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章4) ||张学武(河北)

第八章 ( 4 )

晚上,苏斌回到了大队部,大队部的炕上坐着几个人,大家一人抱着个烟袋在抽烟,屋子上空烟雾弥漫。常德顺把炕上的人一一介绍给苏斌,有的坐起来跟苏斌拉拉手,有得点点头,有的低着头嗯了一声继续喷云吐雾。
苏斌坐在办公桌旁的椅子上问常德顺:“怎么大队书记范怀新没有来?开干部会,书记不来怎么行啊!”
常德顺说:“下午我去请了,他老婆真给他拔火罐呢,有病了,来不了了。另外妇联会主任也来不了,刚才我去的时候正跟她男人吵架哩。”
“因为什么?”
“还不是一些家务琐事。剩下的都来了,苏,苏,我叫你小苏行吗,咱们就开会吧。”
苏斌就说:“我是供销社收购站的苏斌,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去收购站卖过药材认识我,有人也可能不认识,不管认识不认识,这回就算全认识了。今天下午我到各生产队转了一遭,发现收秋的尽是一些妇女,当然也有男人,但是不多,还都是一些老头,青壮年都干什么去了?套狍子、找獾子、抓狐狸去了,照这样下去半个月很难收割完成,如果不能按时收割,到时候天上冻了,再刮起大风,粮食就全扬在地里,成了山雀、毛蛤蜊、瞎老的口粮了。大家说说,看这事该怎么办?”
炕上的人都不说话了。半天,二队队长坐起来,说:“我看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带头套狍子、找獾子、抓狐狸的 社员抓起来几个,开全村社员大会,像文化大革命一样,批斗他们,杀鸡给猴看!”
一队队长说:“你这是嘴上抹石灰——白说。现在不是六六年,是七六年,文化大革命那一套行不开了。不信,你开个社员大会试试看,看看有多少人参加,几个人发言?再说,现在是秋收大忙季节,你集中一伙社员开大会,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吗?”
“那你说怎么办?”
“我要是知道怎么办,我就去当公社书记了。听这位下乡干部的吧,他说怎么办,咱们就怎么办,咱们一个生产队的小队长,就是磨道里的驴——听喝呗,反正粮食是大家的,不是我一个人,大家不怕挨饿,我也不怕,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
三队的队长是个年轻人,从炕上下来站在地上对苏斌说说:“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保证半个月让庄稼都上了场,就怕你不敢用。”
“你有什么好办法?说出来。”苏斌说。
“咱们石片沟大队共有耕地一千二百亩,三百口人,按人口把地分到各家各户,限他们在半个内完成收割任务,都完成的,到时候分给他口粮,完成一半的,分给他一半口粮,如果都完不成,就干脆不分给口粮,让他们去啃他们的狍子肉去吧。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嘛。”
“要是有的人胡二马三给你收割,把粮食糟践的地里呢?”
“那好办,咱们生产队长是干什么的?就是监督管理社员的,他们在前边收割,咱们在后边检查呀,如果发现谁胡二马三丢了一个谷穗或者一个玉米,就罚他十斤口粮,罚出来的粮食一半归生产队,一半归检查的人。”
“我看你这办法不好使,首先我们一队的社员刘满贵就不好对付。”
苏斌问:“这个刘满贵是个什么人?”
一队队长说:“这个刘满贵可不是一般人,三年前因为乱砍乱伐,曾蹲过大狱,释放后回到生产队还不老实,村里最先秋天逮狍子的就是他。这家伙软硬不吃,谁劝他他就跟谁动刀子。”
苏斌站起来对三队队长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俞永福。”
苏斌对大家说:“我看俞永福这个办法不错,明天各生产队就按这个办法来,把地全分下去,人口多的一户一组,人口少的几户一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青壮劳动力的地要分得离村子远一些,老弱病残分的地要离村子近一些,今天晚上各生产队就把地分好,根据每块地的好坏、远近、亩数,确定好给的分值,根据收割的情况确定奖罚标准,明天就分头行动。至于那个刘满贵,明天一早我去找他,我就不信这个刺头不怕再进监狱。”
炕上的对干部们说:
“哎呀,如果你去找这个刺头,得多带几个人,要不你一个孩子,怎么对付的了他那个五大三粗的家伙?”
“我看没事,苏斌别看小一点,但毕竟是公社派来的下乡干部。”

 (未完待续)

作家简介:张学武,一九五七生,赤城县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现退休。爱好文学创作,曾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故事、通讯,2009,故事《村长》曾被《读者文摘  ,农村版》转载。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诗词: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钟华戟

诗歌: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石峰   明月心   秋实  李汉军  枫叶红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钟金洲  宴平乐  伤木

主编:菊野芳香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