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文丨刘岩 · 主播丨黑小夜
真的要赞叹于这生物的智慧。造物主也许没有赐予企鹅灵活攀爬的肢体,但却赋予了它深潜的能力,而企鹅也对这一能量物尽其用,从而完全打破了先天不足的局囿。
沉潜得下,方奋发得起
《格言联璧》的作者金兰生曾说: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意志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有沉潜的人生,也许不一定能多么璀璨夺目,但绝不会一片荒芜。
沉潜下去,发现清流
蒲松龄有句名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沉潜下去,启动活法
曾读过一本书,叫《启动的活法》。书中指出,人类的基因有99.5%是完全相同的,而个体能力的参差不齐,是由每个基因的“启动”程度决定的。
但通过阅读、学习以及实践等等,则可以启动基因。
某种程度上,后天的努力专注越深,基因启动越充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曾提到了一个“心流理论”,即: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活动时会完全投入到情境之中,自然过滤掉一切无关因素,从而进入一种高度专注、全然忘我的沉潜状态。
达到“心流”状态时,人们创造力更迸发,工作更高效。
不难发现,对一件事越投入专注,所带来的心理体验越鲜活、饱满、生动,完成后的获得感也更愉悦、充实、富足。
一个人专注投入的状态,往往是最美丽的状态。
如入无人之境,天地之间独享方寸。
毕加索被世人认为是绘画天才,但其实他的作品并不全是纯个人原创。
毕加索有项能力,只要花一个小时凝视别人的作品,就能完全抓住其中的本质,并活用于自己的画作。
正因为他掌握了这样的能力,才能成为天才。
莫泊桑曾说:天才,不过是不断的思索,凡是有脑子的人,都是天才。
毕加索的“火眼金睛”,无非是来自于他在绘画世界里持久的专注,加上不断的思索而成。
前不久,杭州一位17岁女生因为研究大闸蟹获顶尖科学家大会颁奖的消息冲上热搜。
这位叫李依庭的小姑娘因为研究如何让大闸蟹的膏更厚获此殊荣。
李依庭说:“我有两大爱好,一是生命科学,一是文学”。而她的妈妈也表示,从未给孩子报过培训班,但李依庭在幼年就有了大量的阅读积累。
这就告诉我们,有沉潜,就有积累,闻道不分先后;有专注,就有收获,术业必有专攻。
沉潜下去,转进人生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人生之路迢迢
走自己的路,何管别人评说。只要在选择的那条路上,走到发光,就是幸事。
那么,就请沉潜下去,尽管这个过程也许是孤寂的、痛苦的、漫长的。
选择“hard”模式,而非“easy”模式,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但唯有如此,才能带来截然不同的风景、滋味和意义。
沉潜下去,才能发现更澄澈的清流;
沉潜下去,才能启动更精彩的活法;
沉潜下去,才能实现人生的转进。
请记住,有沉潜的人生,不荒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