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大灸法
腹部大灸法是指在人体腹部进行隔姜、隔药物的一种灸疗法,此法覆盖范围上达脐上4寸中脘、梁门等穴,下至脐下5寸中极、气冲等穴,左右各至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脾经。该法集灸法的温热效应、药物的纠偏作用以及腹部经络的疏通补虚作用于一体,可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整阴阳、防病保健,加之腹部的特殊生理部位,可以从阴引阳,加上药物的作用,可以扶正祛邪,祛寒泄热。因此种灸法较之临床上普通灸法作用面积大,应用范围广、疗效更加确切,遂称之为“大灸”。
1. 腹部大灸的理论基础
1.1腹部的经脉与作用
腹部的经脉纵向包含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侧腹部有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横向经脉有带脉。本文论述的腹部大灸法覆盖范围包括任脉、冲脉、带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
任脉,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为“阴脉之海”,“总任诸阴”,对全身阴经脉气有总揽、总任作用。此外,《奇经八脉考》记载:任脉会足少阳于阴交,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会手足阳明、督脉于承浆。故任脉与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胆经、大肠经、督脉等阳经相联通。任脉不仅能维持正常的脾胃功能,而且有利于肝之疏泄,肾之藏精,肺之肃降,更能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使上下气机相通。
冲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为“十二经脉之海” “五脏六腑之海”,能调节十二经气血,其脉气在头部渗灌诸阳,在下肢渗入诸阴,并与肾经、胃经相并上行,故调节冲脉可间接调节十二经脉。
带脉横行腰腹之间,“约束诸经”,足部阴阳经脉均受带脉约束。又,带脉出自第二腰椎,即由督脉脉气所发。故带脉与足三阴、足三阳、督脉均有联系。调节带脉功能,可从阴引阳,阴阳并补。
足少阴肾经位于人体腹部第一侧线,距前正中线0.5寸。《灵枢·经脉第十》:“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肾经经脉入心可交通心肾。又,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命门之所,生命之根,对全身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起到濡养作用。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分别位于腹部第二侧线与第三侧线,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化生气血;脾主运化升清,滋养脏腑。其中以脾胃的升降功能最为重要。脾胃的一升一降,一运一纳,彼此协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的升降还起着枢纽作用,肝之条达、肺之肃降、心火下潜、肾水上升等都是在脾胃升降运动配合下完成的。
1.2隔姜灸及其作用
腹部大灸法大体上可归属于祖国医学“隔物灸”范畴,隔物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疗法,最早出现于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对世界医学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隔物灸可分为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面灸、隔巴豆灸、隔豆豉灸等,现代临床以隔姜灸应用最为广泛,本文所论述的大灸主要指的是隔姜灸。
生姜,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还可解鱼蟹毒。隔姜灸之所以广泛应用主要是借助生姜的辛温发散之性,将药物的药性与生姜的温热作用一同渗入皮肤,利于皮肤的吸收。朱现民认为,隔姜灸集热疗、光疗、药物及特定部位刺激等多种作用于一体,可温煦激发阳气、活跃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对于多种病证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此法具有补气温阳、培元固本、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临床适应症广泛。
2. 大灸的操作步骤
2.1 材料准备
①艾灸药粉。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或证候,选取相应的药物配伍,研成极细粉末,装瓶备用。
②生姜。准备1.5-2公斤生姜,洗净切成碎丁,用打姜机将生姜碎丁打成姜泥备用。
③长方形铁框及棉垫。准备一个长30cm,宽25cm,高5cm的长方形铁框,底部用棉垫包裹,用医用胶带固定,备用。
④艾绒。将艾绒搓成长约5cm,直径约1cm的梭形艾炷,备用。
⑤食盐少许备用。
2.2 取穴定范围
上至中脘、梁门,下至中极、气冲,两边以双侧大横为边。
2.3具体操作
①患者仰卧位,暴露下腹部,用75%的乙醇消毒腹部选定皮肤。②将药粉均匀撒在特定范围内,神阙穴用食盐填满,上覆盖少量药粉。③将准备的姜泥均匀平铺于长方形铁框内,高度约3cm。④将铺好姜泥的铁框放于患者腹部,使铁框完全覆盖药粉范围的皮肤。⑤将准备好的梭形艾炷首尾相连铺于姜泥之上,约4-5列。交叉点燃艾炷的一端,开始施灸。连续灸3壮,约2h。⑥若施灸过程中患者感到灼热难忍,可增加棉垫,以温热为度。施灸完毕之后,取下铁框,擦除患者腹部药粉及食盐,结束治疗。
3. 大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及适应症
3.1 大灸疗法作用机制
大灸疗法的作用机制可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经脉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二是姜泥的温热扩散作用;三是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
3.1.1 经脉穴位作用
腹部经脉众多、穴位众多,大灸疗法通过腹部经脉联系五脏六腑,统属全身经脉,若身体各部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通过刺激腹部经脉穴位,可调整全身经络的功能,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目的。
从现代医学解剖来看,腹部有腹腔丛、肠系膜间丛、腹下丛及盆腔丛等植物神经的主要神经丛存在,还有最主要的神经节,如腹腔节、肠系膜节、主动脉肾节、肠系膜下节等,他们支配着腹腔和盆腔内所有的脏腑器官和血管,进而调节全身的气血功能。
3.1.2 姜泥的作用
生姜性辛、温,有利于艾灸的温热效应向皮肤渗透,隔姜灸所用的姜片透热慢、温热刺激不均衡,而姜泥灸克服了隔姜灸药效渗透性差和温热刺激不均衡等缺点,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
3.1.3 药物作用
《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大灸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与病情选择不同的药物配方,腹部联系全身经脉,药物经腹部皮肤吸收后,可循经络贯穿全身,直达病所而起治疗作用。现代医学已证明,药物完全可从皮肤吸收。
3.1 大灸疗法适应症
大灸疗法适应症比较广泛,首先是各种寒性病症,如:虚寒性腹泻、寒湿腰痛、宫寒、手脚冰凉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肾小球肾炎、男子不育等;妇科疾病,如:痛经、子宫肌瘤、盆腔炎、不孕症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脱肛等;风寒痹症,如:风寒闭阻经络所致的腰背痛、骨节酸痛、膝骨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此外,大灸疗法对防病保健、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疗效。
4. 典型病例
赵某,男,40岁,大便溏稀10年余。体型偏瘦,面色晦暗,平素怕冷,食冷饮则大便次数增多,质稀,不成形,纳差,眠渴,小便调。舌淡苔白,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行腹部大灸法两次后,大便即可成形,怕冷症状减轻,精神亦较前好转。后又行大灸疗法五次,每两周一次,患者大便未再出现溏稀,食欲较前增加,体重增长4公斤,怕冷症状亦缓解。此患者乃脾胃虚寒兼有肾阳虚,脾虚不能纳受水谷和运化精微,而导致溏泄;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运化失常,而致便溏。行腹部大灸法,温补肾阳,健补脾气,脾肾温,脾气健,则运化正常,大便亦成形。
5. 结语
腹部大灸法是一种新型的灸疗方法,它是在隔姜灸、隔药物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弥补了传统隔姜灸施灸面积小、易烫伤、操作费时的缺点,此种灸法扩大了施灸面积,使腹部最重要的经脉与脏器都可直接接受艾灸的温热效应,且大灸一壮燃烧时间较长,避免了普通隔姜灸频繁换艾炷的弊端,省时省力,而且效力更强,适应范围更广,有待于临床各级医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