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不要脸',往往活得越有面子

晚安

good night

“人一定要'厚脸皮’,才能成功!”

两千多年前,赵国被秦军包围,平原君奉命前往楚国求援,在选择跟随的人时,毛遂不顾其他门客嘲笑的目光,上前认真“推销”了自己。

让人意外的是,毛遂在这次谈判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被平原君奉为上宾。很多人都羡慕毛遂的好运气,却忽略了他的“不要脸”。

然而,正是这“不要脸”的特性,成就了毛遂,也成就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成功人士。因为“不要脸”可以让人抓住机会,也能让人在面对挫败时有好的心态,这是做人最大的智慧。

《孟子》中有一个“齐人乞食”的寓言: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回家,都带着吃饱喝足后的满足感,对妻妾夸耀自己又被有钱有势的人请去吃饭了。

可从没有什么有钱有势的人来家里做客,日子久了,妻子心生怀疑,决定偷偷跟踪丈夫。结果却发现,丈夫居然到城东的一片坟地,向祭奠之人讨要残羹剩饭。

明明是乞讨,却为了面子吹嘘自己受人宴请,真是应了那句“银钱如粪土,脸面值千金”。爱惜“羽毛”固然没有错,但为了面子而自欺欺人、坚持错误,便会成为最没有面子的事情。

这样的人,太要面子,常常把自己看得过重,并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在意程度,在心理学中,这种心理叫“焦点效应”。

其实,在别人的眼里,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焦点效应引起的好面子,不过是自我加持的一个“心理包袱”。

为了这个“包袱”付出惨重代价的,莫过于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的项羽。

项羽是一个很好面子的人,有一件小事可以证明:身为贵族的他,好风雅,偶尔会约有学问的人谈学问。

有一次,他又约了一位著名学者,但在见面之前,有人对这位学者说,项羽好面子,在谈话的时候,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衬托出项羽有才,项羽才会高兴。

于是,这位学者在和项羽谈话时,一问三不知,以为项羽会高兴,却没有想到,项羽以为是这位学者看不起自己,所以什么都不愿意说。

项羽思来想去,觉得很失面子,便命人把这位学者残忍杀害了。这样的项羽,因为过度在意面子而失去了人才相助,遗憾终身,也让我们在回溯历史时,感到惋惜。

何止是项羽,很多人因为面子,在工作中错失自己升职加薪的机会,在生活中把自己推向左右为难的境地。

其实,面子并没有这么重要,“不要脸”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放下“脸面”,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际的事情上,轻装上阵,获得更好的人生。

“大丈夫能屈能伸。”

真正有能力的人,能抬头做人,也能低头微笑,在他们眼里,“不要脸”并没有那么可怕,相反,放下面子,则更容易得到机会。

在一次培训中,老师艾森讲了一件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我记忆犹新:为了公司业务,他多次拜访一位客户,虽然一直被拒绝,但他依然坚持。

有一次,他刚刚走到对方办公室门口,正好碰到对方心情不好,隐约看到门口的人影,就听见暴怒的一声“滚”。

当对方看清来人是艾森时,气氛有些尴尬,艾森顿了一下,笑着说:“您是让我滚进来,还是滚出去呢?”艾森“不要脸”的话顿时让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对方也正式接受拜访,不但达成成单的共识,还给艾森介绍了很多客户。

放下面子,为自己而活,你会发现,通往成功的入场券并不贵,可以得到的机会也并不少。

面子真的没那么重要,面子是皮,尊严是骨,放下面子并不是失去尊严,“不要脸”也不是无底线。它只是让我们抛开障碍,尽最大的努力去靠近梦想,成全理想的生活。

晚安,好梦。

内容采编:科普中国(via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