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一课;篆刻概论

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艺术瑰宝,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特别我国举办亞运会以中国印为会徽和在上海举办的印G20‏送给各国元首就是由上海韩天衡所到的印章。因此篆刻书法一样,而且比书法早就列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篆刻,为什么能引起人们极大兴趣?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它以印章为载体,包含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等学问的体现。

独特的艺术必然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作为古老的印章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现在一般所说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据省予吾古器物图录收录了安阳出土的这三方作品来看,形象接近铜嚣图徽,定为商代古玺印最早作品,(图录)当然,这是一家之言,沙孟海先生就提出质疑。从印章发展来看,最初,印章是作为信用凭证之物产生的,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这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现在什么印、玺都随便用。而到了什么时代从实用转向一种艺术品呢?文人的参与,从元朝的王冕用叶腊石,也就是青田石刻印开始,到了明代文彭之后流派纷呈。因此叶一苇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

二,教学大纲

1

目的

通过一年的系统学习,培养、提高全班学员的篆刻鉴赏能力,着重提高篆刻创作水平。对有篆刻基础的学员结合当年的西泠印社展、国展、省展等各种重大展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作辅导,力争入选、入展;而一些相对基础薄弱的学员,使其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

2

课程内容设置

1、印章概论:起源、古玺、秦汉印、魏晋南北朝印、唐宋印、元押印、明清流派印。重点讲述各时期印章风格、艺术特征、精华所在。

2、篆书与篆刻的关系:篆书作为书法的一种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秦篆);以用途分又包括摹印篆、鸟虫篆、殳篆、瓦当文、汉碑额篆等。篆书作为篆刻的最基本素材,对其年代、文字特征要有清晰认识,如此才能正确使用,避免混淆与错误。

3、习篆:大、小篆的艺术特征及其结体、用篆。以小篆练习为主,以《王福庵书说文部目》为范本。

4、文字学基础知识介绍:举例“奉奏春秦泰”的小篆写法,说明楷同篆不同,强调首先是文字不能错。

5、字法、章法、刀法:字法是用篆(相当于购买建房的材料);章法是构图(相当于房屋设计);刀法服务于字法、章法(相当于盖房子的技术)。

6、古玺印欣赏及其创作:重点阐明文字的选择与章法安排互为依存关系。

7、秦印、汉印的文字特点、规律及其创作:重点掌握汉印白文印章的创作要求,精神气质。

8、印章文字笔画(线条)的质量要求:不同风格的印章,其笔画的外在形式是不一样的,而质量要求是一样的,即要有立体感,是三维的。

9、篆刻艺术的言志抒情:篆刻也是可以抒情的,是能表达心理感受与艺术追求的。

10、边款的形式、内容及刻制:介绍正、草、隶、篆各种书体的边款刻制及单刀刻款法、双刀刻款法。

11、边款的拓制及印屏制作:介绍工具及操作基本要领示范;印屏制作的注意事项。

12、浙派篆刻艺术特征及其欣赏与创作。

13、皖派篆刻艺术特征及其欣赏与创作。

14、近现代海派篆刻艺术简述及其引领作用。

15、汉画像石刻的艺术特点及在篆刻创作中的运用。

16、佛像印的源流、演变及其艺术特点与创作。

17、鸟虫篆印的源流、演变及其艺术特点与创作。

18、篆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创新。

报名须知

1、学制:1年(分四次授课,每次10天,共计40天)

2、规模:每班学员15名以上,不超过20名

3、学费:每位学员学费20000元/年(食宿自理)

4、年龄:学员年龄限于18周岁~55周岁

5、结业:

●学员修完全部课程后由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颁发《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结业证书》

●学员将择优在中国西泠网上宣传、推广,并获赠《西泠印社》社刊

●结业后名家及学员作品统一编集成册,并举办展览

●学员参加西泠印社组织的大型海选,初赛作品在杭州统一进行初评,优秀作品直接进入复赛

●学员获“优秀学员”称号1次,可直接加入西泠印社社友会

●连续参加两期名家工作室学习的学员,可优先吸收入西泠印社社友会

报名方法

这次学习班大体安排设想

在那么小的一个这个范围里面,能够表现出很多的内容,很深刻的内容。它完整的展示的话,基本上。  是两种色彩,一种就是朱砂的,就是所谓中国红。第二个就是一种黑的,这个拓边款的色彩。

篆法,七分篆三分刻,七分篆还不光是起稿的问题,这个篆是包括书法,主要是指书法,就是你要有文字学的基础,你要有书写的能力,也包括了你要有构图的设计的能力。

篆是你的见识,你的学问,你的修养、涵养等各方面,而刻是你的手艺。

要把中国字搞通,特别是古代文字能够背能够翻译,可以说你要学篆刻的话,当然要先学字,就是文字学,这个是基础的基础。

章法,一方印章里,它这个布局必须要有空虚的地方,让你看了之后能够透气的,这个里面虚的地方包含着很多所不见的内容,你看不见的内容。

- [ ] 一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

業刻是一门以印章为形式来再现书法美的独特艺

术。印章艺术在我国已有3000年的历史,但出现严格

歡义上的蒙刻艺术流派(以明代中叶为起点),至今不

过600多年。

最初,印章是作为信用凭证之物产生的,时间当不

腕于春秋时期。当时社会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商

晶交换日益频繁,客观上需要一种信用的凭证,保障货

物的安全转徙或存放。其时,印章被称作“”,也可写

作“”,稍后,又被称为“玺”。这三个字,又有几种〈

小异的异体写法。“玺印在今天则专指古印。

存世的先秦玺印并不少,从中能窥见早期印章的

风貌。“梁字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后来人们望而生畏的

墓权意义,而是无论尊卑,人人得而用之。秦始皇一统

天下,自以为功过三皇五帝,才把“玺”宇据为一已之专

有,民的印,称“印”称“章”,不能再用“玺”字。秦

代以后,诸侯正、皇后的印章也有称“玺”的,传世的汉

印“淮阳三蟹”和新出土的玉印“皇后之玺”,即为明证。

所以,被古今篆刻家奉为圭臬的字典《说文解字》说:

是“玺,正者印也。”其实只是指秦代以后的印制,并不

能道明“玺”字的全部含义。但是,秦代的印章后来居

第一课;篆刻概论

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编辑本段]

刘江回忆文章,潘天寿说“学刻印章应先从临摹汉印入手,要多临汉印。”“不要先去学齐白石等当今印人之作,要取法乎上。”“汉印古朴典雅,大方厚重,临学汉印不会走入邪道。”

问题四:印宗秦汉,汉印刻到哪一步才可以接触其他? 刘洪洋老师:印宗秦汉不是当代人的理念,从流派很多印人都能看出,学习篆刻方法,不要把它变成确切的公式。如果我们学习篆刻的时候从汉印入手,要弄清出为什么要从汉印入手,因为它在印章史阶段发展到鼎盛阶段、相对来说很成熟。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让学生从汉印入手,进而对秦玺、古玺、流派印进一步深入。先从平正工稳的角度掌握图章应用的哲学因素,然后在基础上再去涉及变化相对大的。说白了也就是学刻印先从规矩入手,进而再求变化,这样走是比较顺畅的。如果上手就求变化,可能在创作中受到一些阻碍,提高的时候就非常难。在临汉印的时候,先写平正,再学习恣肆的或者是古拙的,把汉印这关过了再去学习其他古玺及流派印,这样会好一点。每个人对印章的理解不一样,相对来讲,掌握印章的普遍规律,线条平稳,刀工做足功夫,技术上不能有瑕疵。

教学以解析古典、探索当下为宗旨。重点篆刻,兼及书法。注重理论,强调实践。课程包括:
1、出土文献与书法篆刻创作的关系。2、文化视野与经典书法篆刻作品的解析。3、观念转型与书法篆刻创作的精神取向。4、审美意趣与当代书法篆刻的实践走向。5、艺术表现与书法篆刻技法的探索。讲述力求深入浅出,注重史料的罗列与分析。创作指导方面意在真实传达古典与当下艺术创作的面貌,以提升个体的创作水平和审美意趣为目的。

【篆刻工具、材料】

  学习篆刻之前,必须作好有关准备工作。犹如建造房屋,要事先备料。否则,“临渴掘井”,就会影响学习进度与成绩。篆刻学习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工具材料,和备置有关的印谱和工具书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刻印的工具材料要选置恰当,过多虽用时方便,但一时难以齐备,过少则用时不便;过好一般价钱较贵,过贱则难于适用。

  为了初学者的方便,现将学习中最主要的工具材料介绍如下:

  (一)工 具

  1、印 刀

  篆刻印刀是主要的工具。它的粗细、长短、轻重和刀角的大小、锐钝、平斜,都将直接影响到刻印的效果。选用印刀如同写字时选用毛笔一样,都会影响书写的表现力。当然其中还有一个熟练掌握的过程,因此在远用时要考虑自己的喜爱与习惯。

  (1)刀口,一般刻石章都用平口刀。两面开口,刀口两角需成九十度角。若刀口大于九十度,刻时易滑刀,不易刻准、刻直。

  (2)刀刃的利钝,与两面开口的斜面高低成正比,斜面高则锐,斜面低则较钝。从刀角侧视,刀口出锋角度不宜太锐或大钝,一般以45度至15度为宜。角度小则太锐,刻出的线条易光滑、缺乏含蓄之韧劲;角度大则较钝、刻出的线条易碎涩,往往缺少爽利的感觉。

  (3)刀杆的粗细与轻重、厚薄,一般根据自己的习惯与喜好所定。一般刀杆较粗者重,刀杆较薄者轻。粗重者,坠力大,有助力;但过重则欠灵活;轻薄者,易执使,较灵便,但若过轻薄,则不易执运,不易发力。一般可备轻重二把,粗重者,可宽一厘米左右,二、三毫米厚,较小者可六至七毫米宽,一至二毫米厚即可。

  (4)刀杆一般长约十五厘米左右,略高出于之虎口即可。若过长,刻运时摆动大,影响运刀时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若过短,执运不方便,也不易着力。初学时,一般可上书画社选择成品。如有条件自制,可根据自己喜好而做。刀杆上可用细线绳(塑料绳,藤皮或市条等均可)裹缠,以利于镌刻时紧握着力,同时可免刻时刀柄滑动,伤指或伤印石。

  2、笔、墨、砚

  用于临摹,起稿,拓款等用。

  (1)笔一般应备狼毫或兼毫小楷二支,一支新,一支较旧,用于摹印、起稿、反书上石等用。羊毫大小各一支,大者用以临写印稿,小者用以拓边款时蘸清水用。

  (2)墨油烟墨一锭,或用较好的书画墨汁一瓶(如中华墨汁、曹素功墨汁等)。用时需磨浓,不致渗开为宜。朱砂墨磨出后用于涂抹在深色印石上,再书上墨稿,清晰可见便于镌刻。有时虽稿误写、亦可以来笔修改之。一般用此法的较少。

  (3)砚可备二小块,如不用磨朱砂,一块砚亦可。砚选用一般的青石砚即可。但要光平、滋润、易发墨。若有梢好的欲砚、端砚当然更好。平常要保持砚的清洁,尤其是拓款时用墨,一定要事先将砚洗净,然后研磨,否则托出印款,墨色灰暗。着用宿墨拓款,裱托后易渗化出墨晕。

  3、砂 纸(砂布更好)

  用于磨印石,一般可备粗细各一张,更细者可备有水砂纸一张。若无砂纸时,较平坦质细的水泥板或砖石亦可利用。

  4、印 床

  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以便镌刻时省力,尤其是刻较坚硬质地的,或较小的印材时更为有效。一般刻质地较软印材,如青田,寿山石等,或较大的印章,以左手扶持,也可以不用印床。印床有木制和金属制二种,一般以木制者为好,既适用,又容易买到,即使市上买不着,也可自己仿做。

  5、印 刷

  印刷用以刷涤印面。一是在刻时刷去石屑粉未,二是在铃印时,先刷净印面,以免石屑等脏物带人印泥。一般以小毛刷或以牙刷代用即可。

  6、棕 帚

  一般称“棕老虎”,用以拓制边款时用。大城市书画社有卖。不过一般市上所卖,棕丝粗细未经挑剔,用时容易损破纸面。买时应挑选其较细匀者。初用时过硬,可在热铁板上,或砂石、水泥地上摩擦,使之变软,棕丝变得较细尖,再擦上少许菜油,使之光滑。若市上难卖,亦可自取棕丝,选其圆直细劲者捆扎成直径粗约2一4公分,长约5一8公分的棕帚,两头略留一公分不扎,用诀刀切齐,亦可使用。

  7、拓 包

  为拓边款时用。拓包制法:先取硬版纸,剪成如硬币二分大小的圆块,外包以新棉花,底部略厚,再裹以塑料纸和加哗叽布一层,最后再用软细缎包扎一层(或用的确良代之亦可),使成扁圆球状,其颈部用线扎紧即成。拓包要求包扎得紧,表面光滑。

  8、印 规

  印规是在铃印时用以框正印章的位置,使之不偏不至。或是复印用之,即第一次铃印时不够清晰厚重,可以重复钤二遍、三遍,使之印文更加厚重,鲜艳夺国。木或全属等制成的印规均可用。只要规角成九十度,两边各长约三至四厘米,厚约五至十毫米即可。铃印时,先以印规定位,印章紧靠印规内侧铃盖。复印时,印规掀压住不要移动,蘸印泥后再依原印规内侧复铃下即成。一般铃盖熟练后,也可以不用印规。

  9、印 筋

  用以调拌印泥用。印泥久不用,油会沉渍渗出,使油泥分离,故用一段时间后,或无冷时易冻,应常搅拌,使之匀润,用之如新。冬天搅拌之前,可在太阳下晒半小时左右,使之变坎,再搅拌。印筋在一般书画社和印泥店都有出售。若买不着时可自制,材料选骨或竹等均可,以不易染色为好。

  10、玻璃小镜

  用以检查印石上印文的正反及准确时用。一般市上出售之小玻璃镜即可用。

  11、其 他

  如保护印章的印盒(或印套),铃印用的硬橡皮垫板;裁锯印石的钢锯条,擦拭印章的软布(或小毛巾)等等,都可根据情况来备,不一定要马上备齐。有些东西可用可不用,或取它物代用亦可。

  (二)材 料

  篆刻用材有印石、印泥、纸张等。

  1、印 石

  印章材料,有铜、石、全、玉、木,牙、骨、砖、有机玻璃制品等。但现在作为篆刻艺术用材,还是以石质材料为主。因为石质印材,柔、脆、腻、坚适中,易于受刀,并能表现出特有的金石韵味,故明清以来多为印人所喜用。同时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印石由于产地很多,质地也各有差别,其中以青田、寿山石等为好,产量也较多,价廉物美,到处可买,现将有关印石概略介绍如下:

  (1)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石质细腻、温润、不硬不燥。易于镌刻。色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其中以有冻者更为珍贵。即石质呈半透明状,如灯光冻、鱼脑冻、封门青等即是。一般青田石虽不如冻石洼妙,但亦可称为印材中之佳品。为学习篆刻的理想材料。

  (2)寿山石出产于福建福州郊区之寿山。石质铰青田石微腻,受刀不如青田石爽决,但细润光洁,亦为印材中之佳品。色彩较丰富,有黄、白、红、蓝)青等。其中较珍贵的如田黄。田白、牛角冻、瓜瓤红等,为世所宝。

  (3)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色多呈储、黑、黄、自等杂色,质地温润可刻。但略有腻涩、走刀不如青田石爽诀。其中有鲜红色如同鸡血者,俗称为鸡血石,最为名贵。一般底色较燥,多砂钉与石筋,石质坚硬刀不可人。

  (4)赤峰石产于内蒙赤峰,为近年来所发现,石质与寿山、昌化石类似。尚可刻。其中有的红似鸡血,有商贾冒充鸡血石的。(有红花,有鸡血)

  (5)其他产于浙江的尚有:宁波的大松石。色灰黑,间有黑斑,石性较腻,近似寿山石。天台之宝花石。形、色如同寿山石,比较粗松、易脆,温州之平阳石。形、色近似青田石,质地不如青田石脆,萧山之红石。质较粗,一般尚可作练习用另外还有如册山掖县之莱石,福建蒲田之蒲田石,湖北之楚石,陕西之煤精石,河北之房山石,丰润石,以及各地所产之印石,只要质地软、脆、坚、腻兼备者,皆可作为练习用。

  2、印 泥

  印泥是传达印章艺术的媒介物,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艺术表达的效果。质地好的印泥,铃印出来则色彩鲜美而沉着,有立体感,显得有精神。质地差的印泥铃印出来,则显得色泽灰暗或浅薄,有的油迹浸出,使印文模糊,更加难看。印泥的品种很多,红色的一般分朱砂、朱膘、广嫖等。

  (1)朱砂印泥色深紫红,有人称为紫红砂,是漂制朱砂时沉淀在乳钵最下层的一种朱砂,制成的印泥,鲜红带紫,厚重沉着,最为美观。

  (2)朱嫖印泥略现红黄色,比较清雅,是漂制时较上层的朱砂细未与文丝、油等调制而成。朱砂或朱膘也有加银朱的,也有加调洋红或其他原料的,故其名称有八宝、魁红、镜面等。不管何种名称,只要以厚亮细腻、色彩鲜明沉着者为上品。市上一般较好看有三、四十元一两的,一般初学练习,买三至五元一两的即可。现制作印泥的城市很多,以上海、樟州,杭州、苏外等地的产品较好,可供选择,只要色沉着而不渗油者即可应用。过去有人喜自治!印泥,其原料是“艾”叶的纤维、杀砂和炼制过的菜油(或蓖麻油)等调制而成,方法较复杂,(解放前出的《篆刻入门》一类书中有较详细介绍可参考),现多不自傲。

  (3)还有仿古印泥(深褐色)和黑色、蓝色、绿色等印泥,作为特殊场台用外,)般较少用。若有兴趣者,亦可备用。印泥的保管,应放置在瓷盒内为好。不要放在全属盒内,因印泥与金属物接触,甲.久会变黑,影响质量。印泥用一段时间后;要用印筋调拌,使之油、砂、艾绒拌和在一起,否则易结板。印泥日久会用于,也可适当调人一些印油(印泥店有加工或出售),搅拌后再用。冬季天冷,印泥容易受冻,变得于硬起来,用之前应在太阳下晒一些时间,使之变软后再用。

  3、印 纸

  用于写印稿,拓边款和蜕印等。

  (1)印稿纸一般的白报纸、毛边纸等均可。

  (2)拷贝纸纸质薄,半透明,用于事印和拓边款。

  (3)生宣纸可用于拓边款时吸水用,或作铃印印花、起印稿等。

  (4)连史纸用于拓边款、铃印花。纸质较薄而匀细,最好的是江西的六吉绵连,

  (5)印谱纸 一般书画社有卖的,可供迁用。如自制,可迁用边史纸,其次是罗纹纸、或较薄的宣纸。主要用于铃盖印章和拓款留存。

  (6)卡纸近来有入喜用白卡纸作为粘贴“印花”用,口同常用的卡片纸一一样。可随时抽检观审或修改,或分类保存之用。此根据习惯,不用亦可。

【篆刻种类】

  周玺印

  秦朝以前,不论官印或私印都不称为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玺有大有小,大的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玺印采用大篆、籀文,布局松而不散,舒展自如,气势雄健挺拔。小玺则比较清丽。

  秦汉官印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混乱的六国文字作了改革,制定了统一的字体─小篆。在当时社会,小篆是规范用字,因此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的形式与以往不同:四周多采用“田”形框。印文平均分配在框内。

  唐宋以来的官私印

  唐代印章仍用篆体,但和六朝以前有很大区别。

  秦汉印印文多用谬篆,刻白文。

  唐代因用印色直接盖在棉纸上,官印一律采用朱文,当时也有人用隶书入印。

  宋代官印接近唐代。但到金代则用「九叠篆」入印。宋元私印变化很多,用途广泛,质地除铜、玉外,又增用象牙、犀角之类。当时并且以能看到朱红印泥印在书画作品上,产生艺术效果。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尺寸比宋代、元代更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常设正规官,官印是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官印是长方形,叫做“关防”。

[编辑本段]

【篆刻流派】

  徽派

  徽派从何震开始,后有以下几位:

  巴慰祖(1774~1793) 字穆青,又号垢道人。

  胡唐(生于1759年) 又名长庚,字子西。

  董洵(生于1740年) 字企泉,号小池。

  苏宣,字尔宣,号泗水。

  汪关,字尹子。

  程朴,字元素。

  朱简,字修能,号畸臣。

  以上都是远追秦汉,自出新意的高手。

  徽派的印章特点加强了对秦汉印长处的吸取,篆法简洁,章法平正。刀法多采用冲刀,线条凝练。

  浙派

  浙派名家最著名的为:

  胡震(1814~1860) 字不恐,号鼻山,师事丁敬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浙派的特点,用刀多采切刀法,线条粗犷,运刀任意不羁。给人老辣痛快的感觉。

  西泠八家

  西泠八家有以下八位:

  丁敬(1695~1765):字敬身,精隶书

  黄易(1744~1802):字小松,善画并工隶书

  奚冈(1746~1803):字铁生,工山水

  陈豫钟(1762~1822):字俊仪,工画兰竹,善制小印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善古隶

  钱松(1818~1860):字叔盖,曾摹刻古印两千余方

  赵之琛(1781~1852):字献甫,善画花卉

  晚清名家

  晚清名家有以下多位:

  赵之谦(1829~1884):号益甫。曾苦工汉印、瓦当

  吴昌硕(1849~1908):字仓石,为近代罕见之书画印全精大师。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治印初学皖派,后力宗周秦印玺。印风平正中见流动。

[编辑本段]

44、边款书法化,金文、魏碑、甲骨,汉隶都均可入印。边款能刻好,印面不会差的。
篆刻以工稳与写意为风格划分,工稳印刚健婀娜、典雅超逸,写意印大刀阔斧、浑朴爽朗,在学印初期与个人风格形成前,如何选择篆刻风格方向是每一位印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篆刻初学者来说,工稳印是绝佳的入手处。工稳印重在技巧和形式,基本功锻炼得当,线条到位,上手十分迅速;从技法锤炼的角度来说,工稳印也是为写意印筑基的必经之路。工稳偏重的是规矩、技法与功力,写意偏重的是变化、出新。出新与变化需以规矩为前提,因此,以工稳印为基石,写意印创作才能更得心应手。

1. 准确临摹是训练观察力,

2. 篆刻教程——写印稿步骤

1)大形比例(用极虚而细的线勾画出印章的外部轮廓,外形的长宽比例)

2)画核心焦点 (字和字中间相聚的视觉核心参照点,以此定位字间关系)。

3)写出每个字的外围处笔画(框架型笔画、字轮廓。

4)分偏旁比例(一个字之中偏旁与偏旁之间所占的比例)

5)分笔画比例(一个偏旁之中笔画与笔画之间所占的比例)

6)微调(通过小心线位置的微调,逐步加宽笔画,不断校正误差)

7)烘托气氛(抓大感觉,体现宏观效果)

(0)

相关推荐

  • 篆刻金石|263方汉官印及释文高清赏析(内附印谱印蜕电子资源0.1G)

    汉印指汉至魏.晋时期的印章.文字的点画比秦篆简略.明快.热烈,结构近于现代楷书,形体变秦篆的长形与汉隶的扁形,多呈方形.其中汉'将军印'和'满白文',布局方正平直,无板滞.乖缪.纤巧的习气,历来为篆刻 ...

  • 《象形识字》第一课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二课 | 花草树木系列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三课 | 动物系列(一)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五课 | 人物系列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六课 | 五官系列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七课 | 肢体系列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八课 | 器物系列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课程把图形和汉字联系起来,让小朋友在观察图片和写写画画中学习汉字,课 ...

  • 《象形识字》第九课 | 建筑系列

    新书预售: 新书预售 | <象形识字>最靠谱的少儿识字教材 课程介绍: <象形识字>引导小朋友从图画入手,对照实物"画"出象形字,再从象形字过渡到今天的字形 ...

  • 统编一下第一课《识字 春夏秋冬》课文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一下第一课<春夏秋冬>文本解读与教学规划 高学雷工作室  白玉 一.文本教学解读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为看图识字,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 ...

  • 哲学的第一课——什么是哲学【】【】【】

    哲学的第一课--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科学?这是学习哲学的首要问题.由于这一问题总是被人混淆不清,导致学习哲学总是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很多人更是趁机浑水摸鱼,阐述问题不清不楚,甚至把哲学当做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