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阳明到王小波:美不美,谁说了算?
文/南鸢
什么是美?
蓝白相映的天空是美的,婀娜艳丽的花朵也是美的,明眸皓齿的美人更是美的。
所以,美是什么?
它是一种外界事物给你的内心感受,是一种通过审美的眼睛和心境拥有的心理体验。
美不在外物,而在你自己
内观己心 外察世界
王阳明的“致良知”为人们所熟悉,那么,何为良知?
《传习录》里有载: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
对美的事物之好是良知之自然呈现,良知是本体,致良知则是认识人之本体,即认识吾心之灵明。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吾心之灵明用在美上,即从人的角度欣赏事物与己身的关联。
如经典的“岩中花树”事例:
有人问,深山中的花树究竟与我何关?
王阳明认为:“你未看此花时, 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 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花在没被你看到的时候,它是寂静的,它的美对你而言更是不存在的。
只有见到它,然后才有发现它美的可能性,此时,花在心中才算是真正地得以绽放(明白起来)。
简言之,花只有被人欣赏,才成其为花,才能成其美。
个人对事物美与不美的认识,直接决定了人对事物的好恶,我们会想尽办法获得自己所好,而去除所恶。
如薛侃在去除花间草时,即认为该去草留花,此时草便成其不美而为恶。
所谓艺术是主观的,个体认为的美也是主观的。人对客观事物的美感是一种移情,王阳明所说的灵明作天地万物的主宰,也是将万物人情化,只有人情化,这一切才与人有关。
那么,美还有没有普遍性,或者说自有其客观性呢?
启迪多元思维
佛家有偈语言:千江有水千江月。
理学家认为:月印万川,洒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王阳明认为要回归到事物之本体,即无善无恶之理,然后通过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加以辨别,才能做到去为去恶的格物。
这是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修养工夫过程。
同理,对于美与不美,好与恶的甄别与修为,其实也是一个认识美的本体、如何认识到美的事物,以及选择美与摈弃不美的过程。
每个人眼中的“美”不是他自身生成的,即使是一见倾心的直接感受也必有来源。
首先他心中会有一个对美的概念,然后才能作用于事物,才能呈现事物在他心中的美的具体感受。
美学中的审美对象指的是世间万物,包括人。而审美对象,即美的人和物都只是分有了“美”的本体。
美是有其普遍性的。
正心正举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里讨论了美,认为美是让我们感到美好的事物,无论外表如何都不影响事物成其美。
美是经验所得,是一种大众经验的传递,它通过知识、言传等等,我们对于美的信息都是不自觉地受它们影响。
而有些美感很强的人则能嗅到一种风气的转变,抓住人们对于美的观念上的改变,而能很好地利用“美”。比如那些引领时尚的艺术家、设计师都拥有敏锐的对美的感知和触感。
美学之所以是哲学的分支,就在于美作为概念而言是抽象的。我们必须透过美的东西,才能落脚于美的本身,即对“美”的定义和对“美”的价值评估上。
但艺术上的美则必须将这些抽象概念的美具象化。若非如此,我们就看不到精彩的舞台剧,看不到博物馆里的艺术品,也听不到优美又不失精准的交响曲。
对于抽象的美的本质的深切认识,有助于我们生活中对美的体验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时尚也要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时尚。这其中就需要个人拥有自己的美的眼光。
拨迷见智
王小波在《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中写道:“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
时刻跟随时尚就是按脚本演戏,而每个人关注主观的美的体验则是给自己写脚本。
米兰·昆德拉在《巴黎评论》中说道:“媚俗,而非娱乐,是真正美学的灾难!伟大的欧洲小说从娱乐起家,每一个真正的小说家都怀念它。事实上,那些了不起的娱乐的主题,都非常严肃——想想塞万提斯!”
昆德拉的呼吁在于警醒我们,了解美的本质才能不让自己落入低俗、无趣的娱乐盲流之中,提高审美的修养才能使自己认识真正美好的事物。
开启自在之门
宇宙是一个精神的整体,其中只有一个世界,就是我们自己经验到的这个具体的实际的世界。
——冯友兰
人们对于美的享受终究是为了自得,无论是大众所认为的美,还是自己的一见倾心。
无论是被精心雕琢过的,还是原本就浑然天成的,美之为美或许是在于我们在欣赏它时得到的一种心领神会,在那一刻得到的放松与愉悦之情,这就是美之于个体的最大意义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