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故事』梨园才女的传说
在东汉元初年间,冀州设置中山国、河间国等六国四郡。中山国国王刘胜和河间国王刘开是同胞兄弟。弟弟刘胜年过半百还没有儿子,哥哥刘开便将年近二十岁的儿子刘翼过继给弟弟刘胜。刘翼年轻漂亮,又文武双全,刘胜王很是高兴,便答应将中山国和河间国接壤的蠡吾城交由刘翼掌管,并亲自上书请奏,封刘翼为蠡吾候王。
在离蠡吾城东南十八里的地方,有一大片古梨树园。古梨树有了年代,一颗颗老干纵生,虬枝横斜,风景很是别致。春雨梨花白如雪,中秋梨黄映明月。于是,这片梨园便成了当地很有名气的景观之地。
古梨园的主人,是一位年过六旬的郾姓长者。老人年轻时也曾在朝为官,因为厌烦官场间的你争我斗,便辞官为民,买下了这片梨园,过上了隐居清闲的日子。长者通儒知道,谦让为人,成为地方很有名望的厚道人家。主人家有一女,因生在梨园,便取名博园。博园天生丽质,自幼伶俐,十来岁时已如出水芙蓉。主人爱女如掌上明珠,自小就教她习文学字。女儿聪明好学,十七、八岁已是伦理纲常如数家珍,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歌词诗赋出口成章,人称梨园才女。
多好的人家也有发愁的事。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却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人家。父母年事已高,整天为女儿的婚事犯愁,可女儿并不着急,有空便是读书写字,吟诗作画。见父母为自己的婚事挂心,便笑着安慰父母,说她自有办法刘翼受封,勤于理政,新任蠡吾候以后,经常到乡下微服私访,体察民情。知道了梨园人家史有来历,又耳闻了不少关于梨园才女的传说,他很是赞赏梨园人家的为人处世,羡慕梨园才女的才华过人,有意找机会前去拜访。
这天,刘翼一人微服下乡,来到梨园。只见成方连片的梨园一望无边,初秋季节的梨树枝繁叶茂,一行行古老的梨树千姿百态。眼前,梨已微黄,缀满枝桠,习风吹来,清香饶人。初秋梨园的清凉芬芳,让人感到如入仙境。沿路前往,在梨园门口,有一座青砖红瓦垒起的宽大拱门,在大片的梨树前显得很有气势。门前,一位长者正在门墙上挂一条长长的对联。刘翼打过招呼,上前帮忙。上联挂号了,刘翼一边看着,一边等长者去取下联。可长者并未动身,而是站在一旁,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刘翼。刘翼施过礼,轻声吟读上联:
“阳春梨花思蝶恋,中秋梨黄待月圆。”
刘翼 读完,若有所思,他问长者:“此联出自何人?”
长者继续打量着刘翼,笑着说:“小女不才,只是随便写写罢了。”
刘翼又问:“下联呢?”
长者笑而不答,还是继续打量着刘翼。
刘翼再次施礼:“上联如此精辟,却空留下联,可有征联之意?”
长者点头,连称小伙子聪明。见来人谈吐自然,举止不凡,长者似有所悟,问道:“小伙子也是读书之人?”
刘翼笑着,答非所问:“闻得梨园之家盛名,后生特来拜访。”说罢深鞠一躬。接着,又表示愿进梨园一叙。
长者笑着,却婉言拒绝:“小女在梨园读书,外人不便打扰。只有能对出下联的人,方可入园以文会友。”
刘翼再次鞠躬施礼:“如若长者不嫌,后生有意试试。”
长者笑着,却婉言拒绝:“小女在梨园读书,外人不便打扰。只有能对出下联的人,方可入园以文会友。”
刘翼再次鞠躬施礼:“如长者不谦,后生愿意试试。”
长者见来人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着实地让人喜欢,便带着刘翼进入梨园。梨园深处,有一所很是别致的房舍,屋子里正传来一位少女的歌声:“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道他君王情也痴……”
刘翼心想,这歌声,必是来自梨园才女了。
长者带刘翼进入屋内,少女博园停下歌声,上前招呼来人。刘翼抬起头,只见迎面含笑的少女,虽是布衣素装,眉目间却透露着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那粉白透红的脸上,恰如梨花的净白轻泛着桃花的淡红,不施胭脂的打扮,却无处不展露出少女特有的纯真和灵秀。
少女扶长者坐下,又招呼客人入座。随后便开始备菜沏水。刘翼打量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屋子中间是一张宽大的梨木桌案,桌子上面文房四宝一一俱全。墙上,挂着几幅醒目的字画。座位的对面,是一幅清秀的少女画像,画像酷似眼前的少女本人,画得惟妙惟肖,楚楚动人。刘翼忙回头问长者:“这幅画像也是女儿自作?”长者点头称是。刘翼转身望了少女一眼,又回身面对画像,情不自禁脱口而出:“虽无霓裳羽衣影,却似静水出芙蓉。”
少女闻声,转身施礼,将沏好的茶水递给刘翼:“少女不才,请多指教。”说完,便又回身案前,铺纸研墨。笔墨纸砚备齐,回头对着刘翼会心的嫣然一笑:'欢迎贵客前来梨园以文会友。”随着又一个“请”字,便将饱蘸墨水的毛笔递了过来。
刘翼接过笔来,才发现一切已经齐备。案几上,纸已铺平压好。少女在一旁研墨等着。宣纸上,上联已经写好,正是:“阳春梨花思蝶恋,中秋梨黄待月圆。”刘翼提笔站在案前,轻声吟读着少女已写好的上联,望一眼长者,长者正送来激励的目光,转眼望一望少女,少女含情脉脉,笑着抬起稍带羞涩的脸庞,又一句:”请吧!”
刘翼已是情不自禁,挥笔疾书:
“儿女情长润诗赋,龙飞凤舞笔墨间。”
写完,将笔轻轻放好,这才发现,长者已站在身后,点头在笑,连声说:“好文才,果然是好文才。”
刘翼谦让:“后生不才,写的不好。”
长者回身,望着女儿,女儿点头赞许。博园扶父亲坐下,又递过茶水,招呼刘翼回到座位,对父亲:“客人来访,想必有事要谈。”说完,又转身摆弄她的笔墨纸砚。
刘翼坐在长者身旁,长者不住称赞他字写得好,诗写得得体,上下联对仗工整。
刘翼起身,将长者已放下的茶水又递过去:“久闻长者识多见广,后生有一事困惑在心,今日特来请教。”
老人连连谦让:“我一个平民百姓,虚有年长,谈不上指教。”
这时的刘翼不由一声长叹:“时下战乱不止,国无安宁,民不聊生,究其根源何在?”
长者听罢,奇怪地打量着刘翼:“赞耕田种地之人,却怎谈及理政治国之道?”
刘翼起身:“耕田种地之人,不更盼望国泰民安吗?”一边笑着,又一边恭敬地为老人倒水。
老人将刘翼递过来的水杯轻轻放下,随后也是一声长叹:“道理在民间,天理在宫廷。中间多少豪雄?哪个豪雄举义,都以厚道薄天为帜,反天理不公。恰是道义的厚道天薄,为天公不容。天地不合,此乃天下不宁的根源。”
刘翼听罢,顿有所悟,急问:“请问长者,可有天地作和之策?”
长者起身,连连摇头:“圣人无解,老子无奈,天公弄人,何策之有?”
刘翼见长者为难,也只好随着又一声长叹。
少女博园伏案写字,见二人声声叹息,忍不住嘻嘻一笑,转过身来:“你们一老一小,唉声叹气,那天地不和,不就是因为一字之差吗?”
刘翼闻声,急切上前:“请问才女,一字之差,差在哪里?”
博园见刘翼问得急切,也认起真来:“改天薄厚道为天博厚道,宣天博厚道,不正是求天地之和吗?”
一语提醒寻梦人,刘翼激动不已,大礼言谢:“多谢才女指教,宣天博厚道,解天之忧,解民之虑,实为兴邦安民之策。”
长者见刘翼如此激动,顿时感到,来者定是一位忧国忧民之人。便起身上前问道:“已知少年文采不错,看身板想必也是功夫之人。文人身侧配利刀,请问,小伙子可是刘姓家人?”
刘翼见长者问及家事,虽感不便直言,却又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后生空有忧国忧民之心 ,却无兴国安邦之策,今日得长者父女指点,实为感激不尽。”
没等到刘翼说完,长者忽然间撩衣襟跪地:“不知是翼王来此,多有不恭,望翼王让谅。”
刘翼弯腰扶老人起来:“后生不才,以后还望老人家多多指教。”
少女博园在一旁看着,见二人相互谦让,便笑着上前:“今日是以文会友,官不分富贵,民不分贫贱,恰为天地之和也!”
长者恭请翼王坐下:“今年梨儿早熟,我去摘几个,请翼王尝尝。
老人出了屋门,房内只剩下少男少女。博园为翼王沏茶倒水:“请翼王稍等,父亲很快就会回来。”说罢便又转身回到桌前,研墨长思,提笔写字。
翼王在一侧坐着喝茶。刚才少女对天博厚道的见解使他茅塞顿开。越是思索,越是感到才女果真不凡。当再次打量少女时,爱慕之情油然而生。他站起来,轻轻来到少女身旁,只见少女已经住笔,一行诗句展现在面前:
“花前月下知音妙,明理重义为人贤。”
见翼王过来,少女稍稍侧身,转脸一笑:“翼王可愿出具下联?”
刘翼并未谦让,一边看着上联,一边已把少女手中的笔接过来,笔过诗成,跃然纸上:
博园看着,连声称赞:“只听说翼王武功过人,不曾想到翼王还是文才出众,令人佩服。”
见少女赞口不绝,刘翼躬身鞠礼:“久闻才女大名,今日相见,方知才女精晓理政治国之策,愿请才女助我一臂之力,共兴蠡吾。”
博园会心地笑着,兴奋的脸上,不由自主淌露出羞涩。
院子里传来老人的脚步声。少女转身迎到门口,接过老人手中的果盘。盘子里,几个大个鸭梨洗得干干净净。泛出缕缕清香。
刘翼扶老人坐下,博园将一个最大的鸭梨递给刘翼:“这是今年的第一个新梨,请翼王品尝。”
刘翼接过少女手中的鸭梨,他见梨子太大,顺手从果盘中拿起果刀,想切成几半与大家分享。刚要动手,少女忙着摆手制止:“翼王不知,我们梨园有个规矩,吃梨从来不分梨。”
刘翼不解,忙问为什么?
博园微微一笑:“整梨寓意是团圆,分离意味要分离。”
刘翼掂量着手中的鸭梨,看看博园,又看看长者:“一个梨园,竟能使一方百姓以和为贵,实在让人佩服。”
三个人说着笑着,品尝着今年的新梨。刘翼第一次感到当地鸭梨特有的清香甘甜,感受到老人的亲切,感受到梨园才女那殷切的亲情。他想找话儿,便问博园:“这梨园的梨子为什么叫鸭梨呢?”
没成想,博园却给了他一个奇怪地答案:“因为翼王是木命啊!”
刘翼纳闷儿了:“才女怎会知道我是木命之人呢?”
博园一笑:“木命人开口言和,看翼王求和心切,自然是木命之人了。”
刘翼又问:“我是木命之人,这和鸭梨又有什么关系呢?”
博园少女脸上泛着红润:“凤为鸟中甲,甲鸟利木,唯鸭梨作和,自是天意了。”刘翼听罢,对视少女,二人会心一笑。
长者见刘翼虽为侯王,却平易近人,很是高兴。少男少女谈笑风生,更是情不自禁,三人话入机缘,长叙良久。
见时间不早,刘翼起身告辞。
一听刘翼说走,少女起身拦住:“难得见翼王一面,不才小女愿与翼王共诗一首,留个纪念,不知翼王应是不应?”
刘翼明白少女的心思,可儿女婚姻之事,必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虽是心上之人,却也不便直说。他回头望望长者,见老人笑着点头,这才转脸面对博园:“愿为才女研墨润笔。”
博园见翼王答应,兴奋不已,拿起笔来,一气呵成:
“夫妻不分是恩爱,兄弟不分是情谊。邻里不分和为贵,家国不分民富裕。”
写罢,便将笔直接递给刘翼。刘翼接过笔,疾书作和:“云雨作和丰五谷,知音作和结连理。将相作和兴国度,天地作和明道义。”
本期编辑:郄翠丽
作者:郭泽民
郭泽民,博野人,一九七七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历任博野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主席。现已退休。退休后,兼任博野县老年大学校长,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县摄影协会名誉会长,《讲好博野故事》系列丛书编委会主任。保定麻雀文学社名誉社长,博野乡音编辑部顾问。
故事,传说,是一种活力无穷的酵母。时间将它们酿成陈年老酒,启迪着智慧,温暖着世人,芬芳着时光。让我们一起阅读,一起品味。
投稿须知:
1.作品如为原创,忌抄袭或者盗用他人作品情况,杜绝任何侵权行为。
2.欢迎心中有故事的朋友将您的故事讲出来。同时欢迎大家将您读过的古今中外的好故事推荐给大家。
3.推荐稿件请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品请注明以真实姓名或笔名推介,如实名发表,作者可提供120字内个人简介及生活照一张。
4.邮箱投稿请在主题处采用“光阴故事”加“作品名称”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