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摭遗(5):中国历代小说辞典·纪闻·吴保安
旧文摭遗(5)
弁言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我陆续为若干种古代小说工具书撰写词条约几十万字,为我后来撰写《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这些词条撰写时大多用纸本手写,原稿交出版社而手里没有底稿。好在现在有了先进的技术措施,把出版物中的文字复制下来变为文档已经不是多大的难事。所以希望能把这些文字重新采撷下来,保存起来,公之同好。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一、《中国历代小说辞典》(第一卷)
主编:侯忠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本书共编写十四条。这项任务原本为侯忠义先生邀请我的硕士导师之一宁宗一先生撰写,因宁宗一先生当时身体状况不允许,嘱我执笔,他来审读,署名为我们两人。

5.【吴保安】
传奇小说,见于牛肃《纪闻》(《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
作品叙述唐中期云南少数民族进犯,朝延派李蒙讨伐,郭元振举荐其从侄郭仲翔于军中任职。部队到四川时,仲翔同乡、遂州方义尉吴保安致书郭仲翔,表达对仲翔的仰慕,愿在军中供职。仲翔正要向李举荐,南人进攻。李蒙身死军没,郭仲翔也被掳至南地。仲期致书保安,请他筹绢千匹赎自己。为了赎出仲翔,吴保安变卖家产,才得二百匹,于是离家出走,十年不归,共得绢七百匹。后得姚州都督杨安居资助,才赎出仲翔。二人均仕于朝。吴保安死后,郭仲翔尽以家财二十万厚葬保安,又守葬三年,并让官与保安之子。人们称赞二人交往感情的深挚。
友谊作为一个道德伦理范畴,不仅是人们的社会需要,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友谊的基础是双方互相信任,用爱来交换爱。可是自六朝战乱以来,尤其是武则天时奖赏告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遭到破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写这篇小说,正是为了用艺术唤起人们泯灭的人性,改变人们相与为敌的不正常关系,表明作者高尚的道德观。吴保安和郭仲翔正是作者这一思想的体现者,他们把朋友的信任,看得极为宝贵,为了报答这种信任和友谊,他们不惜牺牲一切。尤其可贵的是,他们的友谊交往的时间,不是在生活富裕的太平盛世,而是在双方均有因难或蒙难的乱世。这就更加显示出他们用情的真笃,并为后代广为传颂。《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一篇则据此写成。

在艺术上,这篇小说情节安排生动曲折,跌宕有致。不仅运用悬念的手法,而且还经常使读者出乎意料,因而耐人寻味。如当吴保安致书郭仲翔后,人们急于了解吴保安是否如愿从军,正在这时,却恰恰传来了李蒙阵亡,郭仲翔被掳的消息。这个消息又把读者带到了吴保安怎样弃家赎友的行动中。当吴保安经过十年努力奔波,仅积攒七百匹绢时,人们不禁为那不足的三百匹捏一把汗。这时又出来个姚州都督杨安居给解了围。这种一张一弛的情节处理,不仅符合中国人的歌赏心理,也把小说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雅雨书屋公众号id:yayu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