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毅:阳在下阴在上,是身体最好的状态!

导  读

本文是此前潘毅老师在上海讲座视频的文字整理而成。

肾的生理特性

主蜇守卫

主蜇:指肾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功能。

蜇是蜇藏,也就是说,肾喜欢藏,前面讲的肾藏精就是藏,所以主蜇主要讲的是藏精。提示:补肾的药最好加收敛的药!为什么?

主蜇,而且一般说,肾无实证,以虚居多,你补了还得固得住,让它在原位,让它在蜇的状态。

守位:肾阳涵于肾中,潜藏不露,以发挥其温煦与推动作用。

守位指的是肾阳。为什么强调肾阳守位,还是前面所言,首先肾阳少,而且位置很重要,肾阳万一不守位,不守位就会往上,它本身在下部,如果往上,上部的阳本身就有多,它跑到上边就变成多的越多,少的越少。

这个图是讲位置,阳是在地平线以下。这个图指的是阴阳量的多少,比如上部是心,量最多;左侧是肝,阳有了,但是不算多;右侧是肺,阴有了但不算多;下部阴最多,但是别忘了中间有个白点,换成八卦就是砍卦,阴中有阳,但是它的数量是两阴一阳。

左边的图讲位置,右边的图是讲量

给人的感觉肾是量少位置好,这是它的基调

我们讲的守位指的是肾火(阳),要明白这个火,就得知道中医的几个相关说法:

◆什么是壮火与少火?

壮火、少火,这两个意义不同。少火一般指正常阳气,壮火一般讲多余的阳气,即病理的邪气。

什么是君火?

“君”,心为君之官,君火指的是心的正常阳气。注意只能指正常阳气,比如说心火旺,不能叫君火旺,只能叫心火旺,因为君要正,所谓正人君子,不能歪,一歪就是病理的。

什么叫相火?

相火是可正可歪。相火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相火多了,肝、肾、肺、三焦火等都可以叫相火,但是狭义的相火通常是指肝、肾火。肝、肾火之中再分,雷火和龙火。

什么叫雷火?

这从八卦来的,震卦为雷,配肝,所以雷火指的是肝火。

为什么叫龙火?

别以为没有龙这回事,龙的原生态就是恐龙。恐龙是什么动物?三栖动物,它可以是长在水,行于陆地,有部分龙可以飞,飞龙在天,剑龙在田。

肾主水,火属阳,阳主动,水中生物之中最动的就是龙,所以用龙火来形容肾中阳气。

但是到目前为止,你都不能说相火是不好的。相火好与不好,要看有没有两个字,多了两个字就不好了,哪两个字?——妄动,相火妄动就是不好。

妄动就是离位。换言之,相火在本位就是阳气发挥正常功能,离位了就是病理的东西。

由于肝火与肾火常并而作乱,因此中医经常雷龙之火,或是龙雷之火并称。

龙火离位是怎么回事?

有两种离位法,第一种叫作水浅则龙升,就是我们中医讲的阴虚则火旺。阴是阴液,液态的,水浅则龙升就是水少困不住龙,龙上去了,就是阴虚则火旺。

这个治疗就是滋阴降火,最常用的方就是之前讲过的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滋肾阴,但是清火的力不强,必须加上知母、黄柏,清火的力太够。

中药还有一个方叫大补阴丸,治的也是阴虚火旺。

什么叫“水寒则龙起”?

离位第二种就叫水寒则龙起,其实是有点像拟人化的表达。我们洗澡的时候,假如是在一个浴缸里,什么水温最适合呢?大概是接近体温的三十六、七摄氏度是最舒服的,水太热了,你一下去就弹起来了;水太冷了,是冰水,你一下去一样弹起,那就叫“水寒则龙起”。

“水寒则龙起”假如用术语来表达就是阳虚阳浮。。

◆什么叫阳虚阳浮?

这就是现代人最常见的一个证候——上热下寒。

注意阳虚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阳虚则寒。阳气少了,就如太阳不够,热量不够,你整个人就怕冷,所以怕冷是阳虚,一点疑问都没有。现在最可虑的是上热下寒。上热下寒换一种表达叫作真寒假热。经常觉得自己上火了,但是用清热药没效,用滋阴药没效,而且越吃越严重,你就要高度怀疑是不是阳虚阳浮。

怎么理解阳虚阳浮?

阳就是阳气,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气态,气态的东西一多就稠密,稠密就内聚下沉,一少了就稀薄,稀薄就上浮外散,变成了阳虚的另外一种表达,就是阳气上浮外散,表现为上部热象,外部热象,内部跟下部是寒象。

虚火实火如何分辨?

其实火的虚实是不难分辨的:假如我从来不上火,现在因为吃了一些上火的东西而出现,那多半是实;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这一类上热症状,但如果喝凉茶,喝的时候好一点,不喝的时候又不行,反复发作。这一定是虚。

虚有两种,一种是阴虚火旺,一种是阳虚阳浮。过于阴虚火旺,我们只前讲过,所以这里重心讲阳虚阳浮。

我们用卦来表达,不懂卦也没关系,但至少懂两个概念——乾坤

我们先讲一个八卦跟六十四卦怎么区别?八卦是三个爻的,一横断开来的叫阴爻,一横不断叫阳爻。八卦是由阳爻跟阴爻以三重叠的形式出现叫八卦,但是以六重叠的形式是六十四卦,那六十四卦本身是八卦与八卦的排列组合。

上面三个阴爻是坤卦,下面三个阳爻叫乾卦——上坤下乾

上面阳爻是乾卦,下面三个阴爻叫坤卦——上乾下坤

你看这两个卦,哪个更好?

一般人会直觉觉得应该是第二个好——乾为天,坤为地,天在上,地在下,好像很正常,但是在《周易》里面它给转了意思,乾为天,天属阳,坤为地,地属阴,阳是主升,阴是主降的。

阳在上而升,阴在下而降,这变成了阴阳分离,阴阳一分离没有相互起作用,因为两者离开了,没有相互起作用,那就不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等等关系,你是你,他是他,两者之间没有互动,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上面是阳,下面是阴,叫否卦;但上阴下阳则是泰卦,否极泰来。为什么否极泰来?

当阳在下,阳自下而升;阴在上,阴自上而降,阴阳就发生了关联,一有关联就互动起变化,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全部都出来了,这种叫作阴阳交感。

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因为否极泰的理念在古代经常是用来治国的——国泰民安!如果代表君主的乾高高在上,那下面的坤就代表老百姓,老百姓在下。

从卦象看就是君主居上不能下来了解民意,民意在下也不能上达天听,上下沟通不好,这个国家就治理不行。

但假如反过来,乾下坤上的泰就代表君主能下来了解民情,民情民意能上达天听,上下沟通,体现出以民为贵,以民为本就国泰民安。

把这个意念一转到中医就是阳气在下部,阴在上部是最好的状态,因为阴是液体,液体是从上而下灌溉全身最合理,阳气是火,火自下而上温全身最合理。但你颠倒过来了,阳在上,阴在下,那就是刚才讲的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的表现

最常见的是:反复发作性的口腔溃疡、舌疮、失眠、慢性咽炎的咽喉灼热感、慢性中耳炎、目赤、青春痘等、失眠这一系列上热证候。

但是有这些症状不能说就是上热下寒,必须有下寒的表现,比如比常人怕冷,又比如饮食耐温不耐寒,吃温的东西舒服,吃凉的东西不行。甚至热饮不行,凉饮不行,其实也很可疑的。因为一吃热的就上火,一吃寒的就伤下阳。

再有一个指标,夜尿多,夜尿多是肾阳虚的表现,气化功能不行;女的再来一个指标-宫寒,来月经的时候,经色紫暗夹血块、痛经,小腹局部有冷的感觉,要用热水袋、暖宝宝。再来关节容易有冷的感觉,尤其是膝关节,再来女同胞在冬天睡觉的时候脚还是冷的。

上面睡不着,下面冷的,就是上热下寒。如果你有了这类证候基本上可以判断是上热下寒,但假如我们还觉得肯定的还不够彻底,那简单,看他既往的治疗经过,假如用过清热药无效,用过滋阴药无效,而且发作频率越来越频,基本上九成九就是阳虚阳浮了。

阳虚阳浮还分程度,像上面的否卦,我们觉得不是那么理想,但如果按以往往教科书的阴阳平衡来理解,就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为阴阳平衡在教科书里面给人的感觉,就是阴阳的量大致一样。

但你有没有发现就量而言,否卦跟泰卦一样的,都是三阴三阳,就量而言他们都是平衡的,但是位置却不一样,由于位置的不同,就带来了功用上的一个合理一个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应该说:阴阳平衡除了量的问题,还有一个位置问题相应考量。

这两幅卦,越往后阴越多阳越少,也就说阳虚阳浮有程度之差,像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通脉四逆汤那一类方是治疗程度重的,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见到的阳虚阳浮是程度比较轻的,就以刚才讲的上部热象为主,加有下寒。

该怎么治疗呢?他的本质不是阳虚吗,那就补阳,但是补阳有一个问题,你下部的阳固然补了,上部的阳同样补了,所以上热很容易立马就显出来,所以很多人说医生我不行,我虚不受补,吃了药容易上火。

实际上,没有虚不受补的人,只有不会补的人。

哪有什么虚不受补,如果一吃这种温的东西就上火,要不就是你补错了,比如阴虚你当作阳虚来补,那肯定不行;要不就是阳虚阳浮你就直接单纯地补阳了,那也不行。要诀是:你补阳的同时,要把阳气拉下来,中医叫作潜阳。

你上部多,下部不够,干嘛要浪费能源?用清热是浪费能源的,因为你把它清掉了。但是你是上面多,下面不够,把它拉回来就对了,广东话叫拉上补下,这样既补了阳,也不容易上火。

把阳气拉回来的最简单的方法,除了艾灸涌泉,还有一个泡脚,还有一个把肉桂粉调成糊状贴到脚板底,肉桂粉调成糊状用醋或者是蜂蜜,你用什么胶布黏上去是你的事了,这种胶布淘宝上应该有,你贴到脚板底,失眠的人大概50%能好转,有的当天就见效了。

还有一个关键,人的阳气是怎么走的呢?——人哪里动,阳气往那里去。你说我们现在动哪里,我们现代人主要是动脑,你一动脑阳气直奔上部,你不阳虚阳浮才怪。

所以应该动哪里?

你应该动脚,怎么动脚,走路,重新学走路。

其实最好是走到脚板底发热,但以女同胞逛街的速度恐怕是不行的,你应该像运动一样走得相对快一点,微出汗,脚板底发热,走个30~40分钟,这样阳气就回到脚上了。另外一个最简单的像我上课一样,站着。

有人说我,你真傻,不会坐着在上课。我一点都不傻,我站了30多年,就30多年的阳在下阴在上的泰卦,谁傻?

而且说老实话,老师上课一站,精气神就出来;你如果是坐在那边往往是无精打采的,很难提起精气神。另外更好的就是站桩,一站桩五六分钟阳气就下去,站桩本来就有一个下沉感。

有人说很忙,但你不是每天对着电脑吗?你不能把凳子挪开5分钟?看电视的时候不能站一站吗?不用你很多时间。

站桩、走路、艾灸涌泉、肉桂粉贴涌泉,这样做大部分火就能归元,你甚至可以不吃药。如果阳虚阳浮较重的,用药补阳时就还得注意加潜阳药,比如龙骨、牡蛎、龟板这种质地比较重的中药把它往下拉往下潜。

来源:中医老师潘毅 (ZYLS_panyi),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