。但是中国已经在向着好的方向上发展,相信在不久后的未来我们一定能够达成这个目标。
以上四个设想可以说实现度非常高,可见孙中山的远见和才华之出众。而历史也证明了很多时候在当时看上去荒谬的想法其实有无限的可能性,就像在3G普及的年代,很多人都不会相信4G网络会如此彻底地取代3G吧。
孙中山先生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除了以上所说到的几个设想以外,他还做出过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言行,并留下了很多著作供后人品读学习,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