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蒙/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郑州:纺织城的前世今生
苏小蒙
郑州国棉三厂 从上世纪60年代参加工作以来,我曾长期在郑州国棉三厂当工人,并一直以我是一名纺织工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种骄傲和自豪不是沒有理由的。
80年代时,我曾在我们郑州主流媒体一一《郑州晚报》副刊上写过一篇散文《宏伟的纺织城》,可以说,那是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与表达。
这篇文章是这样写的一一
郑州棉纺女工 朋友,你到过郑州吗?
你到过郑州,一定知道纺织城。在那西郊建设路宽阔笔直的十里长街上,像姐妹般地依次屹立着郑州国棉一、三、四、五、六厂和一座现代化的印染企业一一郑州印染厂,组成了钦誉中外的纺织城。锯齿形的厂房,栉比鳞次;绿树掩映的高楼,一幢紧连着一幢。锭转梭飞,机声隆隆,棉纱如瀑,布匹成河,多么宏伟、多么巍峨、多么壮观!
解放前,这里曾是一派荒芜的不毛之地。一人多高的蒿草,扑天盖地,一望无边。野鸟在这儿飞窜,野禽在这里作窝,仅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腸小道,可以听到赶路小毛驴脖上系着的小铜铃叮叮当当,随风传来,给人一种难以描述的冷寞感……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充分利用中原地区产棉的优势,尽快发展我国的纺织工业,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决定在这里兴建纺织城。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笫一个五年计划中,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仍然亲自过问,从全面四面八方抽调了一批批精兵强将,来这里支援建设,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伟大的战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里已经成为与北京、石家庄、西安并列齐名的我国四大现代化纺织工业基地,支撑起新中国纺织工业的摩天大厦。
郑州棉纺女工 在那纵横70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分布着50多万枚纱锭、18000多台织布机、4500多头气流纺、200多台喷气织布机和10余条印染加工线,仅仅这些,就相当于解放前河南全省纺织工业能力的20多倍。六万多名工人在这里不分昼夜的纺纱织布,辛勤劳动,短短30多年,就纺纱200多万吨、织布120多亿米、印染布30多亿米,其中郑州国棉三厂生产的20x20大鹏平布、涤棉半线卡普呢,郑州印染厂生产的“金笛“牌花平布等三个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郑州国棉四厂生产的"凤凰台“牌21x21纯棉纱哔叽布,郑州国棉一厂生产的"蝶美“牌毛巾线涤棉花呢,郑州国棉五厂生产的“蓝雀“牌21普梳纯棉纱、纯棉靛蓝防缩牛仔布,郑州国棉六厂生产的32支精梳筒子纱等80多个品种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有近百种产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外,还远销到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苏联、朝鲜、几内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巨额财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广泛赞誉。
与此,纺织城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锻炼并提高了工人阶级队伍的整个素质,造就了一代新人。不但涌现出了袁鸿岗、王效众、李洪猷、相永杰等一大批敢于开拓、勇于进取的社会主义企业家,而且先后涌现出了毛子莲、盛婉、张桂枝、陈桂亭、孔德琴、宁平兰、唐跃琴、陈产明、毛东升、沈怡平等500多名闻名全省全国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这辉煌的业绩,曾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这里视察,给广大纺织工人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郑州国棉六厂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给这座纺织城注入了新的更加旺盛的活力。几家纺织厂,不仅陆续添置、更新換代用上了国内外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积极引进了国内外最先进的生产技艺。一项项科研成果、一种种新产品的开发和投产,标志着纺织城正向产品的高、新、精、尖方向发展。如今,你漫步在这里的大街小巷,你会看到一座座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纺织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星罗棋布:河南省纺织机械厂、河南省纺织器材厂、河南省纺织科研所,尤其是以培养新型纺织工业技术、管理、经营、生产人才为已任的郑州纺织工学院、郑州纺织机电学校也坐落其中,展现了这座纺织城新的风貌、新的姿态。
纺织城一一不愧是郑州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成为我们纺织工人,不一一成为全市500多万市民的骄傲和自豪。
今天,如仙女般俏丽,如蜜蜂般勤劳的纺织工人正夜以继日地奔走在一条条巡回路上,忙碌在一台台纺织机旁。他们有信心、有决心,用自已灵巧的双手为郑州、为河南,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编织出更加美丽的明天!
郑州国棉四厂 ……但是,让人预料不到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的艰苦创业到80年代的无比辉煌,郑州这座纺织城并沒有阻挡住走向没落的步伐。从90年代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变型起,它就开始从历史的巅峰上往下滑落,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年税利也从当年最高的43亿元一路锐减,这里所有的纺织企业,几乎都难以给职工发出工资……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像我这样曾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纺织工人都心知肚明,长期计划经济”大锅饭“造成的弊端积顽难返:设备陈旧、冗员太多、社会负担太重,再加上还要养活已经退休的大批职工,使整个企业丧失了竞争力。这种最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怎能承受起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激烈冲击?他们不得不通过关、停、并、转、卖和破产这些手段予以解决。
郑州国棉一厂 这是谁也不可违背“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和历史形成的惟一结局。
如今,当年我笔下的那座“宏伟的纺织城“已不复存在,早已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商品楼拔地而起,有的是居民住宅,有的是大型超市,有的是饭店酒楼,有的是歌厅、网吧、麦当劳、肯德鸡……虽然看起来比过去的纺织城更风采多姿,但是,每当我走过这里,心里却有一种刺痛,总是死死地盯住这些高楼大厦,如同面对着一群怪兽……我想,我的这种感觉,恐怕只有我们曾经工作于斯、生活于斯、歌哭于斯的纺织工人才能理解,因为郑州这座纺织城只能定格在我们的记忆里,永远永远地存在下去。
(选自苏小蒙散文随笔集《我的似水流年》)
作者简介
苏小蒙,本名王明信。男。1946年3月生。1964年3月参加工作。原在郑州三棉当工人。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工人作家的身份活跃于文坛,陆续发表一百多万字的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杂文等作品,出版有长篇回忆录《我当工人的日子》一部。曾任郑州市职工影视评论小组组长、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协会秘书长、河南青年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后来先后供职于《郑州工人报》《经营消费报》《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编辑部主任。系郑州市职工文学创作队伍领军人物之一。现已退休,现为河南省阅读学会常务理事。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稿费以打赏为准,作者、平台四六分成)。
本平台每周二、四、六更新
投稿邮箱:zzzuojia@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