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之大唐(159):灭掉一个敌国,起码换来两个麻烦

第一篇 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159)

消灭东突厥,李世民当然也很高兴。但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他心里清楚:打了大胜仗,只是麻烦的开始。受降仪式搞过了、庆功酒也喝完了,接下来,就该研究怎么解决这些麻烦。

麻烦在哪儿呢?东突厥虽然灭亡,但它的土地和人民并没有消失。土地你不管,就有别的势力来占领;人民你不管,就会变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贞观四年(630年),李世民召集开了一个研讨会,商量怎么处理东突厥的善后事宜('诏群臣议区处之宜’)。会议开得很热烈,与会代表踊跃发言,提出了各种方案。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少数民族政策比较有典型意义的一次大讨论。简单归纳一下,主要有三种意见:

一种是内陆安置。持这种意见的人最多。没提具体人,只说'朝士多言’,大概是当时一种流行的观点:

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徒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就是把这帮人弄到山东、河南一带。羊也别放了,找人手把手教他们种地。至于草原戈壁,空着就让它空着吧。总之:人给他同化掉,地咱们不要了。

第二种叫边境安置。这个主张来自温彦博。他说:一下子把这些人搬到内陆去不现实,有背其天性。咱们慢慢来,先给他安置到边境上。该封官封官、该管教管教,一步步加强胡汉交流、促进民族团结,早晚他们变成自己人。

第三种是原地安置。这个在高级干部中占主流。包括魏征、颜师古、某边防军区司令(夏州都督)窦静和文教部副部长(礼部侍郎)李百药。其核心观点就一条:不能对这帮人抱希望。中国人那套,对突厥根本行不通。打胜仗,最好的结果就是能清静个几十年。斗争将永远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一正确的处置,就是让他们回老家去呆着。任何其它方案,都是在自找麻烦。

当然这里面还有点细微的分歧,主要是用些什么办法来拖延对方的崛起。颜师古和李百药说:要在他们中间多搞点山头,山头多了互相牵制,就没空来搞我们。窦静说思维可以开拓点嘛,有打还要有拉,该笼络的要笼络,比方说:可以扩大点'和亲’的范围。

以上提出的三种办法,第一种明显不合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顾人不顾地,最后的结果恐怕是人地两失,所以大概很快被否定掉了。会上主要的争论,发生在温彦博和魏征两人之间。

针对温彦博的提议,魏征说:“现在投降的人有近十万,几年后繁衍生息还要翻倍。当年西晋怎么灭亡的?就是搞了太多胡人进中原,成为心腹之患。没过二十年,洛阳中原一带就成了他们的天下,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

魏征这个话是很有份量的,温彦博不好反驳,只能拿大道理来压他:“皇上是天子,天子要养育天下苍生,干吗单单歧视突厥?孔子他老人家都说了:'有教无类’——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你只要肯教、会教,还怕他不走正道?”

谁有道理?谁都有道理。但作为李世民,他最大的愿望是做个明君,那总该有点突破吧?而且要当明君,孔圣人的话还是要听的。于是'上卒用彦博策’,最终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

突厥投降的十万人,被安置在河北到宁夏边境一线,分别设立六个'都督府’,相当于六个'突厥自治州’吧。从原东突厥领导干部中,挑出一些本事不太大、觉悟比较高的,给他们任命为都督,和汉官夹杂着管理这六个都督府。其他大小酋长,愿意留在长安的,也统统有安排:'其余酋长至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因而入居长安者近万家。’为展示恩信,还选了不少突厥贵族子弟做皇宫侍卫。

看得出,李世民是真心实意想教化东突厥、成就一段'有教无类’佳话的。这算是一千四百年前,一次民族团结政策的大实践吧。

实践的结果怎么样呢?基本以失败而告终。

九年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几个突厥贵族子弟发动了一次对李世民的刺杀行动。虽然行动失败,但在朝野造成很大震动。之后,很多报告上到中央,陈述把突厥部众安置边境的种种不利('上书者多云处突厥于中国,殊谓非便’)。具体碰到哪些不利,不得而知。总之中央很快来了个政策大调整:'(诏)突厥及胡在诸州安置者,并令渡河,还其旧部。’把这帮人重新又集中起来,照魏征的意见送回塞外(阴山以北)老家去了。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李世民在办这事的同时还说:“中国是树干、四夷是枝叶。看起来,损失树干去滋养枝叶,这个方针行不通啊!我当初没听魏征的,差点吃了大亏。”

从前老滑头封德彝总说魏征是书生、不识时务,实在魏征不是书生,温彦博才是真正的书生啊!

天下大同,当然是个很美好的愿望,但那也只是个愿望而已。共产主义哪儿那么容易就实现了?在科学技术、生产水平,以及人类社会的组织管理能力没有突破性进步之前,有些事情,是没法办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