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语声声--读书和听书
读书和听书
手机和网络已经全面改变了生活方式,手机在今天几乎无所不能,可以满足生活的全部需求:购物、娱乐(影视音乐动画无所不能)、资讯、交流,还有办工、上学、销售、开会、交友、聚会……
手机还可以阅读和听书。
近年来,飞速的科技发展令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人心浮躁迷乱,我的读书生活也变成手机读书和听书为主,但老眼昏花,电子阅读又困难又不舒服。读书,还得是纸质书,而且得是字体大版本好的书,才读得舒服;手机,只能用来听书了。
开始了读纸书与手机听书交替的阅读生活。
手捧一本喜欢的、版本优质的好书,坐在阳台上的阳光里,一段完整的轻松时光,就是世上最顶级的享受。这样的时光并不太多,只要心上不宁,或是一点杂务在心头,都没办法安心享受阅读时光。于是,每当手上有事要做,或是一些琐碎事在处理,就有了开着手机听书的习惯,所谓一边听书一边干活。
真不是个好习惯,因为一心不可二用,尤其是读书这件事。
读书于我是轻松愉快又专心致志的时光;而听书,至少手里还做着一、两件事情。
于是发现,读书走心,听书走神。
读书的时候,手里还握着一支笔,读到一句贴心或动心的话,就在书里划上道道,或是抄录下来,或者还会随手写下由此引发的感想。喜欢的书不仅会读很多遍,每一遍还会读很长时间,越是启发深刻的,读得越慢,读一段,就要想很久,再慢慢往下读……
而听书全不是这样,一边洗脸一边听书,一边洗菜一边听书,一边炒菜一边听书,一边干活一边听书……有一句没一句的,重要的句子或者没听见,就算听见了,刚想体会一下,读书软件却自动读下去,按照机器设定的节奏--不是人的节奏。反正,思绪已经不在书里了,等回过神来,继续听书,不知跳过多少段落,思路早不能连贯。所以,听书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算是听断断续续的句子吧,而不是整本书。
有一些读过的书,太喜欢了,就用听书来回味,如此,听书只能算阅读的补充。
虽然网络、手机和各类电子产品无所不能,但读书这件事是无法替代的。和我有相同需求的读书人还不少,不仅需要纸质的书,而且得是版本好的书。年轻时我的视力好极了,无论字体大小,字距松紧,排版优劣,全无所谓,都可以快速阅读,关注点只在内容里。现在不行了,差一点的版本眼睛首先就不接受,无法进入内容,版本差的视觉也无法忍受,读不下去……
遇到好书,版本又好的时候,哪怕价格很高,也忍不住买回来。
比如,十七世大宝法王的著作《崇高之心》,台湾版的书籍真是完美,棒极了,178元,纸张好,排版好,装帧好,漂亮。就从千里之外背回来,如获至宝。这心情,年轻时候是不懂的。
还有傅雷译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从前最好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现在又有许多新版本,其他人的翻译不值得读,有傅雷的译本就够了,但版本好的却少有,那种字迹密集的,排版简陋的,纸张稍差的,全不会考虑。而遇到版本好的,虽然书柜里已经有几套书了,还是会买回来,拿自己的热爱没有办法:)
真的老了,读书的速度较年轻时慢了很多、很多,可是,读书,读一本喜欢的书,还是最愉快的事,那种满足快乐没有其他事情可以代替。
幸亏还可以读书,再加上手机听书,补充我的胡思乱想,也是不错的:)
那么,让生活继续。
书中的好句子: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木心《文学回忆录》
除非临到了别离的时候,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深浅。——《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
世界那么混乱,你就应该在混乱中求生存,而决不应该因混乱而放弃自我生存的权利。
——多丽丝·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