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冯清利/九孔窑的期盼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四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冯清利
在美丽如画的鹰嘴山和万山湖附近,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村庄——新安县仓头镇王村。小浪底库区下闸蓄水后,村子三面环水,碧波万顷,区位优势一下子凸显出来。前往观赏风景的人络绎不绝。九孔窑就在村子的一个沟堰上。这是昔日的王村学校。乡村基础教育,是我感兴趣的话题。
到达新建的气派的村部时,会议室里已坐着几位老乡。村干部介绍,其中的一位,当过教师。看上去,老同行脸色黝黑,穿着形象更像一个农民,而非一个教书先生。
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开始了我们的聊天。
刚开始,他显得有些拘谨。我便先介绍了我的情况,尤其是当过教师的经历。我说,我们两人的交流,是两个教育工作者在交流。我们都曾干过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听我这样一说,老同行露出了笑容,状态有所放松。他姓陈,和我一个属相,但比我大一轮。我便称他陈老师。
和陈老师的交流一直进行到中午。从陈老师的叙述中,我对他从教的历史以及王村的教育情况有了大致了解。陈老师任教近四十年,把青春年华和一生的心血奉献给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也见证了王村教育的风风雨雨。
高中毕业后,陈老师便在村里做了民办教师。白天记工分10分,晚上上自习再记2分,年终凭工分分粮食,每月有十几元工资。后来转了正,爱人是农民,家庭成了“一头沉”,教育园地和庄稼地都得辛勤耕种。麦收时节,趁晚上凉快,他常常和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在月光下收割麦子。腰酸了,直起身子,看看彩云追月,再俯身挥动镰刀、挥洒汗水。两个孩子在田间地头玩累了,便以地为床,睡在地头。收割完了,还要一担一担往外挑。那时节,农村没有机械设备,一切都得靠人干,人割、人捆、人运、人碾,抢收、抢打、抢晒、抢入库。
在交流中,陈老师特别强调,日子辛苦,却从未误过学生的课。当教师,就要为学生负责,不能耽误学生们的前程。闲暇时,常想起当年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的情景。工作之余,他还善于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撰写教研论文,得过县一等奖、市二等奖。讲到这里,我看到了他脸上展露出的自豪,并点头予以肯定。不由联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讲坛、自己的学生。也想到了特级教师于漪的一句话: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同时选择了高尚。奉献是教师的天职。
陈老师说,虽然离开讲台多年,但在九孔窑里上课的日子,却是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学生们长大有出息,是自己最大的愿望。何尝不是呢?正是像陈老师这样一批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乡村教师,常年累月辛勤的耕耘,农家的孩子才插上飞翔的翅膀、羽翼渐丰,最终成为翱翔人生天空的雄鹰!
问及村里是否出过有成就的人物,陈老师告诉我,在窑洞里上学的学生,有的读完了初中,有的继续到乡镇或县城念完了高中。部分学生坚持下去,上了大学。大浪淘沙,最后的成了金子。比较有名的,北京有一个蓝天出版社的社长、广州有一个规划部门的处长,都在九孔窑里读过书。
吃午饭的地方在1992年建起的王村小学教学楼里。校园东面是1992年通过群众集资等多方筹资、投资25万元建起的两层20间教学楼;正背面是1997年在国家义务教育工程支持下、投资40万元建起的两层24间现代化教学楼。据介绍,学校兴盛时,在校生达到300余人,年升学率都在90%以上。1998后每年考入大中专院校3-4人,2005年后增长到5-6人。后来,群众进城务工逐年增多,学生到乡镇和县城读书也成了趋势。现在这里是“教育培训”“户外培训”“拓展训练”的基地。没了学生的院子,少了欢声笑语。一面国旗仍在空中飘扬,国旗的红与蓝天的蓝相映,分外鲜艳。曾几何时,多少个日出时分,一排排学生胸配红领巾,沐浴着阳光,在这里翘首仰望,高唱国歌,心怀梦想……
高高挺立的青松下,有一通2002年4月新安县仓头乡政府立的“中韩赏石文化友谊碑”,最上面雕刻着“奇石为媒传友谊”七个大字。下面是一排排中国韩寿王村希望小学后援会名单。2001年,在原洛阳市政协常委、观赏石学会黄利江牵线搭桥下,韩国寿石会曾先后捐资5万美元,对王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进行了改善。如今,两幢教学楼静静矗立,友谊碑上的碑文述说着一段国际友情、助教佳话。
学校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也许未来还会以新的形式,再从无到有吧。
饭后,我提出到九孔窑看看。路上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十间砖窑洞,浑砖到顶,小窗小门,自西向东,一字排开。这里曾是王村教育发展的第三阶段。陪我去的姓燕的村干部说,他在此读过初中,建校时,曾和同学们一起,从村办砖厂用箩筐一趟趟往学校运砖。为自己读书建教室,孩子们都很卖力气。2006年,初中并点到乡镇,这里成了老村部。墙壁上的十块黑板上,“计生读报栏”“生育第二个子女的条件”“计划外生育处罚标准”等内容清晰可辨。
沿着山沟,再往里走,我去探寻王村教育发展第二个时期的旧址。此刻,天蓝云白,村庄安静。沟里杂草茂盛,树木高耸,人迹罕至。曲曲折折,上到一处平台,坡前露出了一排土窑洞。窑前荒草没膝,窑门紧闭,门窗更低更小,洞内三面土墙,全靠这一面透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生都在分散的居民家窑洞里读书,那是王村教育的初级阶段。为解决分散教学的弊端,村里集中挖建了这靠崖式九孔窑。窑洞高四米,宽一丈,深三丈。修窑洞时,根据坡势,避湿就干,避低就高,避阴就阳。夏季窑洞里凉快,冬季窑洞里暖和。春秋季节,学生就在窑前的树下读书、平台上运动。
窑洞前当年的小树已长成大树,亭亭如盖。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也该如小树一样,接受了知识的武装,成为了社会各领域的有用之材。
在交流中,我还了解到当年从外村来的一位地理老师,很受学生欢迎。上课时,这位老师从不带课本,各国各省的情况都在他的脑子里。一支粉笔,“刷刷”几下,在黑板上就勾画出了雄鸡一样的中国地图。这只“雄鸡”,在这位老师一年一年的勾画中,印在了一届一届学生的心中,也唤醒了他们走出山村、走向外面更广阔的的世界。村干部边走边背诵着当年老师教的中国各省简称歌:冀鲁豫晋陕甘,苏皖浙赣鄂湘川,桂粤黔滇闽台湾……
离开九孔窑,我仿佛又听到一阵琅琅的读书声,又看到了一群群欢快活泼的孩子。
九孔土窑是王村办学的发展,十间砖窑是王村办学的进步,两幢教学楼更是王村办学的飞升。时光流转,新旧更替,环境提质。办学走向城镇化,这是一种新的跨越。教育也在与时俱进,人们有能力也有权利享受更优质的教育。
村干部边走边感叹,当年在村里上学,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放学了,三五成群,一路打闹,割篮猪草,或跟着大人学习石工。生活虽艰苦,但童年是快乐的。如今,在党的好政策支持下,贫困户脱了贫,生活富裕了,舍得为孩子学习投入。村里的孩子送到乡镇上学,来回有车接送。孩子们遇上了好时代。
我感到了他越来越高的兴致。他告诉我,王村就要步入发展快车道。多年来,村庄临山环水,却一直没能做好“山水”文章。听长期关注王村发展、现已成为小浪底林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黄利江说,已向有关部门建议,实施生态旅游和休闲养老基地开发,打通小浪底大坝与万山湖风景区的环湖公路、连接鹰嘴山的旅游环线,开发鹰嘴山到龙潭峡的水上专线。王村的绿水青山也要变成金山银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王村的未来会更美好。我们舍得送孩子们外出学习,也希望孩子们学成后返乡创业、建设美丽家园!
九孔窑,留给我们的是对一段历史的深情回望、对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敬意,和对生活蒸蒸日上的深切感受!
九孔窑也如一位老人,期盼着乡亲们对山水的再塑、山水对乡亲们的福荫……
作者简介
冯清利,宜阳县文联主席,洛阳市作协会员,散文《王邦瑞的目光》刊发于《牡丹》;《父子兵》 《月照桃乡》刊发于《河南日报农村版》;《甘洒热血与春秋 》刋发于《郑州日报》;《四土地的鼓声》刊发于《河南日报》、《锦屏湖在等你》《三访红旗渠》《乌镇印象》《向北望,向南望》等刊发于《洛阳日报》后,又被中宣部“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刊发。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1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凡在2020年12月前订阅的新订户,送2020年第六期杂志。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周一至周五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