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拉伯人所作的元曲,你一定没读过!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单单汉语汉字便有表意。表形、形声等等妙处,更遑论古诗词中格律、比兴、修辞、意境等等妙处。因而才有近年来国外风行的汉语难学、汉诗难懂等等说法。其实,所谓难学难懂只是相对而言,毕竟外国人所处环境不同,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难学难懂也是自然的。但对于常年生活在中国的外国友人想要理解古诗词其实是不难的,甚至还可学习作诗作词。

这在古代也是有先例的,譬如唐代最为著名的日本友人晁衡(日本名:阿倍仲麻吕),晁衡来唐留学,不仅学习中华文化,甚至还科考中了进士,他还与当时的诗人王维、李白等等交情深厚。晁衡本人也能诗善赋,他正在离唐回国前曾作诗《衔命还国作》,其中有“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颇为慷慨。可见即便是外国友人,生活在唐诗的国度,也能沾染山吟诗作赋的习气。

而下面这首元曲,则是一位生活在元曲国度的外国人所作,也颇有些味道:

【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先辈

元代·大食惟寅

气横秋,心驰八表快神游。词林谁出先生右?独占鳌头。

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声传南国,名播中州。

图:张可久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大食惟寅,生卒生平均已不详,但从“大食”可知其为阿拉伯人。标题中“奉寄小山先辈”可知大食惟寅是以后辈学生的身份写给曲界前辈“小山”(即元曲名家张可久)的赞誉之作!

这首元曲也颇为通俗易懂,词意不难理解,大致就是夸赞张可久的才华,称其在词林独占鳌头、无出其右者,并称颂张可久的作品精妙,名声广传等等。虽非什么高雅佳作,但从这首元曲用词用语便可看出这位阿拉伯友人也应是常年生活在中国,对诗词文学也颇多涉猎。譬如“诗成神鬼愁,笔落龙蛇走”便化用李白杜甫诗句,可见其浸染已久,文学素养深厚。从中也可见元代文化交往之深,中华文化传播之广远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0)

相关推荐

  • 诗人和他们一生的“伴侣”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半入诗词半入梦,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忽然看到一个问题:如果古代诗人自己制作个人简历,那么在兴趣爱好这一行,他们会怎么写?除去诗人 ...

  • 原创诗词:相思……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岁月留痕,诗词作证-- 相思 日日西湖醉, 情深不自知. 寒风吹酒醒, 寂寞剩相思. 杜牧 日日携诗醉酒楼, 杜郎才气满扬州. 人生失意无南北, 化作春江都是 ...

  • 古诗词 | 遇和不遇,都在诗词里等你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贾希胜,来源:(ID:tsgsc8) 遇和不遇,都在那里等着,都在诗词里等你······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

  • 待寻谢公屐,来往庐山游

    作者:盈昃,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有人曾说庐山是最浪漫的山.沿径直上,绿树环抱,登高望下,云雾锁绕,奇山秀水,僧庐候旁.于是,千百年间庐山吸引住无数文人骚客来往于此,精工妙笔,铺 ...

  • #诗词#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文化最为璀璨...

    #诗词# 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文化最为璀璨的明珠,现在来看一看我们熟知的那些词牌名都是怎样来的吧.#古诗词##宋词#

  • 在NCBI上居然还有这么一个蛋白互作分析工具?能做分子对接,看着还挺好用……

    那天突然在NCBI上发现了一个蛋白质互作.分子对接的工具 --还蛮有意思,这个工具就叫宜必思-- 输入PDB ID后,就可以查询了, 这里就随便输了一个蛋白的PDB ID-- 点击上面的Network ...

  • 古代最诡异的壁画:古墓出现一个男人拱手作揖影子,专家至今无解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如今人们用它来比喻想要刻意隐瞒某些事情,结果反而引起他人注意,并且暴露,今天要介绍的这个古墓,墓主人便干了一件"此地无银三百两&qu ...

  • 第一组反驳 一个荷兰神学家①作

    先生们: 看到你们希望我认真地检查一下笛卡尔先生的作品,我就想我有义务在这一机会上满足对我来说是那么尊贵的一些人的愿望,一方面为了由此证明我对于你们的友谊的珍视,一方面为了让你们认识一下我的不足之处和 ...

  • 「超级6」这是一个不用改动作的降杆数方法

    开球前:今天起码得降两杆 打了1个洞:今天还是保持水平就算了 打了5个洞:前9只是热身,后9请叫我斯皮思 打完18洞:高尔夫嘛~成绩不重要~ 小编每次下场打球都会经历这样的心理斗争.换来花斑斑的成绩卡 ...

  • 陆生作:有效的阅读,读透一个故事,做一个读写课程

    文/陆生作 读到南京周益民老师改写的绘本故事<金瓜儿银豆儿>,这么经典一故事,浓浓的民间风味,忍不住要讲几句. 我是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去网上搜了,才知道市面上早就出版过几个不同的版本.虽 ...

  • 小说:把一个男人误认作孕妇之后

    菊若每天都乘地铁四号线上下班,四号线虽然不像传说中十三号线.五号线那样挤得人脸贴在玻璃门上,但也是人挨人,人挤人,特别是菊若每天下车的陶然亭站, 同样需要抛开淑女的矜持,使劲地往外挤才能下车. 那天, ...

  • 成都的小店面设计的很有温度,一个朋友的作...

    成都的小店面设计的很有温度,一个朋友的作...

  • 从那里出发 ——为母校一个甲子而作

    从那里出发 --为母校一个甲子而作                                 □王仁兴 ❈ 前天傍晚,我饭后习惯性地在小区散步,权当计步器而随身携带的手机遽然响起.曾经的老师,后 ...

  • 达尔维什:写下来,我是一个阿拉伯人

    马哈茂德·达尔维什是2001年莱南文化自由奖(Lannan Prize for Cultural Freedom)得主.他被认为是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在阿拉伯各国首都举办的朗诵会挤满了成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