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传武失去实战,散打失去个性?—中国武术之路的几步错棋

由于国家武协2020年“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稳步推进中国武术协会实体化脱钩和相关行政机构改革”,随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骚操作,回顾历史,这一系列操作可以说推翻了建国以来的众多工作方向。

先是成立了传统武术国家队,再是提出武术套路要避免“体操化”“舞蹈化”——而这正是以前武术套路发展的方向。其实,回顾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的进程,不是没有机会做好现代转型——只是在几个拐点都走向了最差的选择……

国家传统武术队的成立

第一个拐点:武术套路VS舞术体操

建国后官方对传统武术的态度变化

有关建国后对传统武术的改造思路不用累述,视频说得很清楚。当确定了要去对抗化发展之后,武术套路武术的评判标准大约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以'动作完成’与'功力水平’作为套路评判的一级指标,以传统武术的拳式、械式、劲力、技法、意气作为二级指标,以踢、打、摔、拿、刺、劈等方法的完成情况,以及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速度与质量组合的运用、意念与气息的运用作为三级指标”(最新武协会议)

另一个是现在执行的“体操化”“舞蹈化”。有关这两化的成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体操化”的原因是苏联专家的指导;“舞蹈化”则是翻身做主的天桥艺人的指点。无论到底是何原因,中国传统武术在第一个拐点选择了武术套路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且在脱离实战的同时逐渐向各种高难美的动作靠拢。

小鲜肉演员的高分武术套路

如果,按照最新会议的进行评判是什么样的呢?请看下面空手道比赛,应该大约就是这种感觉

国际空手道比赛型(套路)的部分

其实古代对武术套路的评判标准也是这个:功力,精准,结构,而非高飘美,比如戚继光考核士兵枪法,就是先看套路,再看实战,当然,套路评判的标准决不是高飘美:比枪,先单枪试其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复二枪对试,真正交锋。

拓展阅读:让战神戚继光给三哥讲讲:我国悠久的冷兵器打架传统艺能

套路武术的诞生22年之后,1978年国家体委领导研究《关于开展武术散手运动的报告》后提出:“可积极、稳妥搞试点”,开启了中国传统武术实战对抗之路。

第二个拐点:寸止VS全接触

首先介绍一下寸止是什么规则,其实寸止就是马老师挂在嘴边的“点到为止”。比赛中对规定部位进行清晰的“寸止”击打,可以将对手摔倒之后对裆部头部等部位继续进行清晰的“寸止”击打。类似的比赛规则在民国时期就曾有过试错,1933年底第二届国考就采用的这种规则。

摔跤大王“花蝴蝶”常东升接受采访

寸止规则可以说是很适合东方“武道”理念的规则,突出了谦和、内敛的东方哲学,同时也兼顾了一定的技击性。参赛选手通过比赛也可以训练距离感和时间差,如果有意参加全接触的比赛,稍加练习一样可以有不错的表现。

不接触对手的对抗比赛

在1979年《对当前武术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意见的调查报告》中提到“搞假打(点到为止)没用,中国武术怎么搞也打不过西洋拳击”,可以看出当时支持开展散打运动的人,已经把拳击作为对标的范本,没有看到“寸止”积极的一面,彻底否定了这种规则。

把寸止风格带上MMA擂台的町田顶相

当然,选择了全接触规则并不能说有很严重的问题,跆拳道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样能有很好的发展。

最大限度鼓励腿部技术,动作幅度大,潇洒的跆拳道比赛

第三个拐点:面向东方VS面向西方

可能很少有人会相信,在散打10年(1978——1988)的探索中,所出现的规则可以说有当今世界几乎各种搏击规则的影子。

当年散打运动开始时,各地对规则有很大的自主性,出现了多种规则。比如最为著名的四川散打比赛,就使用了不戴拳套、护头、护胸,不重击头部的规则,类似今天的极真空手道。

不穿护具,以躯干为主要目标的散打

另外还进行过带分指拳套、着衣的比赛,很像今天类似MMA的全接触空手道。

身穿斜襟比赛服带分指拳套的散打

戴拳击手套,能用拳法、腿法和摔法的规则,又很像今天的踢拳。

最后基本定型的散打

最终选中的规则,可以明显看出奥运项目拳击的影子: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穿着背心短裤,简化礼仪,使用全指拳套。

武术散打与拳击

这里不得不提出,在当代有着深厚人文历史背景的武术项目对人身体和精神的锻炼作用,肯定要大于其与人搏击的作用。所以一个项目礼仪和外形就显得尤为重要,散打这种对标拳击的设定,最终在多年后被跆拳道和空手道打脸,东方的包装最终以进奥运的方式赢得了世界大众的心。

第四个拐点:套路的补充VS独立的举国体制项目

如果说,散打诞生之后是作为套路武术的补充,像今天的跆拳道、空手道、班卡苏拉等等,入门习练者套路和对抗都会进行学习,职业运动员根据自己的爱好再进行专门的发展。可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

班卡苏拉的套路比赛

班卡苏拉的对抗比赛

中国绝大多数运动项目选择了举国体制发展方式,而不是市场体制。

前体操运动员张尚武的窘境引发了对“举国体制”反思

简单讲市场体制是个人或财团出资,从大量爱好者中逐渐选拔优秀的职业人员,爱好者从业余爱好到职业可以说是一体的。运动员更有个性和自我技术风格。

从吃软饭的屌丝拳手到拳王的嘴炮

而举国体制是由政府出资,规定训练内容,规定比赛内容,从小选拔苗子脱产培养,把爱好者和专业人员从小分开。举国体制能更快地提高运动成绩,参加奥运这样的国际大赛可以为国争光。

刻苦训练中的体操运动员

痛失金牌的中国奥运选手

但具体到武术散打这样的非奥运项目,就是从小培养专业运动员,让运动员代表各地队参加体制内比赛,训练的唯一目的就是取得比赛成绩。他们的训练内容是从传统武术中剥离出一些散打规则下,最能有效得分的技术,反复练习,一切就是为了得分获胜。

不能高效得分的击打,比如踢膝盖,前踢腹部、下颚等技术和难实现的擒拿(在军警体系很有意义)等难度较高的技术,完全被抛弃,不在作为对抗项目的内容。

目标膝盖、极为阴险的“拦门脚”

空手道不见于擂台的技术通过团体型的拆解展现留存

举国体制加规定训练内容,可以说是对传统武术雪上加霜。国家规定的一切就是指挥棒,凡是不在国家体系内的传统武术内容,就会被边缘化和异化。武术这种从精神到物质层面追求个性事物,在严格的限定下必然会失去神采。

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理念的对决在国际赛场不断上演

拓展阅读:很多选手带来了他本土的武术,是UFC成功的重要原因

把太极带上擂台的职业泰拳冠军:孙洋专访完整收藏版

这样个性十足的比赛再也见不到了

最终,武术散打就从传统武术的对抗竞赛规则,变成了一个国家出资建立,有独立技术的流派。并且随着新一代习练者脱离了旧有的传承体系,整个项目逐渐变成了传统武术的对立面。

无论是体操化舞蹈化的武术套路,还是去技术多样性,因而失去了个性和商业化因素的武术散打,都是大领导决定的产物,如今理论上不再是大领导的领导们再次发话,要纠正以前中国武术现代化路上的错误,重新步入正轨,不知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中国武术能否拨乱反正,创造一个差强人意的未来?

你有肩颈椎病,腰椎病,食欲不振,胸闷气喘,精神萎靡等等都市亚健康慢性疾病吗?注意了,健康是最大的投资

来和陈纪元老师一起学习八段锦吧

中医的很大优势在于预防,如果已经得了病,就算治疗效果再好,也要大量的病痛治疗折磨,大量的金钱投入,是很可怕的。

如果你能够掌握好的方法,长期坚持练习,同时保持好的心情,好的生活睡眠饮食习惯,其实可以有效的预防绝大多数的疾病发生。

所以是人生最重要,也是最具有回报性的投资。一个健康的身体,毫不夸张地讲,对自己、家人、社会都是负责的表现,只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