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我的姐姐》,要从女医生“开错药”说起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AC专栏
作者 | Arthur Chen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简介:心理圈稀有性别男颜值高咨询师,长相年轻、内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铭:惜时惜人。咨询小时数:3500小时,研究方向:职场心理、婚恋两性、身心疾病、朋辈心理辅导。近期关注:要事第一、正念减压、网络时代人际沟通。
编辑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
联系 | 一杯咖啡全媒体编辑部邮箱 coffeepr@qq.com
这个清明档期,凭着社会学家李银河的强势“带货”,以及话题本身的争议性,电影《我的姐姐》成为各大平台的话题焦点。
今天早上,连食堂里的大叔大妈都在讨论该片,并且由此谈及自己的姐姐以及自己做姐姐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必要开一篇文章,专门谈一谈了。
我想说,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看懂这部电影,所以围绕“父母双亡,姐姐是否要抚养弟弟”、本来比较独立的女主角为何会有暗示继续抚养弟弟的“开放式结尾”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为何这样说?谈几点看法:
现在的舆论议题很喜欢“架空”讨论话题,而这种“架空”看起来好像很热闹,实际上除了口水战,并不能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架空”讨论有两种类型:
1、去讨论主观情感的对错问题。
今天有一个自媒体平台,给我发了一个讨论贴,让我讨论“肖战和蔡徐坤到底哪个更帅”。
我就发了几句:这种话题有什么好讨论的,帅不帅完全就是主观感受的范畴,谁有资格下“帅”的客观定义?有这个能力下吗?
这种忽略人的主观情感设定的议题,纯粹就是引起骂战的。
此类话题,真正需要补充的前置条件是,你比较喜欢谁。
然而,这种话题有什么讨论的价值呢?
你喜欢就喜欢呗,这就是个人情感倾向,无所谓对错,也没办法用证明题来辩论是非。
2、忽略“限定”条件的“客观”事实。
《我的姐姐》引发舆论关注的点,在于父母双亡后,成年姐姐(有一定抚养能力)有自己的个人生活(工作、情感),是否要抚养年幼的弟弟(这是一种自我牺牲)?
当然,这个话题不是不能讨论。
但是,我无法理解,为何要突出“姐姐”这个性别属性?
因为这样的情况,同样可能发生在成年哥哥,甚至性别互换是成年哥哥对年幼的妹妹身上。
因此,这样的“架空”,实际上是突出了性别差异,忽视了问题本身是“共性”的,有刻意引导性别对立之嫌。
很多网友会用网传的《我的姐姐》的“原型”来补充这个话题的讨论,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延续这种思维的“架空”。
这篇网文,实际上来自于知乎当年的一个热门“匿名”发帖。
贴主自称是“姐姐”,表示,父母双亡,有一个刚出生的弟弟,自己又不想把遗产分给弟弟,最后把弟弟送到了农村。然后问网友:
大家说,我这样做对不对?
听说这部剧的编剧也从这里获得了一些灵感,不过看过《我的姐姐》的人就知道,这实际上是两个故事。
有不少网友可能也没去看电影,然后就把这个原型拿来做案例讨论,并批判一番,认为这个姐姐很“自私”。
我倒是认为,就这种“案例”进行讨论的意义不大。
一来,如我上文所述,这跟“姐姐”没什么关系,要发生在哥哥、哥哥对妹妹之间也会发生,与性别无关,刻意提出性别,反而有引战的嫌疑。
实际上,当年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该帖被人举报,视为“钓鱼”帖被删掉了。
更重要的是,从司法和生活实践角度看,“姐姐”的这番操作也没有现实可能。
抚养遗孤,在现实生活中,会变成争夺遗产的大战,哪里有可能像“网文”写的那般孩子没人要?
真实生活中这样的孩子反而会抢着要,因为抢到了孩子,意味着对一大笔财产具有掌控权。
只能说这位“姐姐”还是比较缺乏现实生活的经验,古早的经典小说看的也比较少。
因此,进行这样的“架空”讨论,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在李银河的那篇“带货”文中,提出一种观点,她认为在过去的传统文化下,父母双亡,姐姐抚养弟弟是很正常的,但是现代社会,彰显个人价值,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这是“价值观排序”的问题。
李老师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我尊重她的观点,但我对她的判断还是有不同看法。
即便是现代社会,我们彰显个人价值,但是在集体主义为主的文化背景下,如果父母非正常死亡,无论是姐姐还是哥哥,恐怕都不会轻易地抛弃年幼的弟妹。
这不仅仅是个人道德水平可能就不允许,而且集体主义文化是会通过你在集体中的表现来衡量你的个人价值的。
假设电影主人公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如果没有任何“限定”条件情况下,抛弃弟弟,你认为男友及一家会接受她做媳妇吗?
我反而认为是不可能的。
因为连亲弟弟都可以随意抛弃的人,你怎么敢相信,哪一天她不会抛弃自己的丈夫、公公婆婆、自己的孩子?
这是很容易作出的推导题。因此,这样的事情,一般是不会在我们的文化框架下发生的。
真正的问题应该是问:
这个姐姐是碰到什么困难了,所以才面临了两难选择?
如果没搞清楚这个问题,我认为基本上就没看懂《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里,有一个人小人物出现次数不多,总时长可能就2-3分钟,但是绝对不可忽视,那就是似乎是站在姐姐对立面的女医生。
这位女医生出场了2次,每次都是和一个病患有关,这就是姐姐作为护士照料的一个孕妇。
这位孕妇有孕妇子痫,姐姐发现,女医生“开错药”了,有一个药比安全剂量高10倍,可能会导致流产。
由于姐姐之前是想报考医生,无奈才做了护士,因此大多数观众看到这里,肯定会认为,这个桥段是想说明姐姐是有专业性的,而且比较认真负责,而那位女医生是不负责的。
女医生第二次出现,是她准备离职。
而这个时候,之前那位孕妇要转院,原因是要冒险把孩子生下来,到别的愿意冒风险给她做手术的医院去做。
而且,不仅是孕妇家人这么看,孕妇本人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已经有两个女儿的他们家,迫切地想要生一个儿子。
看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对她之前的“开错”药产生疑问:
她到底是无心犯错,而是有意为之?
我认为,她就是存心开错药的。她很清楚,继续治疗下去,这个孕妇十之八九会死于这次生产,因此在“保大”还是“保小”这个问题上,她用“上帝之手”帮助他们作出决断。
但是却被“细心”的姐姐发现了“开错药”,没能施救成功。最终病人将走向她无法挽救的悲剧命运,而这让她也倍感绝望,因此选择辞职。
这个很多人恐怕都不会注意到的细节,其实揭开了电影的四点要旨:
1、重男轻女,为了生一个男孩倾情所有的大主题。
2、两个女儿——即姐姐,是这个弟弟的陪衬。
如果妈妈因为生产去世,这两个姐姐恐怕要延续电影主题,成为抚养弟弟的“苦主”。
3、受害者自己也默许这样的命运,甚至以这样的使命、自我牺牲为荣。
4、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外力推动,但是很有可能又很无力。
虽然这个“开错药”的操作,看似非常没有专业操守,也不尊重当事人自决权,但是这确实是一个闪烁人性光芒的所在。
在一个“自私”比较普遍的时代——这位女医生被指控是“独生女”、“关系户”的情况下,她可以为了一个跟自己毫无利害关系的孕妇,以及她的两个女儿作出这样的牺牲,是值得钦佩的,虽然这种做法显然具有巨大争议性。
谈论“父母双亡后姐姐有没有义务抚养弟弟”是架空、也是轻巧的,实质上是离题万里的,真正电影真正在讨论的其实是:
在这样的家庭中,姐姐,本身就是被舍弃掉、边缘化的人物,她又为何要固守这种角色,甘于自我牺牲?
要说抛弃,实际上,姐姐才是那个被抛弃掉的孩子。
女主安然也有一对很想生儿子的父母,为此他们把她说成有残疾(按计划生育政策,当年只有头胎有残疾,才能生育二胎),并且把她送到姑妈家长大,因此她从小与父母关系不好,长期没有联系。
在弟弟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这份执念:
子恒——生儿子,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后来,她要考学,本是想到北京读临床医学,结果父母偷偷改志愿,她无奈只能当护士。因为,父母看来,女孩子早早嫁人就可以——这里多少也暗含了早点出道养家的期待。
在这种局面下,去讨论她是否应该抚养那个弟弟,不仅仅是道德绑架,而且是缺乏人性关怀的,因为即便没有父母去世这一点,她都有资格因为父母如此不公平的对待,产生愤怒和不满,一如《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远离那个原生家庭,不管不顾,都不为怪。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女主身上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本片另一个“我的姐姐”,她其实才是更多中国女性命运的缩影。
这就是姐姐的姑妈——爸爸的姐姐。
姑妈从小也非常优秀,但是为了照顾弟弟,让弟弟能够读书,她牺牲了自己的学业。后来又为了成全弟弟,放弃了在俄罗斯经商的机会。在家族分房子的时候,也牺牲了自己的“份额”,全都让给了弟弟。
甚至在弟弟因为车祸去世之后,也考虑到年轻的侄女抚养更年幼的小侄子是很困难的,她都准备过要抚养这个小侄子。
如果不是她的女儿表达强烈的反对,表示如果他搬进来,自己就要离家出走,并且向安然指出,她所占据的房子,说到底本来也该有自己的份(当年姑妈没有要),她恐怕还要继续延续照顾弟弟一家的使命。
用李银河的话来说,这位“姐姐”,是“蹉跎于一个远远低于自己期望和才华的人生”。
我认为,这位“姐姐”代表着中国1980年代以前出生于此类家庭的女性原型。
在那种文化背景之下,她们被教育、被灌输、被要求扮演这种从属的角色,并且以“你是姐姐”(当然,准确的说,其实也包括妹妹)为外显,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社会规则。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湖南台当年大火的《恰同学少年》,讲的是民国初年的故事。在那个故事里,就是一个“妹妹”为了供不成器的“哥哥”,没有机会读书,要到少爷家打工,虽然很显然这个“妹妹”更明事理……
距离那个年代,已经100多年了。
距离当年的主人公后来一路奋斗,终于站在城门上,宣布“站起来”也过去70多年了。
但是,还有很多女性的命运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
虽然“姐姐”、“妹妹”已经不需要到别人家打工养“哥哥”、“弟弟”,但是要扮演牺牲和付出角色的核心要旨还是一样一样的。
就在《我的姐姐》热播之际,就有一个20岁的云南女孩小刘在杭州跳河轻生。
所幸民警和热心市民及时伸出援手。
女孩称:因为父母离异,所以她十几岁就出来打工,以养活三个弟妹,因为不堪忍受生活压力,所以她曾多次自杀。
现实可比电影残酷得多。
这部电影的价值就在于她能够把这样的文化实质点出来,并且告诉世人,对于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更多年轻人来说,特别是女性群体,已经不尽然愿意接受这种命运了——至少她们会努力试试看,看看能不能挣脱这种命运。
《我的姐姐》编剧游晓颖说:“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我很欣赏这句话,这里有大智慧。
就像电影里姑妈对安然说的那句话“套娃不是要套在同一个套里”,她有自己的选择,而安然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不必被套在同一个枷锁里。
一部电影能够提醒人们注意一个其实有问题但已经被人们默许的事实,并且告诉人们其实还有其他的选择,我认为已经很不容易。
至少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会让一些人不至于那么窒息和绝望。
当然要走从这种命运中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原生家庭肯定是不支持。这一点电影里展现的也很明显,出了事情之后,很多家属都是用“你是姐姐,你不管谁管”的态度去说教。
那么,在当初她受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他们这些人又在哪里呢?
有没有为她说过一句话:
“她也是你女儿,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她?”
这恰恰是我们需要拷问的。
其次,社会舆论也不支持。
正如我之前在说的,我们有很多讨论是架空式的,不代入或者不完全代入理解当事人的处境,甚至会用“共情精力”有限,没办法共情所有人来为自己辩护。
比如在“姐姐要不要抚养弟弟”的讨论中,许多指责姐姐的人,更多是从同情年幼弟弟的角度出发,他们无法也不太愿意站在姐姐的角度替她想想。
弟弟当然值得同情,但是因为这样,姐姐就要被打成罪人吗?
然而,即便女主角面对镜头喊出这句话,她所面临的依然是网络暴力——虽然电影一笔带过,但是这里有着很沉重的诘问。
这种完全不管别人所处处境和难处,用自己非常主观的立场,认定生活该怎么过,所以别人就该怎么过的方式,也是很多女性很难改变现实处境的深层原因,因为没有外部支持力量可以依靠。
退一步说,即便这个姐姐没有遭遇不公平对待,但是对一个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让她牺牲自己的大好前程来抚养孩子,至少也是有一些残忍的。对此表达同情和理解,我不认为是什么奢侈的事。
实际上,恐怕更重要的诘问也不是朝向他们,而是反问,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到底怎么了?为何这个时候就“失灵”了?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其实是当事人自己也很难走出不同的道路。
《我的姐姐》在豆瓣的评分曾经很高,现在一路下滑,因为有很多人对结尾部分,安然“反转”有意抚养弟弟的决定有不满。
很多人批评她不够果敢,也指责导演和编剧有向女孩灌输“扶弟魔”思想,然而我倒是觉得,这个安排,其实挺真实的。
如果可以比较洒脱作出决定,其实这件事就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恰恰当事人面临矛盾心态,才有看点,而且这种矛盾心态才更符合现实生活的常态。
爽剧很爽,那是因为现实中的人们其实过得非常不爽,总是充满纠结和矛盾的。
我是这么理解这种矛盾的:
这群“姐姐”,其实是从小就被忽视的一群人,他们是被忽视的女孩。
一个人从小被忽视,往往会有以下的表现:
他们既对“忽视”这一点很愤恨,但同时又很希望得到“关注”——而且因为长期被忽视,所以他们对于微弱的“忽视”(也包括贬低),会变得很敏感,对于很微弱的“关注”也会特别感恩。
女医生一句“你就是个护士”,就可以点着她,为何?
因为她的这种愤怒一直在,那个时候给了她一个合适的契机去表达而已。
而弟弟对姐姐的种种“依赖”,包括为了姐姐自己跑去找领养人等,很容易让她感到自己确实“被关注”到了,而这足以让她动摇。
另外,还有一点也是比较明显的:
越是被忽视,越是希望通过各种努力来证明自己,让自己被人看见。
这样的人普遍比较独立,比较坚强,比较有能力。
电影里的姑妈和姐姐,其实都是这种类型的人。
有人说现在的女性“女汉子”比较多,其实如果还原他们的原生家庭,你就会明白,其实这是一种多么迫于无奈的选择。
她们太期望被看见了:
既然你们都喜欢男孩子,那么我就变成男孩子来取悦你们吧!
很多人只能通过争议的标的来评断事件,所以会认为这些争议的中心是“房产”、“财产”,这种理解未免有些肤浅。
实际上,正如安然所说,她要的从来都不是房产。
她要的其实是爱。
是弟弟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唾手可得的爱。
从这个角度看,姑妈和安然,两代姐姐,最终似乎走上了差不多的“扶弟魔”轨道,就不难理解了。
她们其实都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你看,我把你们重视的人照顾的很好,这样你们该认可我了吧,该看到我了吧,该也爱我一点了吧!
从文化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文化培养了大量因为情感忽视造成创伤的心理病人。
作为心理工作者,我接触过不少这样的女性,她们都非常优秀,但同时她们也面临巨大的瓶颈,而这种瓶颈的背后,往往都有家庭长期忽视问题。
电影开头,有一幕场景让很多观众很震撼。
父母因为车祸去世,她赶到现场,交警却质疑她的家属身份,因为合照里并没有她,只有父母和弟弟“一家三口”。
这其实是很多被忽视女性都有的心理感受。在她们看来,那三个人是一家人,而自己是孤独的,是需要花费大量力气才能挤进去的。
这样的情感忽视,造成的影响深远且巨大,修复起来也要耗费很长时间。
你可不要以为,在这样的文化下,女性是唯一的受害者。
实际上,这种文化不仅伤害了女性,也毁了一代男性。
这样的文化也很容易催生过于自我中心的男性,他们眼高手低,而且也普遍没有什么能力,因为自己本该做的,都让姐姐去做了,而他还以为在这个社会上,人人都要为他服务呢!
幸运的是,这样的电影能够上映,大家愿意去探讨,就是一种进步。
另外,至少以我在江浙沪地区的自然观察所得,相当多的家庭,已经不太关心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
甚至有不少人家从孩子好带的角度,反而更愿意去养育女孩子。
碍于社会接触面狭窄,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补充你所在区域目前的情况。
总而言之,通过这部影片,那些还处于比较传统但是绝对算不上优秀文化背景下的家庭,应该醒一醒了:
生育二胎、三胎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无论如何,都要以比较公平的方式对待每个孩子,否则你所作所为实际上会让所有的孩子都受伤,包括你内心偏爱的那个。
END
您还想看到“家庭亲子”、“自我成长”什么方面内容?或者,想看一杯咖啡编辑部推送关于其他什么方面、主题的文章?
用生命影响生命 · 一杯咖啡活动组织和社群管理团队招新(2021)
《人类性学基础》线上认证学分系列课,学“原汁原味”的人类性学
不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批判性思维系统训练课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