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10-80(3)
桂林本伤寒论9.103
问曰:阳明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其有宿食也,大承气汤主之。
桂林本伤寒论9.104
寸口脉数而滑者,此为有宿食也。
桂林本伤寒论9.105
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桂林本伤寒论9.106
脉紧如转索者,此为有宿食也。
桂林本伤寒论9.107
脉紧,腹中痛,恶风寒者,此为有宿食也。
解释:
桂林本伤寒论9.108
宿食在上脘者,法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解释: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这一条是太阴篇提纲,太阴病的脉象特点,还有主要临床表现。
因为太阴脉分布于胃和喉咙,所以太阴病有胃胀、消化系统问题还有喉咙干的问题。
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厚朴四两 石膏半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余,日三服。
太阴热病,普通的太阴病一般都是肚子虚寒,用理中汤一类,我们都有所了解。
这个方子就是治疗太阴病拉肚子却有热证的表现,有肚子痛的比较厉害、发热、拉肚子等等,不能用太寒的药,加石膏、黄芩就可以,厚朴宽中止痛。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延续上一条,太阴病是不能随便下的,上一条有热象才用轻微的凉药,而真正的太阴虚寒体质不可以泻下,会导致消化系统更虚。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