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肾”

——左右各一,位于腰部脊柱两侧。《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 肾之府。'肾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藏精, 主水, 主纳气。 肾藏先天之精, 主生殖, 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贵藏,故称肾为'封藏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含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协调一身脏腑之阴阳,故又称肾为“五脏阴阳之本'。肾的生理特性是主蛰守位与肾气上升。

肾在体合骨, 生髓, 通脑, 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由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相互属络而成表里关系。肾在五行属水,为阴中之阴, 与自然界冬气相通应。

(ー)主要生理机能

      1. 主藏精

肾主藏精, 指肾贮存、 封藏精以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 生殖和脏腑气化的生理机能。《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精藏于肾而不无故流失, 是其发挥正常生理效应的重要条件。

肾精的构成, 以先天之精为基础, 以后天之精为辅助。 先天之精是肾精的主体, 后.天之精起充养作用。 先、 后天之精相互资助, 相互为用, 合化为肾精。 肾精所化的肾气, 主要属先天之气, 即元气。

肾精闭藏于肾, 其中一部分在生殖机能成熟时化为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生殖之精有节制地施泄是肾阴敛藏与肾阳激发相协调的结果,也是肾气封藏与肝气疏泄相协调的结果。 若肾阴不足, 相火偏亢, 敛藏不及而激发太过, 可见遗精、 梦交等; 若肾阳不足,阴气偏盛,激发不及而敛藏太过,可见精冷不育,或宫寒不孕等。肾气虚衰,闭藏失职,可出现滑精、 早泄等失精的病变; 肝气郁结, 疏泄失常, 可见精瘀等排精不 畅的病变。

 肾藏精的生理效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 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指肾精、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机能成熟的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述了肾气由稚嫩到充盛,由充盛到衰少继而耗竭的演变过程,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 肾气平均, 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 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关注微信公众号:“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名媛艾灸养生

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肾精亏则肾气衰。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可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等若干阶段, 而每一阶段的机体生长发育状态, 均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 并从“齿、骨、发' 的变化中体现出来,出生之后,机体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充盛,到幼年期,则表现出头发生长铰快,日渐稠密, 更换乳齿, 骨骼逐渐生长而身体增高;青年期, 肾精及肾气降盛,表现为长出智齿,骨骼长成,人体达到一定高度;壮年期,肾精及将气充盛至极,表现出筋骨坚强,头发黑亮, 身体壮实, 精力充沛; 老年期, 随着肾精及肾气的逐渐衰少, 表现出面色憔悴, 头发 脱落, 牙齿枯槁等。 肾精、 肾气不足, 在小儿则为生长发育不 良, 五迟 ( 立.迟,语迟,行迟,发迟、齿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在成人则为早衰。

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同样取决于肾精及肾气的盛衰。出生之后,由于肾精及肾气的不断充盈,天癸随之产生。天癸,是肾精及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 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机能作用的一种精微物质。天癸来至,女子月经来潮,男子精气溢泻,说明性器官发育成熟,具备了生殖能力。 其后, 肾精及肾气的日趋充盈维持着机 体日益旺盛的生殖机能。 中年以后, 肾精及肾气逐渐衰少, 天癸亦随之衰减, 以至竭绝, 生殖机能逐渐衰退, 生殖器官日趋萎缩。 最后, 丧失生殖机能而进人老年期。

临床上,防治某些先天性疾病、生长发育迟缓,生殖机能低下或一些原发性不孕不育症, 以及优生优育、 养生保健、 预防衰老等, 也多从补益肾精肾气着于。关注微信公众号:“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名媛艾灸养生

     (2)主脏腑气化

指肾气及其所含的肾阴、肾阳主司脏腑气化过程。脏腑气化,指脏腑之气的升降出人运动推动和调控各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 进而推动和 调控机体精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的过程.

肾气由肾精所化,是一身之气分布于肾的部分。肾气含有肾阴,肾阳:肾阴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肾阳具有温煦、推动,兴备等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 相反相成,平衡协调,则肾气冲和.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能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机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机能旺盛,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推动、温煦等作用戒退,则脏腑机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虚寒性病证。

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能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机能,凉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凉润,其机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凉润等作用减退,则致脏腑机能虚性亢奋, 精神虚性躁动, 发为虚热性病证。

肾精, 又称为元精或真精。 肾气, 与元气、 真气概念大致相同, 故为脏腑之气中最重要者, 称为脏腑之气的根本。 肾阴, 又称为元阴、 真阴; 肾阳又称为元阳、 真阳。“真”,“元” 等,本是道家或儒家术语,中医学借用之, 是对先天禀赋的表述。肾因藏先天之精而备受重视,故将肾精、肾气及其分化的肾阴、肾阳称为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各脏之精、 气、 阴、 阳不足, 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 故有 “久病及肾” 之说。

2.主水

肾主水,指肾气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机能。《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藏, 主津液。” 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理过程, 肾气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肾气对参与津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

水饮入胃,在胃主腐熟、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的作用下,经脾气运化,津液或上输于肺,或“灌四傍”,从而发挥其滋养濡润作用。 经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所产生的浊液, 或通过肺气宣发化为汗液排泄; 或通过肺气肃降输送至膀胱化为尿液排泄。 可见, 机体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是在肺、 脾、 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腑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各脏腑机能的正常发挥有赖于肾气、 肾阴肾阳的资助与调控。 换言之,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调控,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津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2) 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尿液的生成和排泄是津液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津液代谢过程中,各脏腑形体官窍代谢后产生的浊液,以及胃肠道中的部分津液,通过三焦水道下输于膀胱,在肾气的蒸化作用下, 其清者经脾达肺, 重新参与津液代谢; 浊者留而为尿。 尿液的排泄, 主要是膀胱的生理机能, 但依赖于肾阴 抑制与肾阳推动作用的平衡,肾气蒸化与固摄作用的协调。肾阳虚衰,激发和推动作用减弱,可致津液不化而为尿少水肿; 肾阴不足, 相火偏亢, 抑制作用减退, 可见虚火内炎的尿频而数。 肾气虚衰而失其固摄,则见尿失禁。《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上下溢于皮肤, 故为肘肿。 肘肿者, 聚水而生病也。”关注微信公众号:“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名媛艾灸养生

3. 主纳气

      肾主纳气,指肾气摄纳肺所吸人的自然界清气, 保持吸气的深度, 防止 呼吸表浅的机能。 肺司呼吸, 呼气赖肺气宣发, 吸气赖肺气肃降。 但吸气维持一定的深度,除肺气肃降作用外,还有赖于肾气的摄纳潜藏。故《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人肾与肝。”《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肾的纳气机能, 实际上是肾气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肾气充沛, 摄纳有权,则呼吸均匀和调,气息深深。若肾气衰弱,摄纳无力, 肺吸人之清气不能下纳于肾, 则会出现呼吸表浅, 或呼多吸少, 动则气喘等病理表现, 称为 “肾不纳气”.藏精是肾的最基本机能,而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主水及主纳气等,都是肾藏精机能的延伸。 在认识肾的各种机能时, 必须把藏精作为最根本的机能来理解和把握。

(二)生理特性

1. 主蛰守位

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机能的高度概括。由于肾应冬,而冬日 “蛰虫周密” (《素问·脉要精微论》), 天人一理,比类推理,则知“肾者主蛰”.《素问· 六节藏象论》 说: “肾者主蛰……通于冬气。” 肾主藏精、 主纳气、主生殖等机能,都是肾主蛰生理特性的具体体现。 《医学人门·脏腑》说:“肾……为封藏之本.”《医碥·杂症》说:“肾以闭藏为职。”关注微信公众号:“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名媛艾灸养生

肾气封藏则精气盈满,人体生机旺盛;若肾气封藏失职,则会出现滑精、喘息、遗尿,甚则小便失禁、多汗、大便滑脱不禁及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小儿药证直诀· 脉证治法》云:“肾主虚, 无实也.” 充分体现了肾主封藏生理特性的临床意义.守位, 指肾中相火 (肾阳) 潜藏不露, 以发挥其温煦、 推动等作用。 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 君火, 即心阳, 心之生理之火, 又称心火; 相对于心火, 其他脏腑之火皆称为相火。 生理状态下, 各脏腑的阳气称 “少火”; 病理状态下, 各脏腑的亢盛之火称“壮火”。 相火以其所在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肝之相火称为“雷火”, 肾之相火称为“龙火”。君火与相火的关系是:“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素问·天元纪大论》)。即君火在心,主发神明,以明著为要;相火在肝肾,禀命行令,以潜藏守位为要, 即所谓 “龙潜海底, 雷寄泽中”。 心神清明, 机体的生命活动有序稳定, 相火自然潜藏守位以发挥其温煦、 激发等作用; 肾阴充足, 涵养相火, 相火则潜藏于肾中而不上僭。

2.肾气上升

食肾位于人体之下部, 其气当升。 肾气中含有肾阴、 肾阳两部分。 肾阳鼓动肾阴, 化为肾气以上升, 与位于人体上部的心气交感互济, 维持人体上下的协调。 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以制约心火,可致心火偏亢;若肾阳虚衰,无力鼓动肾阴上济心阴以制心火,也可致心火偏亢,临床常见心烦、不寐等症。前者当补肾阴,后者则应补肾阳。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骨, 生髓, 其华在发

,指骨骼,是躯体的支架。骨骼的发育标志着人的形体的发育,由肾精充养,由肾气推动与调控。 肾藏精, 精生髓, 髓居骨中 (称骨髓) 以养骨, 骨骼赖之以生长发育。因此,肾主骨实际上是肾精及肾气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具体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生骨髓。”《素问·痿论》说:“肾主身之骨髓。”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 髓以养骨, 则骨骼坚固有力; 若肾精不足, 骨髓生化无源, 骨骼失养, 则可出现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以及老年人骨质脆弱, 易于骨折等。关注微信公众号:“岐黄名媛艾灸百科”,学习名媛艾灸养生

分骨髓、 脊髄和脑髓, 皆由肾精化生. 脊髓上通于脑, 脑由髓聚而成, 故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说:“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发育健全,则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反之,肾精不足,髓海空

,脑失所养,则见“脑转耳鸣,胫疫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可见,脑的机能虽然总统于心,但亦与肾密切相关。 脑的病变,尤其是虚性病变,常采用补肾填精法治疗。

齿,指牙齿,为骨之延续,亦由肾精充养,故称“齿为骨之余”。 《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说:“齿者,肾之标,骨之本也。”牙齿松动、脱落及小儿齿迟等,多与肾精,肾气不足有关。

,指头发.发的生长,赖血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由于肾藏精,精生血,精血旺盛,则毛发粗壮、浓密而润泽,故说发的生机根于肾。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其华在发.”《素问·五藏生成》说:“肾……其荣,发也。”肾精、肾气的盛衰, 可从头发的色泽、 疏密等表现出来。 青壮年肾精、 肾气旺盛, 发长而润泽;老年人肾精、 肾气衰少, 发白而脱落, 皆属常理。 但临床所见的未老先衰, 年少而头发枯萎、早脱早白等,则与肾精、肾气不足有关,应考虑从肾论治。

  2. 在窍为耳及二阴

耳是听觉器官, 听觉灵敏与否, 与肾精、 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故 《灵枢· 脉度》说: “肾气通于耳,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肾精及肾气充盈, 髓海得养, 听觉灵敏;反之,肾精及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甚则耳聋。人到老年,由于肾精及肾气衰少,多表现为听力减退。故说“肾开窍于耳”。

(0)

相关推荐

  • 肾的主体功能

    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脏腑,它是阴中之太阴,五行属水,在外应水气,四时与冬季相对应,位居膈下.它的主体功能包括: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主纳气这几大方面.虽然只有这几条,但是都蛮复杂.尤其是第一条 ...

  • 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心”

    心--位于胸中,两肺之间,膈膜之上,外有心包络卫护.其形圆而下尖,如未开之莲蕊. 心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血脉, 主藏神. 由于心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 故称心为"君主之官".&quo ...

  • 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肝”

    肝位于腹腔, 横膈之下, 右胁之内. 肝的主要生理机能是主疏泄与主藏血. 肝的生理特性主要有肝气升发与 肝为刚脏.<素问 ·灵兰秘典论> 说:"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q ...

  • 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脾”

    脾--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形如刀镰"(<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脾的主要生理 ...

  • 解读《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肺”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gzrghF9-PE3TyUejlckcSg 肺--位于胸腔 , 左右各一 , 覆盖于心之上 . 肺有分叶 , 左二右三 , 共五叶 ...

  •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六腑之——脾

    <中医基础理论> 五脏六腑之--脾 此文内容摘自于网络 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呈扁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当局部受暴力打击易破裂出血.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 ...

  • 经典中医基础理论图画版:肾

    肾 贮存精气的储藏室,生骨髓,主伎巧的作强之官--肾: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故有"腰者,肾之府"之称.由于肾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 ...

  • 中医基础理论——肾与膀胱的病机

    肝的病机 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血)用阳(气),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肝的病机特点为肝气肝阳常有余,肝阴肝血常不足.肝为五脏之贼,肝的病变常影响到其他脏腑,主要表现有气机失调.血液生 ...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人体有哪五脏六腑?五脏和六腑都有哪些功能?

    素问?五藏别论>曰:"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在中医学上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五脏的主要功能为藏精气. (1)肝 肝位于人体右胁下,主要具有藏血.疏泄等功能. ...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三章 第一节 五脏-肾

    二羊 2013年10月27日 中医教材 五.肾(附:命门)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右微下,左微上,外形椭圆弯曲,状如豇豆.与膀胱.骨髓.脑.发.耳等构成肾系统.主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为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