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爷爷喜欢和我讲他以前的光荣事迹。
他说: “以前有个小混混打架,找我帮忙,我冲上去抓住对面大哥,然后往死里打,他们那伙30多个,愣是一个人都不敢动。”
我对爷爷崇拜得不得了,就问爸爸是不是真的。
爸爸狠嘬了一口烟:
“是的,那次我高中和人约架,我叫了30多个,对面叫了你爷爷。”
为什么讲这个段子?
我们可以发现,人们从来只是满足于知道生活的一半真相。而一半真相,往往比谬误更可怕。
比如总有人告诉你,外面的世界很危险。但另一半的真相是: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丑的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什么是善,恶的观念也就出现了。所以,有和无相互生发,难和易相互转化,长和短相互彰显,高和下相互依存,音和声相互配合,前和后相互跟随。
由此可见:
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和合而成,一体两面。美丑、善恶、高低……矛盾并存。
正如,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如果天使死了,恶魔也就死了!
再如果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有钱有权,生活风光的一面,心理难免失衡。因而,这个社会大部分人都想往上爬,试图通过外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可一旦你达到了那个相对的目标,空虚无聊感便扑面而来,惊觉:原来,不过如此,并非想象中那般美好。甚至,你会发现,终其一生,自己只是为了一个美丽的泡沫而付出了严重的身心的代价。
如若我们能够全息、全观、全程的看待问题。那么,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是很公平的,只是很多“阴性”——隐性的内容被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和认识上的局限所障碍住了。
启迪多元思维
“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正心正举
因此,“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文若愚在《道德经全书》中谈到:
一般人只知一味追求“美”和“善”,殊不知“恶”与“不善”是在追求“至善”、“至美”的路上所不可或缺的必经步骤,而最终的目标是指向“大善”。
“而圣人对于对立各方无所固执,只是顺其向高层次的发展趋势,面对符合趋势的“不善”,宁可舍弃低层次的“善”。
对于事物的构成,圣人不追求单一,而是善于利用对立要素相互和合,组合出更大的合力。
圣人因为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看到了事物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所以能辩证地看问题,行无为之治,行不言之教,绝不去主观臆断,更不去勉强而为,而是认识到规律,任由其发展,以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
拨迷见智
任何事物都是阴阳和合而成,一体两面,而对立面之间的转化是永恒的。
开启自在之门
圣人即使获得了某种成功,也不居功自傲,而是懂得急流勇退,功成不居,对于成败荣辱淡然处之。
大道运行,圣人顺之而已,不当创造者、拥有者、主宰者、居功者。
2019年9月10日马云将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于马云个人而言,功成身退未尝不是顺应规律的明智之举。
我们回想历史,多少名将经历令我们唏嘘不已,而关键就在于不懂得功成身退。而在资本大道其行的今天,尤其是民营企业家不受年龄限制,“可以直接通往墓碑”(寓意做到老),能够真正放下企业权力,去追求本真,放下俗念,追求自我是多么的难得!
马云真正实现了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