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综合征 or 慢快综合征,有啥不一样? 医学论坛网
快慢综合征和慢快综合征在名称上就比较容易混淆,而临床表现上也有共通之处,即都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但是两者还是有本质性的区别。
所谓的快慢综合征是指平时心律、心率正常者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恢复窦性心律之前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慢快综合征是指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性快速心律失常。
对于慢快综合征而言,植入永久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治疗。
那么快慢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呢,跟慢快综合征一样还是可以另辟蹊径?是应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还是可以选择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快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有学者分析了快慢综合征的电生理特征,认为其大多数窦房结功能是正常的,而是由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窦房结发生功能障碍,出现自律性下降,引起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
其可能的机制包括:
快速的心房率引起心房肌局部乙酰胆碱增多并蓄积,增加了窦房结P细胞K+外流,进而导致窦房结P细胞自律性下降;
快速的心房率对窦房结 P细胞自律性有直接的超速抑制作用;
快速的心室率会导致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
长时间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心房的电重构,心房的电重构同时延伸到窦房结可导致窦房结重构,继而影响窦房结功能。
鉴于快慢综合征患者多数窦房结功能正常,选择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应该是可行的,尤其是对于阵发性室上速这类手术成功率非常高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是实际上快慢综合征中更常见的是房颤相关的,而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有效率并不是那么高,这时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
Pacing ClinElectrophysiol曾发表了我国学者的一项回顾性研究,该研究共入选了100例房颤相关的快慢综合征,其入选标准是房颤终止时出现至少3s的症状性窦性停搏。其中导管消融组有43例,而起搏器植入组有57例,共随访了20.1±9.6月,观察的主要终点事件是心血管相关性再住院率。
结果显示:两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见图1),但是非计划性住院率和因快速性心律失常再住院率在起搏器植入组均是显著高于导管消融组(见表2)。值得注意的是,在随访结束时再次评估导管消融组的起搏器植入指征,发现97.7%患者再无起搏器植入指征。
图1:导管消融组和起搏器植入组心血管相关性再住院率无显著性差异
表1:导管消融组和起搏器植入组心血管相关性再住院的病因比较
这项研究从临床实践角度告诉我们,对于房颤相关的快慢综合征,采用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是安全和有效的。同时2017年HRS关于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的专家共识声明也将快慢综合征中的房颤消融作为IIa类推荐,可以作为起搏器植入的替代方案,而这项推荐的依据就包括上述中国学者的贡献。
那么是不是对于所有的房颤相关的快慢综合征患者,选择消融治疗均是可行的呢?目前并无定论,但是有学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还是应该有所选择,如高龄以及晕厥之前没有先兆表现的快慢综合征患者更适合选择起搏器植入。
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表现有类似之处,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去仔细鉴别的。同时两者的治疗方案还是有较大的差别,对于慢快综合征而言,起搏器植入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快慢综合征,针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消融治疗可能是首选治疗策略,但是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外也要根据随访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植入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