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书法东倒西歪,为何还大受推崇?写出了跌宕起伏之势
王铎《忆过中条文语》条幅的临摹
文:李良东
王铎的书法在近百年受到很大的推崇,林散之赞曰:“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日本人更有“后王胜前王”之语。
王铎《忆过中条文语》条幅(上图),作于崇祯十二年(己卯,1640年),这一年,正值晚明战乱纷扰,是年三月,清军深入两千里破城70余座,攻陷济南,后撤回关外。四月,张献忠再次反叛。
生逢乱世,国家纷乱,事务繁多,王铎是年曾自述每次作书,稍微写了几个字,就因事务而打断。尽管如此,由于王铎正值创作盛年,加上对艺术的感受需要,这一年他仍创作了很多作品,《忆过中条文语》条幅就是其代表作之一。
李良东临王铎《忆过中条文语》条幅
此作尺寸很大,规格为253cm×55cm,绫本。我临此作为六尺整张宣(上图),从竖条变成中堂,形制、尺幅有所改变。王铎临摹古人范本,也经常做各种改变,我的改变式临摹,也是对先贤的致敬吧。
此作在艺术上非常成功,称其为王铎代表作也不为过,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单字轴线上的变换。林散之说:“王觉斯东倒西歪,但你学不像。他有气势,上下勾连。”就充分反映王铎书法的特色与难度。
王铎《忆过中条文语》条幅中轴线示意图
此作从第1行“予年十八岁”开始,每一个字的中轴线就不断地进行移动和变换,摇曳多姿。至第2行“尧封多葱郁之气”,达到了创作的高潮,字形变幻莫测,连绵生动,墨色淋漓,酣畅之极。第3行的“带中”两个竖画,“带”字的竖画稳稳收住,而“中”字的竖画,轻快甩出,两个竖画的字,一收一放,互为映衬,真绝妙。
董其昌书法
王铎书法这种摇曳多姿的特点,与他的内心及他所处的乱世环境是分不开的。此外,王铎在创作上一心要突破文徵明、董其昌(上图)那种纤细优雅的姿态,他在艺术上追求雄、厚、大、拙,所以作品呈现出丰富跌宕的起伏之势以及墨色的淋漓变化。
他的艺术探索在当时所处的时代来说,无疑具有先锋和前卫意义。但是由于人们审美的定式,当时普遍接受文徵明和董其昌书风,所以知音寥寥。是年,他在临帖手卷中跋云:“予学书三十年,鲜遇知己,每有知稀之叹。”
李良东以王铎笔意创作的作品
我在进行临摹创作转换(上图)的时候,一方面注意王铎字形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王铎这种摇曳多姿的轴线方法,并辅助以墨色的淋漓变化,强化力量与雄厚之势。用墨色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节奏。
在创作中我发现,运用轴线的这种移动变化,会给作品带来很多新鲜感受,尽管这种方法已经是王铎常用的方法,但现在用起来仍不觉得陈旧,反而有一种别样的新鲜感,这无疑体现了王铎的超前意识。
王铎《忆过中条文语》条幅局部
当然,由于笔力不逮,拙作局部常常呈现混乱与乖张,与王铎初旨不合,这是需要改进的,还请同好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