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拳谱》之“心解”篇原文云波释义一
——云波注释
峨眉拳术,最早不在峨眉山,而被称为“玉女拳法”,专门为柔弱女子创造的拳术。江湖同道誉称“峨嵋拳”。
后来,其弟子到峨嵋山,谐音正好也叫“峨眉拳”。
据说,南宋时期,峨眉山有个武艺高强的游僧人,人称“白眉道人”为拳谱创始人。还有就是眉山佛教白云禅师创立的林済宗,一直在临済宗内部流行,不得外传,故称“临済气功”已有800多年历史。
峨眉派有“五花八叶扶”
八叶:即峨眉派武术的八门拳种:“僧门、岳门、赵门、杜门、洪门、化门、字门、会门”。
“峨嵋道人”拳歌云:
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
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其功法:
动功有十二桩:“天、地、之、心、龙、鹤、风、云、大、小、幽、冥”。
静功有六大专修功:“虎步功、重捶功、缩地功、悬曩功、指穴功、涅盘功”。
【原文】:
是时,师善击技,喜研各家拳法,虑各家拳法繁杂,莫衷一是,女子御侮,另有不同,遂探各家之拳意,另僻蹊径,创不接手之拳法,独树一帜。
大意为:
是时候,师父善于技击,喜欢研究各家门派的拳法,但是门派拳术太多太杂,没有统一起来。而女孩子的身体弱,在技击上天生容易被欺侮,所以训练方法理当不同。于是专研各家门派拳意,另辟蹊径,创造不用接手的拳法,独树一帜。
【原文】:
积十三年,始臻大成,身旁弟子习之,呼之玉女拳法,同道相誉,称曰蛾眉拳。后弟子至峨嵋山,偶谐其音,始称峨嵋。此拳名之始末也。恐汝不识,为汝志之,师本与世无争,娱身可矣,御侮可矣,奚传姓名,是以立规。
大意是:
积累了十三年,才把这种另辟蹊径,独树一帜的拳的大成。于是让身边的弟子学习,称之为“玉女拳法”。
同道称赞,称为“峨眉拳”。后来弟子们来到峨嵋山,正好谐音与拳同。所以也叫“峨嵋拳”。这是此拳的来由始末。
师父怕后人不知道,所以讲出峨眉拳的来源,让习练者都能知道。
师父本来与世无争,自己娱乐技击而已,没有传下姓名,但是立下了规矩。
【原文】:
以戒弟子:一曰不言师,二曰不与人较技,三曰不在人前演艺,此其意自明矣。 不言后师,前师永存,技而晦之,自可全身。
大意是:
门派立下规矩
第一,不要说出师父。
第二,不要与人争斗。
第三,不要在人前表演技艺。这个意思自己要明白。虽然不说师父,但是师父传下来的。
武术技艺,要藏。不要显摆,隐晦于明,才可以保全自己。
《心解篇 》原文:
阴阳易位,乾坤倒转,玉女之拳,拳不接手,枪不走圈,剑不行尾,方为蛾眉。
大意是:
天地是阴阳之气的变化而成,乾坤倒转指的是后天八卦坎卦水下降到坤位,离火升到乾位,也叫“水火既济,坎离相交,刚柔相济”。
这样后天八卦,以及天地规律形成。
“玉女拳法”的奥妙,在于拳和拳不用接手,不用去擒拿或者比力气大小;
枪法不用去划圈,不碰枪而粘枪行,击空而不落空。
剑法不用讲究剑尾的流畅,不去追击对方剑的“轨迹”,也不和对方剑“碰撞”,这样才可称之为“峨嵋拳”。
【原文】:
尔以丹田,我以涌泉;尔以根摧,我以梢牵;尔以意求,我以自然;自然功成,无影无形。
大意是:
你如果以丹田用力,我则以脚下涌泉穴用力;
你如果以根节催动梢节发力,我则以梢节领劲牵引;
你有意用“意念”去带动身体,我用无意之“自然而为”。
自然练出来的功夫,一切动作看不出征兆,无影无形。
【原文】:
意在形外,其体自松,其气自盈,其道自通,内劲通灵,玄妙自生。
大意是:
意念不要在体内刻意控制身体,要如一团蒸汽围绕全身,在形体之外。
这样,身体就会自然松下来,然后“气”才能自然充盈身体。
身体上下,内外自然相通。
内劲自然通达身体极静奥妙的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就会有,而你自己却感知不到。
(本文按作者云波体悟注释,并没有按照原文本来的文字翻译,而是根据作者体悟,增加了原文故意“藏”的部分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