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神性之六:耳朵
身体的神性之六:耳朵
【身体的神性】
(八)耳朵
耳,甲骨文字形,象耳朵形。《说文》谓其“主听也。”作为最重要的听觉器官,耳的神性意义有时可与眼睛并重,合称“耳目”,如《鬼谷子》云:“耳目者,心思之助也。”《黄帝内经》论述了耳与心(神)的直接联系:“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春秋》也说:“耳者,心之候。”我们都知道,中医似乎更强调耳与肾的密切关系,如《黄帝内经》言:“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能闻五音矣”。其实,耳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有关联,“耳为宗脉之所聚”,联系较为直接的是:肾、心,及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耳朵外形和肾脏相似,其与肾的关系,可以衍生出很多对耳之神性内涵的探讨。中医认为,听力下降或耳鸣,一部分原因是与肾虚有关;而外观层面上耳廓的瘪小、焦枯失泽,亦源于肾水的不足或流失。所以,看耳朵能看出来一个人肾气如何,而与之相关的志气、智气、记忆力也可以一览无余,这个问题除了中医医理的支撑,还会涉及到相学寓意,比如,耳垂尖多有志气,易操心奔劳,耳垂饱满圆润者多不上进,会享福,能享福;耳朵轮廓分明,或左耳轮及右耳垂长痣的人多智慧,耳门宽阔的则聪明开朗;耳朵晦暗枯糙,身体神性缺少灵光,记忆力多减退。
肾主水,耳通乎肾气,耳朵因此与生殖神性及性心理也密切相关。耳朵在形象上像个倒立的胎儿,昭示生命原初状态及本源(生命亦起源于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胎儿或婴儿带给我们的神性思考(佛之空灵,道之天真,医之胚胎学),远超乎你的想象。《西游记》里孙悟空将“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放入耳中,就是让其归入应归之地——水位(卦位为坎)。耳朵是人体最典型的全息胚(包含人体全部信息),其中耳垂除了对应头脑(肾生髓,髓聚为脑),也有子宫特性,女子喜欢佩带耳坠、耳环,不仅是一种自我的个性或心情表达,也显示女性性感的味道,具有特有诱惑力。伴侣二人世界的交头接耳,或耳语,往往能促动情欲,在软软的床上,情侣之间对耳朵轻轻抚摸或吹气,也可激发性的心思或愿望,可谓是“吹耳催情”。
也许是巧合,如倒立胎儿一般的“耳”,与“儿”音义相通。“儿”的特点是依从、顺从,而“耳”也含有顺从的意思,若不顺从甚或抗拒,那么父母往往会揪着你的耳朵“耳提面命”一番,情况严重者还要被打“耳光”。小时候笔者调皮捣蛋,没少被爸妈扯耳朵,我今日之大福气的耳朵,全仰仗爹妈的恩泽。作为儿女,对父母最好的情感表达就是孝顺了——“孝”而且“顺”。“顺”又不单是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对某个人爱到极致、恭敬到顶点,也会对其顺从之,甚至“俯首帖耳”都有可能。若对自然规律深信不疑,按照规律做事,那便是“顺乎天道”了,老子是讲究顺应天地之道、“上善若水”的“聖(耳口之王)人”,那么,也许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老人家“姓李名耳,又称老聃”的深刻蕴意了。
人的两只耳朵常年分别头之两侧,隔“头”相望,正如左右二肾,若仔细端详,且都是一高一低,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脏窍相关”理论——肾开窍于耳。养耳朵最重要的就是养肾气,最关键的即是避免肾精的过度消耗——节制房事,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与脑力劳动,避免长期熬夜等。留得好耳在,不怕没福气。反过来说,学会平静知足,惜福享福,耳朵自然也会长势良好。点按三焦经的中渚穴及敲胆经,对耳窍也可有较好的保养作用。养耳朵还有就是对耳朵本身的刺激,如弹耳、敲耳、叩耳、摩耳等。
我们看一个人耳垂大而圆润,常认为他/她有佛缘,有福气,这种关系联想的极致莫过于刘备的“两耳垂肩”了,至于诸佛菩萨及道家老子的大耳双垂,则更不必多言,其实,这与大耳垂对应的身体神性意义有关——脑的智慧与富足,心的宽厚与柔软。当然,我们一直强调,后天的身心修行可改变先天形体,及与之相关的神性,并形成良性循环。那就从培育一颗柔软宽厚的心,与一个智慧通达的大脑开始吧。
关注养生!关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