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的奠基人:苏格拉底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这本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西方哲学简史》。

01

提到苏格拉底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也可能很熟悉。苏格拉底出生于公元前469年,死于公元前399年,他是“古希腊三贤”之一,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但苏格拉底生前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所以我们对于苏格拉底的了解并不太准确,大多是来自他的两位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的著作,但这两个弟子眼中的苏格拉底却大相径庭。

苏格拉底的弟子之一是色诺芬,他出生于公元前440年,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回忆苏格拉底》《长征记》等著作。在《回忆苏格拉底》一书中,色诺芬描述说,当苏格拉底被起诉道德败坏和误导青年的时候,他很痛苦;他坚信苏格拉底道德高尚,不会误导人。他为苏格拉底的辩护太过平凡,也没有提及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招人嫉恨。但正因为色诺芬的保守和平凡,所以相信他的人认为他并不会撒谎。

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苏格拉底是一位行为举止怪异的人,甚至有点患了癫痫病的样子,苏格拉底相貌丑陋,并且总是衣衫褴褛,赤着脚走路,满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整日游走在雅典街头找人辩论,经常说的他人哑口无言。他很少喝酒,但是酒量奇大,从不喝醉。他用灵魂控制着自己的肉体,抵制着欲望,就是爱情也是“柏拉图式”的。从这些描述看,苏格拉底身上有未来斯多葛派和犬儒学派的影子。斯多葛派认为品德是最重要的,犬儒学派则鄙视富人们的生活。苏格拉底整日衣衫褴褛正好符合这一点。

02

而苏格拉底另外一位学生柏拉图的眼中,苏格拉底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人。柏拉图在《申辩篇》里面塑造了一个自信、洒脱、崇高理智的苏格拉底。公元前399苏格拉底被一名雅典青年控告,罪名是败坏了青年和不信奉雅典的神,经过几百名雅典公民投票后,最终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据说柏拉图就在现场,并记录下了苏格拉底被判决和处死的全过程。

在柏拉图的《克利陀篇》中说。苏格拉底的一些弟子和友人曾经计划带苏格拉底逃亡特萨里亚。但是苏格拉底没有逃走,他认为无论判决公平与否,他都不能逃避。他提出了一个后来成为基督教教训的言论:“无论别人如何待我们,我们都不能抱怨。”苏格拉底决定留下来接受死刑。甚至在临死之前苏格拉底被允许同亲友进行谈话,他支开哭哭啼啼的妻子,以免谈话被打乱。

苏格拉底同朋友和学生们说,具有哲学精神的人不惧怕死亡,但是不能自杀,因为自杀是违法的。他还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他说人就好比是囚犯,时间就好比是牢狱,囚犯不能私自逃出牢狱。他还把人比做牛马,把神比做牧人,没有牧人愿意自己的牛马死去,这些解释带有明显的基督教思想。

03

苏格拉底认为死亡不过是将灵魂同肉体分离开来。这正契合柏拉图的观点,就是美与丑、善与恶、理智与感觉、灵魂同肉体都是一一对应的。在苏格拉底被处死之前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去另外一个世界更好,只有神知道答案。苏格拉底相信灵魂不死,并坚信在另外一个世界有更好的生活。

苏格拉底认为,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离的,一般的人会将肉体的快乐作为活着的唯一目的,而哲学家会将肉体和灵魂分离开来,他主张哲学家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不要沉溺于肉体的快乐,应该更加注重自己的灵魂。进而他认为拥有高尚的灵魂的人正是那些有德行的人。

苏格拉底还认为,只有心灵摒弃了肉体的欢乐,才能发现最好的思想,才能发现真、善、美、正义和事物的本质。这些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只有心灵才能体会到。他认为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不是真实的,身体是获得知识的障碍,真正在知识是通过心灵体会的,而不是身体。但显然,这种观点否定了科学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可能性。

04

关于知识,苏格拉底坚持认为,知识来自于记忆,它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苏格拉底的妈妈是一位助产婆,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一位精神上的助产士,所以他经常问答方式去启迪他人的思想,帮助别人发现原本在内心的知识。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一个奴隶关于几何的问题,奴隶给出了答案,从而他得出结论,奴隶掌握几何知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因此他得出,智慧一直潜伏在人的内心,只是我们自己尚不知道而已。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有一天,苏格拉底问一个年轻人:“世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但苏格拉底追问到:“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呢?”年轻人又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苏格拉底依然不依不饶追问到:“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里来?”年轻人开始有点不耐烦了,反问道:“那你说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呢?”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回答:“我不知道。”年轻人笑了说:“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

意思就是说,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无知,而苏格拉底却知道自己无知,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苏格拉底认为:知道自己无知就是最大的智慧。也就是那句: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这说起来很平常,但要承认自己无知可不是一件小事,这需要勇气和智慧。

05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推导真理和知识的方式是苏格拉底典型的问答法,甚至他在教自己的弟子的时候,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以至于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在建立学园教学的时候,也保留了这种传统的“问答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一直沿用至今,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也经常使用。苏格拉底的辩证式的问答法并不是他明发的,也不是他第一个使用的,据说是古希腊另外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哲学家芝诺最先使用的。后来苏格拉底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将它推而广之和发扬光大。

好了,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今天我们讲到了苏格拉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不同人眼里有着截然不同的苏格拉底。在有些人眼里,苏格拉底是一位行为怪异的思想家,整日衣衫褴褛地游走在雅典街头和人辩论;在他的学生色诺芬眼里,苏格拉底是一位高尚但平凡的人,面对死亡他也会痛苦;而在他的学生柏拉图眼里,苏格拉底是一位自信、洒脱、崇高理智的人,会坦然面对死亡,毫无畏惧。但不管怎么样,这些不同的角色却塑造了一位更加饱满和立体的苏格拉底形象,也丝毫不影响苏格拉底作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并对西方思想的巨大的影响。

(0)

相关推荐

  • 与苏格拉底零距离接触

    这是[襄子讲西方]第 063 篇文章 [光荣希腊]第 38 篇文章 后来,柏拉图还写了<斐多>,其中描绘了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   苏格拉底在被判处死刑之后,在监狱里等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

  • 百日阅读挑战Day4:《柏拉图对话集 斐洞篇》-存在-知识-灵魂-生命

    书名:柏拉图对话集-<斐洞篇> 作者:柏拉图 类别:哲学 主题梗概: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在监狱的最后一天,学生斐洞与一众好友前来探访,送苏格拉底最后一程.苏格拉底仍然坚持服刑,以死亡捍卫真理 ...

  • 高中生的哲学小科普:一起迈向柏拉图(斐多篇)

    斐多篇 摘要:<斐多篇>描绘了苏格拉底就义的当日,与其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以及饮鸩至死的过程.苏格拉底提出了四个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第一,一切具体的相反事物都会 ...

  • 读书:王宇坤、董志道《超图解西方哲学简史》短评

    读这本书和读<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西方哲学十五讲><基督教与西方文化>等书的目的是一样的,其实是为读罗素<西方哲学史>做不同方面.不同视角的积累参照 ...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是指西方世界的哲学思想和著作.从历史上看,这一术语是指西方文化的哲学思维,始于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哲学"(Philosophy)一词本身起源于古希腊词汇"φι ...

  • 跟我读完一本书《西方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和科学之父:泰勒斯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让我们继续共读西方哲学的经典著作:<西方哲学简史>. 很多人都知道,古希腊的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被誉为是"希腊三贤" ...

  • 一文读懂西方哲学简史(附逻辑全景图)

    古希腊→中世纪→近现代→后现代 △ 从古希腊神话--西方哲学 西方思想起源于古希腊. 古老的希腊孕育了西方思想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古希腊哲学. 01. 西方哲学起源对原始宗教.古希腊神话幻想的 ...

  • 西方哲学: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古希腊时期对“普遍法则”的寻求

    自智者学派的人们出现以来,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理想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波希战争之后,古希腊民族的人们都迎来了他们生活发展的转折点,对于生活的理解与领悟以及精神方面的生活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开辟 ...

  • 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

    他以自己的死践行了自己的哲学历年,所以有人说:他的一生就是哲学的完美展现!他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国别:希腊 生猝年:前459~前399 身份背景:哲学家. ...

  • 西方哲学浅说: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浅说>系列的第四期-- 想让大家看到一些有趣的或值得思考的问题. 想让大家看到哲学高冷外表下的温暖和热忱. 在这一期中,我会谈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西方哲学浅说> ...

  • 张巍 | 苏格拉底之死:西方哲学的奠基事件

    ▼ 2021.04 .30 | No.425 苏格拉底的不朽荣光,在于他既为哲学而生,更为哲学赴死:是他把哲学塑形成一种既能为之生,亦能为之死的生活方式--一种唯有宗教(或近乎宗教的信仰)方可比拟的生 ...

  • 《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思想的融合

    每个哲学系统都可能被人误解和滥用,新儒家的两派也是这样.照朱熹的说法为了了解永恒的理,原则上必须从格物开始,但是这个原则朱熹自己就没有严格执行.在他的语录中,我们看到他的确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