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什么逻辑?
文/大胯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小夜
这些年,有一类信息在网上不断传播,比如:
“把这条信息复制转发给5个人,你就会有好运;否则,你会有血光之灾!”
只要是个正常人,闭着眼睛也知道这句话纯属无稽之谈,但为什么这句话还是“活”了下来,甚至在某些特定的“群体”中还“活得挺好”?
细看这句话本身,你会发现:它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让看到它的人相信“转发我!否则后果自负”,就足够了。
根据《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查理·道金斯提出的“模因理论”:
某种信念或观点之所以会大范围传播流行,不一定因为它是对的,只是因为它有优质的复制属性,擅长找到宿主。
但反过来思考之后,就会发现一个更重要的事实:
即使某种观点本身是有问题的,哪怕明显是错的,只要它包含了优质的复制属性,它就有可能,甚至有很大可能让聪明人做出蠢事。
传统意义上来讲,“聪明人”指的往往是那些“智商高”的人。由于整个社会对于智商的考核太过重视,乃至习以为常,以至于一切美好的特质都与智商挂钩。比如,很多人会认为:
成就高的人,智商也一定不低。
如果你也这样想,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内观己心
可能刚看到“聪明人做蠢事”这个标题时,你会觉得有些前后矛盾。但停顿两秒之后——相信你和我一样,会心一笑,脑中会浮现出一些人事物,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我们自己。
不过,说来惭愧,甚至是有些荒谬——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智商水平”在平均水准之上,至少不会有人认为自己天生是个“傻子”。
更有意思的是,在很多智商测验表现优秀的人当中,经常做蠢事的还真不少,比如: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是毕业于耶鲁的优等生,毫无疑问的高智商。但在白宫,他却以盲目冲动的行事逻辑臭名昭著。就算是他的支持派人士也坦诚他不善思考又异常武断。
《数盲》的作者约翰·阿伦·保罗斯,是天普大学的数学教授。2000年,世通公司的产能已经明显过剩,他在其股价持续下跌时仍然不断买入,并刻意回避所有悲观的迹象,甚至借钱进场。直到该公司被曝出做假账倒闭,他才终于承认自己当时的行为非常愚蠢 ……
为什么像小布什、保罗斯这样高智商的聪明人,还是会做出看上去不可思议的非理性决策?这些例子可能还有些极端,但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把这条信息复制转发给5个人,你就会有好运;否则,你会有血光之灾!”
为什么像我们这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智力不算太差,至少达到一般水平),也常常会傻乎乎地转发,“像中了邪一样”,不小心就会落入谣言的陷阱?甚至总想在一些大事儿上吃“后悔药”。
外察世界
心理学家弥尔顿·罗克奇就曾说过:“我们看似是在研究’智力’,但此’智力’非彼'智力’”。
也就是说:我们看似很聪明,但这种“聪明”往往只能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发挥作用。遇到需要理性决策的事情时,这“聪明”往往只有两个宿命——一是变成“小聪明”,二是变成“愣头青”。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智商”这东西,人们一般在私下场合里总是疯狂地追求;在公开场合下却总是极力地回避。
“聪明人做蠢事”这个现象,表面上看起来的确挺荒唐的,但深想一步会发现周围这种所谓的“聪明人”真的很多。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这样的行为逻辑,直至有人提醒了他们,他们才会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是害羞。
如果你不接受这个说法,那为什么人们不干脆直接抛弃“聪明人做蠢事”这个观念,单纯认为“做蠢事的人不聪明”就好了么?
但现实总是经常“啪啪”打脸的,生活中总是有那么一批人在智商测试上表现优异,却总是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
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海德格尔,曾几何时,却常常为纳粹辩护。
二战后,纽伦堡大审判,绝大多数纳粹战犯的智商高于125分,策划大屠杀的14人当中,有8人拥有博士学位。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显然,传统意义上的智力测验并不能评估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认知能力。
反倒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整个社会以为自己在研究的是“智力”。但实际上,社会对于“智力”所圈定的概念范围,与进行“智力测验”的实际测量内容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一方面声称智力的概念内涵包含理性;另一方面,智力测试却并没有测量理性。
这实在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就更容易理解“聪明人也会做蠢事”的理论基础了。
实际上,在心理学领域,基思·斯坦诺维奇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理性障碍”,指的是:
个体在智力水平正常的情况下,无法理性地思考与行动。
也就是说,他给那些过分关注智力的人提了个醒:
智力和理性是两个概念,需要分别看待,一个人有可能非常理性但智力平凡,也有可能智力很高但很不理性。
启迪多元思维
按照这个逻辑重新看待“聪明人做蠢事”这句话,就容易理解得多:它就像一台运行速度很快的电脑,但操作系统紊乱,而且没有安装有用的软件。
而这台“高配”的电脑,就相当于是“高智商”的大脑;操作系统和有用的软件就相当于是“理性思考的能力”。
可见,“高智商”并不能和“高理性”划等号,它们完全是两回事。
基思·斯坦诺维奇在《超越智商》这本书中提出一个概念叫作:人人都是“认知吝啬鬼”。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曾经作为普通动物的一员,直到现在也保存着“认知吝啬鬼”的习惯——受进化影响,自然状态下,脑子当然是能少用就少用,走捷径、逃避麻烦是人类的生物天性(甚至可以说是动物天性)。
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为了更方便地生存,养成了吝啬的认知习惯:
只要结论“看起来”可信,我们就倾向于接受它,尽管它可能未经任何逻辑推理;只有当面对难以置信的结论时,大脑才会进行必要的推理。
根据这个认知习惯,推演出了三条错误的认知原则:
1.只要个案足够生动,就能代表整体
2.别人给什么,我就要什么
3.相信自己总是对的
比如,许多人会以偏概全——仅了解个别案例,却忽视基础统计数据,举个例子:有玩家因沉迷游戏猝死,并不能证明游戏只有负面影响;有玩家因为玩游戏获得千万奖金走上人生巅峰,也不能证明游戏全是积极效应。
实际上你可以把上面例子中的“游戏”换成任何被强加社会偏见的词,比如,“智商”、“关系”、“跳槽”、“拖延”……
再比如:购物时,你是如何讨价还价的?
大多数人的做法是,以商品的吊牌价为基础,往下砍到一个你觉得可以接受又不太过分的价格。比如一件衣服标价1000,你的砍价区间很可能会在600到800的范围内徘徊。
仔细想下,这个砍价逻辑有没有问题?
实际上,所谓的“官方指导零售价”,只是一个“框架”——它利用了认知吝啬鬼对“锚定价格”的依赖——当我们必须对一个不太确定的数量做出估计时,这种认知策略会让我们先锚定一个最容易从大脑里取出来的数字(无视该数字和情境究竟有没有真实的关联),然后根据已知信息去调整这个锚。
又或者:你是不是总是觉得别人有歧视有偏见,而自己是比较公正的?
正心正举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安吉拉·达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的一项研究发现:
在排除掉智力因素带来的差异之后(实际上,一个班级绝大多数人的智商水平几乎相差不大),“自律”这类的“理性品质”可以预测八年级学生的平均学业绩点。研究数据表明:学生在学期间平均学业绩点变化的最佳预测源是自律,而非智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可以明白那些很多在小学阶段成绩不佳的学生,上了中学之后,成绩突飞猛进的原因——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的智力几乎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是“自律”能力的加强——而这“自律”能力,实际上就是指“理性”的强化。
进而,相信你我都会认可一个事实:如果想要预测一个孩子未来的成绩好坏,“自律”显然比“原生智商”更靠谱。
拨迷见智
实际上,重新思考标题的反面,就是:
《在智商不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做出理性的事?》
就更容易探究出切实可行的、且对绝大多数人有用的方法论。
平时生活中为什么我们会经常出现“聪明人做蠢事”的情况?答案很简单:
一是因为懒;
二是因为没装正确的“思考软件”。
好消息是:“理性”是可以习得的。
相反,“智商”这东西反而没有什么“弹性”——整天思考“如何提高智商”——听起来就像是一门玄学。
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
理性思维的能力,比智商高低更加重要,是正确决策的核心。通过检查思维谬误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训练理性思维能力。
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不断练习下面三句话:
1.假设这句话不是真的,还有什么别的可能?
也就是说,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把所有未经证实的结论看成是假设,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相关现象出现的概率有多大?还有哪些其他的可能?
2.到底是相信概率还是相信意外?
比如,很多人就经常犯这个错误:个别人因为药物上的过敏反应而意外死亡,就会拒绝吃这种药物,甚至拒绝吃所有药物。或是,曾经听说某人吃了某些“民间偏方”治好了糖尿病,自己患上糖尿病就疯狂迷信这种药物,而拒绝正常的医学治疗。
3.这是一个病毒心智程序吗?
判断是否是病毒心智程序的标准是:是否会对你造成生理伤害?是否妨碍了目标选择的多样性?是否真实反映世界?是否拒绝对自身进行评估?
比如,恐怖主义、伪科学、占星术、算命占卜、“不转就不是中国人”……都属于这类病毒心智程序。
开启自在之门
个体也更没有必要追求“智商最大化”,这样的人有可能会成为病理性不稳定人格。
与之类似,“优秀”并不一定意味着追求“理性最大化”。个体没有必要在理性上不断追求卓越,理性最大化的人会迷失在无穷尽的思考犹豫过程中,可能永远都无法做出决策。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的手上带着两块表,你就无法知道准确的时间。
顺着这个思路做延伸:
如果一个人有两个大脑,只会加倍愚蠢。
一个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事实是: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的话,那么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不知道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