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丢了中医的“魂”

徐小丽LittleLily2021-04-03 17:58:00

一、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石仰山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从医却不是他最初的志向。上高中时,石仰山热爱的是体育,若不是父亲竭力阻拦,恐怕他就奔着体育学院而去了。
父亲反对的理由很直接:你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家族的医术要靠你来继承。
石仰山要继承的家族医术,就是曾被誉为“江南伤科第一家”的石氏伤科,而他的父亲正是老上海家喻户晓的名医石筱山。
石仰山至今记得,解放前父亲所开的诊所几乎每天都要接诊三四百人,其中还有不少是特意从外地赶来,半夜就在门口排队的。
正骨疗法是石氏伤科的绝技之一。那年,京剧大师盖叫天来沪演出,在表演一个翻滚动作时,突然“咔嚓”一声,腿骨折了。盖叫天强忍疼痛,应势做了个“金鸡独立”,观众丝毫没有察觉,一片喝彩声。但大幕落下时,盖叫天一头栽倒在地。
戏才演到一半,这可怎么是好?赶紧请来石筱山。仔细触摸后,石筱山当即判断是胫骨骨折。在接下来的短短几分钟里,他娴熟地完成了断骨整复、消减肿胀,并以小夹板暂时固定。效果可谓神奇,大幕再启时,盖叫天又精神抖擞地站在观众面前。
“谁说中医治不了急病?”石仰山告诉记者,从他曾祖父那辈起,为急诊病人正骨疗伤的绝技就代代相传。
石仰山的曾祖父石兰亭,曾是清朝末年威震江南的镖主,由于干武行的人时常伤筋动骨,石兰亭便将武术与医术相结合,积累了一套治疗跌打损伤的独特经验。1880年,石记镖局解散,石兰亭举家从无锡迁往上海,挂牌开设了一间诊所。就此,融传统武术正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于一体的石氏骨伤学派,开始了其130余年的绵延与传承。
记者:您从医已有60年了,作为新一届“国医大师”,您怎么看中医的发展现状?
石仰山:不要叫我大师。我就是个医生,一个吃中医这碗饭快一辈子的医生。中医的发展近年来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心里很高兴,但也有些忧虑。
记者:中医发展中的哪些问题让您忧虑?
石仰山:这几年打着“中医养生”旗号的伪大师一个接着一个,再加上一些商业广告的误导,让老百姓对中医产生了一些误解,比如,总把中医和养生联系在一起,以为中医就是用来养生的。
《黄帝内经》上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现代人可以把它理解为“预防保健”,这三个字传递的是中医的一种理念、一种境界,但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另外,还有不少人只看到中医能调理一些慢性病,就把中医当成西医的一种辅助疗法。这些都是对中医的误解。
记者:现在遇到大病尤其是急病时,好像很少有人直接去找中医看病。
石仰山:其实中医自古就发展出了十三个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科……几乎无病不治。对于现在的不少疑难杂症,中医也累积了不少治疗经验。
记者:许多人并非不相信中医能治病,而是要找到好中医、找对中医似乎很难。
石仰山:确实如此,老百姓之所以对中医有这些误解和我们现在的中医队伍良莠不齐也有很大的关系,以致给人感觉中医“看不好也看不坏”,那只能用来养生、用来调理。
要让老百姓真正相信中医,我们搞中医的人首先要自尊,要自信,更要下功夫,把病看好。

二、 只会用西医的方法诊断,开药时加上点中药,就是丢了中医的魂

在没有X光机的年代里,骨伤科医生为患者治疗都靠“手法”,即用双手触摸患处,以判断骨伤的位置与程度。
石仰山把石氏伤科的诊断手法称作“比摸”。“摸”,即对应中医“望闻问切”中的“切”字;“比”,则是通过细细比对患处和正常部位的不同,做进一步分析判断。
“比摸”之后,再靠医生的双手将骨折处复原并进行绑扎。通过多年实践,石仰山将祖传绝技概括为“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十二个字,这十二种手法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灵活使用。
四两拨千斤的神韵,是这些手法共有的。在没有麻醉技术的年代,整个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力求医书上所说的“患若知也骨已拢”。
虽然早已自成体系且盛名远播,但石氏伤科从来不拒绝现代技术。上世纪50年代,石筱山就率先将X射线诊断引入中医伤科治疗中,使其与传统的“比摸”手法结合。
但X光片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手法已无用武之地。石仰山一直坚持,“比摸的传统不能丢”。多年前,一位腿部跌伤的患者慕名来黄浦区中心医院找石仰山,他说自己跌伤后拍过X光片,没有发现异常,被医生诊断为软组织损伤。但不知为何,疼痛始终不减。经过仔细比摸,石仰山认为患者其实有轻微的骨折。果然,换个角度重新拍片后,片子验证了石仰山的判断。
记者:近年来,中医与西医的高下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其中还夹杂着“废弃中医”的声音。
石仰山:我看没有必要争高下。中、西医看似都是医术,其实承载着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想,各有所长。
中医最大的特点是把人视作一个整体,虽有十三科之分,但道理都是相通的。以前病人来看病时基本是不分科的,比如我们家开的是伤科诊所,但骨折的病人也会有胃不舒服,也会头疼脑热,医生都要给他看好。
这种“整体观”也表现在具体的治疗思路上。中医和西医虽然对“骨折”的叫法是一样的,但中医认为病人虽伤在骨,但体内的气血也会因此失去平衡,因此不仅要从外入手、接骨固定,还要从内入手、调理气血。
记者:现在不少中医医院在科室的设置上受到西医模式的影响,也把科目分得很细,这会影响您说的整体观吗?
石仰山:这确实是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一旦分科过细,脱离了整体观,就会背离中医之本。
在整体观的基础上,中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个体化”。一个好的中医绝不会“千人一方”,只有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记者:现在中医医院都引进了西医的诊断设备,找中医看病也要做许多和西医医院差不多的检查,您怎么看?
石仰山:我从来不排斥中医使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比如X光机、CT机,它们能帮助骨伤科医生更好地理解骨折的原理。我也一直主张中医学生要学些西医知识,但归根到底是要为我所用,中医的魂不能丢。
记者:怎样才算“为我所用”,而不是“丢了魂”?
石仰山:就是中医思维和方法不能被西医转化。如果只会用西医的方法检查,用西医的思维诊断,开药时加上点中药,这就是丢了魂。
记者:您觉得中医与西医能真正做到有机结合吗?
石仰山:我相信会有这么一天,两者真正做到取长补短,共同造福病人,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其实,我身边就有不少西医朋友,他们在钻研自己领域的同时,也通晓一些中医,在治疗时会运用中医思想。而像我这样搞了一辈子中医同时也熟悉西医常识的人也不少。到了一定的境界,你就会发现中、西医可以融会贯通。

三、“活的东西”是中医的精华所在

父亲为患者诊治时,都要求石仰山端坐在一边,边看边学、抄写药方。而每到晚饭前,父亲必会检查他一天所学,但凡有问答不出,就会吃一只“麻栗子”。
除了亲自教授,父亲还请当时著名的中医专家黄文东收石仰山为弟子。于是,石仰山白天跟父亲学习临床经验,晚上到黄文东家里学习医学理论,回家后再继续攻读卷帙浩繁的医学典籍,直至夜阑人静。
石仰山至今记得:“有一天上午,我抄方时不知怎的睡着了。父亲当着满屋子病人的面,给了我当头一击,把我从睡梦中敲醒,这只'麻栗子’令我终生难忘。让我面对病人时,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学习医术的同时,石仰山也耳濡目染父亲的医德医风。“过去来看伤科的,大多是底层劳动人民。遇到家境贫寒的病人,父亲时常会免费施诊给药。”
说到这里,石仰山从抽屉里翻出一本略有些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许多地址和电话,那都是老病人的联系方式。84岁高龄的他,说起这些病人时,依然能够记得他们的大致病情。
上世纪90年代,担任黄浦区中心医院院长后,石仰山既要做行政工作,又忙于为病人治疗,积劳成疾的他因肺病被摘掉了一半的肺叶,即便如此,他还始终牵挂着病人,甚至为路远不便的病人上门换药。
记者:许多老中医的绝学都源自于家传,因而有人认为,要把中医的精髓真正传承下去,就应该采用师带徒的方法,对此您怎么看?
石仰山:你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医人才的培养。我认为要培养出优秀的中医接班人,应该走中医学校的基础教育与师带徒相结合的路。
记者:这条培养之路,可以结合两种方式的各自所长。石仰山:学校教育是打基础的,不可或缺,但学好基本功后要想再提高,就需要跟着老师慢慢体会和积累。比如,跟着老师抄方,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同一种病在不同人身上所使用的药物可能不尽相同,一张药方里各种药物的配伍也大有讲究,诊病的思路、用药的拿捏又体现出不同流派的风格,这里面有很多“活的东西”,往往是无法落到书本上,也很难在课堂统一传授的,只有在实践中跟着老师慢慢去领会。
记者:而这些“活的东西”恰恰是中医的精华所在。
石仰山:对,这些中医的精华需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再通过师带徒的方法传承下去,否则我们这些老人的经验就要失传了。

四、中医的传承不能过于封闭,一定要与时俱进

整整10年的时间,石仰山根据父亲口述,将石氏伤科的要义整理成一本20万字的《石筱山医案》。
多年后,石氏伤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这份重要文献曾在“文革”时险些毁于一旦。“那时候,家里收藏的医学经典统统都被当作'四旧’一扫而光,我也被关进了牛棚,只有这本医案被我东藏西藏,保留了下来。”石仰山说,“这不仅是我们家几代人的心血,更是一份民族遗产,说什么也不能把它丢了。”
为了这份民族遗产,到黄浦区中心医院工作后,石仰山带领弟子邱德华等人成立了石氏伤科研究室,师徒们对石氏伤科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经验秘方、导引手法以及外敷药的剂型,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总结,出版了十余本书籍。
传承的同时,石仰山还对祖传的“三色敷膏”进行了大胆改良。三色敷膏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风湿和关节酸痛非常有效,但因为是由麦芽糖调制而成,到了夏天敷药容易随着糖分的融化黏在衣服上。经过几十次的研究,石仰山最终与上海中药三厂合作,运用从日本引进的“巴布氏剂”加工工艺,研制出了新一代的骨伤外敷新药,不仅保留了祖传经典的疗效,还使其更为方便耐用,广受欢迎。
近年来,随着现代人颈椎病、腰椎病的逐渐增多,石仰山又根据祖传的经典药方,创制了椎脉回春汤、逐痰通络汤等行之有效的中药方。他还带领学生建立多个课题小组,对石氏伤科其他药物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在医院开设了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多个特色门诊。
种种继承与创新之举,使石氏伤科始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130余年的传承之路成为了中医流派传承发展的范本之一。
记者: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大都市,上海自开埠以来曾吸引了54个中医流派在这里发展生息。可如今,其中17个曾名震一时的海派中医流派已经失传,还有11个正濒临断代失传,像石氏伤科这样依然生机勃勃的流派可谓屈指可数。在您看来中医流派的传承有哪些“秘诀”?
石仰山:包括石氏伤科在内,上海曾云集了“伤科八大家”,现在只剩下4家,真的很可惜,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觉得一个中医流派能否长久流传,首先靠的是它的看家本领,随着时间的检验是不是真的有疗效,是不是能给病人看好病。在此基础上,每一代人都应当把传承上一辈的心血当作自己的责任,我们传承的不仅是自家的医术,更是民族的文化,这就是石氏伤科的经验。
记者:作为石氏伤科的第四代传人,您的同辈以及下一辈传承人中还不乏外姓同门,不拘泥于“传内不传外”的老规矩,也是中医流派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吧?
石仰山:是的,从我父亲开始,石氏伤科就收了不少外姓学生。而大多数中医流派坚持只传直系子女的传统,一旦有人没有子承父业,或选择了出国,流派就会逐渐衰落。所以,中医的传承不能过于封闭,一定要与时俱进。
时代在变,疾病谱也在改变,传统中医只有不断适应新的环境,满足病人的新需求,才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外治药运用上,石氏匠心独运,拟定了多种外用制剂,在临床上获得了显著的疗效,如三色敷药、红玉膏、三黄膏、黑虎丹、桂麝丹、接骨丹、损伤风湿膏、阳和痰核膏、碧玉膏、铁扇散、金枪膏等。其中部分药物因多种原因,无法继续生产使用,在此仅对其理法方药、制法、疗效略作阐述,以供参考。

一、三色敷药

【组成】黄荆子(去衣炒黑)八两(240g),紫荆皮(炒黑)八两(240g),全当归二两(60g),五加皮二两(60g),木瓜二两(60g),丹参二两(60g),羌活二两(60g),赤芍二两(60g),白芷二两(60g),姜黄二两(60g),独活二两(60g),甘草六钱(18g),秦艽一两(30g),天花粉二两(60g),怀牛膝二两(60g),川芎一两(30g),连翘八钱(24g),威灵仙二两(60g),木防己二两(60g),防风二两(60g),马钱子二两(60g)。

【方解】方中的主药是紫荆皮、黄荆子。紫荆皮苦平,善于活血消肿,又能解毒,《本草述》云其“活血、解毒,功能并奏”;黄荆子味苦性温,能温经散瘀、行气除痰、祛风止痛,《本草拾遗》称“杖疮起疔甲,(黄荆子)焙干为末,搽之即开,不用刀刮”,表明其祛瘀腐、生新肤之力非常强。此二味合用为君,余则皆为活血化瘀或祛风通络药物,互为辅佐以增药效。饴糖甘温滋润,可缓急止痛兼护肤。马钱子一味为上世纪40年代后期增入的,更添止痛之力。

三色敷药作为治疗损伤的特效药物,其特点是药性偏温,不同于多数敷药偏于凉性。血本喜温而恶寒,温能运化散瘀,所以既可用于损伤后各个时期,也可治疗陈伤及寒湿痹痛。损伤初期积瘀易于化热,方中紫荆皮、天花粉、连翘能凉血解毒,且紫荆皮能治痈肿,当可预防瘀血化热成毒。损伤后期正气虚损未复,易受风寒湿影响,故方中有羌活、独活、威灵仙、片姜黄、五加皮等祛风湿、补肝肾药物以扶正祛邪,不使遗留后患。

【制法】共研细末,用蜜或饴糖调拌如厚糊状,敷于患处。

【用法】可外用胶布或绷带固定,隔三到五日更换。需要时可在桑皮纸上局部或全部加其他药膏或掺药,如三黄膏、红玉膏、黑虎丹、接骨丹等。

【功效】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骨,利关节。

【主治】伤筋骨折之青紫肿胀,疼痛难忍;亦治陈伤及寒湿痹等疾患。

二、红玉膏

【组成】铅丹15g,熟石膏90g(一方用氧化锌亦可)。

【方解】本方是筱山先生和幼山先生于上世纪40年代初所定立的外用方。方中铅丹外用能解毒生肌;熟石膏生肌敛疮,凡痈疽疮疡久不收口或汤火烫伤皆常应用,亦可用于止血。张锡纯云:“《本经》谓石膏治金疮,是外用以止其血也,愚尝用煅石膏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一方不用熟石膏而用氧化锌,亦有收敛除湿、护创长肤的作用,中西两味,作用大体相同。

【制法】拌和筛细,将白凡士林500g炖烊,调和成软膏。

【用法】可外用于患处,若损伤兼有皮肤破损或湿疹者,可将红玉膏盖于三色敷药的全部或局部后敷贴患处。

【功效】护肤生肌,解毒利湿。

【主治】金刃所伤、皮肤破溃及皮肤湿疹等疾患。

三、三黄膏

【组成】大黄30g,黄芩30g,黄柏30g,铅丹30g,熟石膏15g(氧化锌亦可)。

【方解】石氏有三黄散,即大黄、黄芩、黄柏三味,研细为末,用蜜或菊花水调敷患处,专用于消热毒、退红肿,治痈疽初起,焮红发热作痛。方中大黄泻热毒,破积滞,又能行瘀血;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梅师集验方》记载,黄芩杵末水调,敷治火丹;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近代有用黄柏磨粉调如泥状涂贴,治打仆挫筋的经验记载。三黄合用,清热解毒,祛瘀破积,相得益彰。方中铅丹和熟石膏即是红玉膏,有护肤生肌、解毒利湿的功效,与三黄合用,作用更为全面。

【制法】上药共碾末,拌和筛细,将黄凡士林500g炖烊,调和成软膏。

【用法】可外用于患处,或盖于三色敷药上局部或全部后敷贴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祛瘀破积,消肿痛,除湿热。

【主治】损伤以后肌肤瘀肿青紫,灼热作痛;亦可用于其他原因所致红肿热痛之症。

四、碧玉膏

【组成】青黛60g,滑石30g,大黄60g,黄柏60g,熟石膏120g。

【方解】方中青黛清热、凉血、解毒,又善治湿疹,解诸药毒,是为君药。与三黄膏相比,用青黛替换了黄芩、铅丹,使本方更善于清泄湿热,故而更适用于损伤初起,瘀血化热,湿热蕴遏,伤处红肿而皮肤起疹起疱,痛痒难忍者。

【制法】上药拌和碾细末,凡士林1000g炖烊,将药粉筛细和入,调成软膏。

【用法】可外用于患处。

【功效】清泄湿热,解毒消肿。

【主治】湿热内蕴,肌肤红肿,以及湿疹作痒等。

五、黑虎丹

【组成】炉甘石30g,五倍子(连壳内虫)15g,炙山甲15g,乳香15g,没药15g,轻粉15g,儿茶15g,冰片75g,雄黄40g,全蝎20只,麝香75g,炙花蜘蛛40只,炙大蜈蚣20只。

【方解】黑虎丹原系外科用药,石氏用方抄本上亦载“治一切无名肿毒,痈疽发背。用膏药贴上即可消散”。方中炉甘石常用于眼疾和皮肤湿疮,有清热利湿的功效,经三黄汤制煅9次,再用童便水飞7次后,更加强了清热活血的作用。五倍子、全蝎、蜈蚣、蜘蛛皆为虫类药,善搜剔经络之邪,能清热化痰解毒。五倍子外用能“消肿毒”,《普济方》以此一味为末外用,称“独珍膏”,治软硬疖、诸热毒疱疮;全蝎“开风痰”,通络解毒;蜈蚣攻毒散结,善治癥瘕瘤积;蜘蛛消肿解毒,历来常用以外治恶疮(《仁斋直指方》)、疔毒(《泉州本草》)、瘰疬(《圣惠方》)等。雄黄、儿茶亦善祛痰解毒,乳香、没药、穿山甲则行瘀散结止痛。乳香、没药辛香走窜,为疮疡痈疽及跌扑损伤的要药,外科、伤科以其为主药治疮疡或损伤作痛,如《外科发挥》乳香定痛散专治疮疡疼痛不可忍。穿山甲则如张锡纯所说“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皆能开之”。麝香、冰片更是通诸窍,走十二经络,引药入达病所,并能活血散结止痛,亦为外伤科要药。诸药相合,既能行瘀止痛,又能化痰散结,还伴清热解毒,软坚消肿。

【制法】研磨成黑色粉末,用瓶收贮,勿使泄气。

【用法】可掺药于膏药(如阳和痰核膏)或敷药(如三色敷药)上随症使用。

【功效】祛瘀消肿,软坚散结,化痰解毒。

【主治】积瘀坚结成块,痰瘀交凝的疼痛,骨节粘着,活动受限,以及无名肿毒坚硬疼痛者。

六、桂麝丹

【组成】麝香15g,肉桂30g,公丁香15g。

【方解】本方三味药均为辛温之品。麝香开窍通络、散瘀,《本草经疏》称为“通关利窍之上药……兼入膏药敷药,皆取其通窍、开经络、透肌骨之功耳”,故为主药。肉桂除积冷、通血脉,又合丁香走窍散结佐之。诸药相合,则辛温散寒之力更著,可直达病所,通血脉,散积寒,止痹痛。

本方若去麝香,易以公丁香、肉桂等量,则为丁桂散,用治肠胃受寒、腹痛腹泻。伤科亦有丁桂散,系外用药,各家处方不一,石氏之丁桂散为公丁香、母丁香、安桂、荜茇四味,亦有温经活血之功,效力则逊于有麝香能透达关窍的桂麝丹。

【制法】研磨成红褐色粉末,用瓶收贮,勿使泄气。

【用法】可掺于膏药上,亦可掺于敷药上。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损伤日久之筋骨酸痛或风寒痹痛。

七、接骨丹

【组成】生川乌30g,生草乌30g,生南星24g,乳香18g,没药18g,血竭12g,骨碎补30g,煅自然铜40g,雄黄12g,麝香15g,冰片3g。

【方解】方中乳香、没药、血竭、骨碎补、煅自然铜及雄黄以活血化瘀为主,又能续筋接骨、消肿止痛。张锡纯云“(乳香、没药)两药合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外用能消肿止痛;血竭散瘀止痛,外用亦有良好的效果;骨碎补又名猴姜,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因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煅自然铜为续骨要药,近代研究已证实其内服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雄黄可通气血、解瘀毒,《本草经疏》称其主“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生川乌、草乌局部外用亦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南星能消肿散结,《本草拾遗》谓能“主金疮伤折瘀血”。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窍机、活血脉,且利于其他药物药性透入,李杲认为冰片有“入骨治骨痛”的功效,因此方中冰片用量重于麝香,突出本方用于接骨的思想。纵观本方,在活血散瘀的基础上着重于接骨续筋,所以主治所有损伤瘀肿疼痛,而尤适用于骨折。

【制法】研磨成褐色粉末,用瓶收贮,勿使泄气。

【用法】可掺药,常掺于三色敷药上,亦可掺药于膏药上。

【功效】活血散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

【主治】损伤瘀肿疼痛等症,尤适用于骨折。

八、伤筋药水

【组成】生草乌120g,生川乌120g,羌活120g,独活120g,姜黄12g,山柰60g,生大黄120g,生白芷60g,樟脑90g,苏木90g,乳香60g,没药60g,红花60g,生南星60g,威灵仙120g,白酒10000g,米醋2500g。

【方解】方中以生川乌、生草乌为君药。草乌性味辛热,《普济方》曰其能“治风寒湿痹,挛痛不能步握”,《长沙药解》曰其“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张寿颐曰:“用乌头者,取其发泄之余气,善入经络,里能疏通痼阴互寒,确是妙药。”方中辅以樟脑、白芷等辛温芳香走窜之品,以温筋脉、行气血、透达关节;佐以羌活、独活、生南星、威灵仙、山柰等祛风胜湿、解痉止痛之药,以除筋骨酸痛之疾;更用红花、姜黄、乳香、没药、苏木、生大黄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品,以解肢节拘急麻木之患。全方紧扣病机,具有温筋脉、祛风寒、行气血、透关节之功,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制法】上药在酒、醋中浸泡7天,严密盖闭,装入瓶中备用。

【用法】可热敷或熏洗患处后,用棉花蘸本品轻擦,每日3~5次;亦可用手掌揉搓酸痛部位,待其肌肤温热柔和,再用药棉蘸药水涂擦患处。

【功效】行气活血,祛风散寒。

【主治】伤后或感受风寒所致的筋骨关节酸痛、肢节拘急麻木等症。

九、金枪膏

【组成】金银花120g,生大黄60g,紫花地丁60g,当归身60g,马钱子60g,黄柏60g,紫草60g,生甘草30g,血竭60g,乳香60g,没药60g,黄连60g,儿茶60g,龙骨60g,象皮120g。

【方解】方中金银花、生大黄、紫花地丁、黄柏、紫草、黄连、马钱子凉血解毒消肿,当归、甘草合营生新,象皮、龙骨、儿茶止血生肌,血竭、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全方共奏凉血止血,解毒消肿,活血定痛之效。

【制法】前8味药先用麻油2500g浸5天,煎熬至滴水成珠。加黄白蜡各180g溶化,用丝绵滤清黄白蜡,再入后7味药,共碾极细末,拌入前药,即成软膏。

【用法】可摊薄层于纱布垫上贴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生肌。

【主治】破皮断骨之伤。

十、阳和痰核膏

【组成】生麻黄180g,生半夏120g,生南星120g,白芥子240g,白僵蚕240g,大戟240g,甘遂180,新鲜五代头草2500g,藤黄90g,火硝30g。

【方解】方中各药多为逐痰利水、消肿散结之峻利药,今用以外治则无内服伤正之虑。君药新鲜五代头草即鲜泽漆,善于行水消痰,近年用治瘰疬有良好疗效。南星、僵蚕化痰消肿散结,半夏外用可治痈疽发背、鸡眼等,藤黄消肿解毒,火硝破坚散肿,麻黄温运利湿,再配以甘遂、大戟两味峻下逐水药。全方共奏软坚散结、消肿定痛之功。

【制法】先将新鲜五代头草浸入麻油7500g内1天,将药草熬枯,绞汁去渣。后入前7味药于油锅中,再熬枯去渣滤清,重新再熬到滴水成珠。再加入藤黄、火硝,将油筛清,之后加入铅丹2400g,徐徐搅和,即可收膏。在铁锅内待冷凝结,翌日用火温热锅底,就可取出药肉。

【用法】可先将膏药烘热,使之稍烊,加上少许掺药(一般加黑虎丹),贴患处使用。

【功效】消癥破瘀,化痰除肿。

【主治】瘀血或痰浊凝聚形成的肿胀结块,肢体损伤后远端的肿胀,痰湿流注等一切痰核之病证。

十一、损伤风湿膏

【组成】生草乌120g,生川乌120g,生南星120g,生半夏120g,生大黄120g,全当归120g,黄荆子120g,紫荆皮120g,生地120g,苏木120g,桃仁120g,桑枝120g,桂枝60g,白僵蚕60g,青皮60g,地龙60g,羌活60g,独活60g,川芎60g,白芷60g,川断60g,生栀子60g,地鳖虫60g,骨碎补60g,透骨草60g,赤石脂60g,穿山甲60g,红花60g,丹皮60g,落得打60g,白芥子60g,木瓜60g,苍术60g,乳香60g,没药60g,马钱子60g,甘松60g,山柰60g,细辛30g,生麻黄30g,木香30g。

【方解】本膏药大致着重于温运,既能理伤,又兼治风湿,因此石筱山先生定其名为“损伤风湿膏”。方中除了活血化瘀及祛风散寒的药物外,加入了软坚、化痰、散结的白芥子、半夏、南星、穿山甲、僵蚕等以助活血温运之功,从而能更好地消除损伤以后或风寒留着所致的肌筋粘连,甚至局部成块成索等症。此外,本方又集乳香、没药、山柰、甘松、生川乌、生草乌、马钱子等或活血止痛,或理气止痛,或散寒止痛的止痛药于一体。故全方既能针对病机,又能较好地改善症状。

【制法】上药共41味,切片或打碎,每料用麻油7500g(菜油亦可),将药浸入油内,文火煎熬至色枯,将药渣滤清。再熬至油老,滴水成珠,然后加入铅丹2400g(徐徐筛入锅内,边筛边搅),膏成在锅内候冷,凝结成块。至翌日用火温热锅底,即可取出,收贮摊用。

【用法】可摊薄层于纱布垫上贴患处。

【功效】活血消肿,散风祛湿。

【主治】陈伤劳损或风湿疾病。

十二、铁扇散

【组成】龙骨15g,石灰9g,血竭6g,白芸香9g,炉甘石9g,赤石脂9g,象皮15g,乳香9g,没药9g,煅白螺蛳壳9g。

【方解】方中象皮止血敛疮,治外伤出血及一切创伤或溃疡久不收口;石灰止血,又能定痛敛疮;赤石脂止血又能生肌;炉甘石、龙骨、煅白螺蛳壳则均善敛疮,《玉揪药解》云炉甘石“最能收湿敛疮”,龙骨则性黏涩而善止血,煅白螺蛳壳尚能止痛散结;乳香、没药、血竭及白芸香活血定痛,血竭还能止血生肌,白芸香又有凉血解毒之功效。故本方不失为一张理法严谨、配伍合理的治疗金疮出血及疮面不收的外用方药。

【制法】研磨成细末。

【用法】可撒布在创口面上,多与金枪膏或红玉膏合用。

【功效】止血敛疮,活血定痛。

【主治】金疮出血或创面不收。

十三、风湿热敷药

【组成】肉桂6g,公丁香6g,降香6g,白芷6g,荜茇6g,马钱子6g,樟脑6g,冰片6g。

【方解】方中肉桂为君药,其性辛热、味甘,辛以散之,热以行之,甘以和之,故能入血行血润燥,散沉寒,通血脉;同时配以公丁香、白芷等辛温之药,以走窜散结,温通经脉;佐以降香活血行气,马钱子消肿止痛,以助通利之用;更用樟脑、冰片透达经脉。并以活性炭、金属粉、硅石、氧化钠等添加剂自行发热以助药物透达之力。全方共奏温通经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之功,达到治疗损伤后期及风寒湿痹等病症的目的。

【制法】将上述药物与活性炭、硅石、氧化钠等添加剂打碎,拌匀后倒入半透的药物封包内,封口,外用不透之塑料膜密封,防止药物挥发后失效,使用时拆开塑料膜。

【用法】可外敷于患处,也可遵医嘱敷于相应穴位,搓松或抖动药袋即可产生热量温经散寒。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及各种损伤后期所致的酸痛、肿胀、活动不利等症。

十四、石氏熏洗方

【组成】生川乌9g,生草乌9g,生南星9g,生半夏9g,红花9g,桂枝9g,细辛6g,山柰9g,松节9g,紫草9g,桑枝9g,海桐皮15g,威灵仙15g,接骨木15g。

【方解】方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细辛、桂枝、山柰等为辛温之品,取其辛能走窜散结,温能通行气血之功,从而缓解筋脉拘挛,起到改善局部组织气血循环之效;同时运用红花、海桐皮、威灵仙、紫草等活血散瘀、祛风除湿之药,以疗陈伤劳损风湿之患,解筋骨关节酸疼之苦;更用桑枝、接骨木等延筋骨、透脉络,以疏通关节,逼邪外出,以求达到恢复功能之效。全方重点突出“通”字,以通为治,共奏温经通络、活血舒筋之效。

【制法】取上药,加水3000mL,煮沸后再用文火煎10分钟左右,将药汁倒入盆中待用。

【用法】将患肢置于药盆上,用浴巾围盖患肢及盆口,使患肢受到药液熏蒸。待药液不烫时揭去浴巾,患肢进入药液中泡浴。每天熏洗两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功效】活血舒筋,温经通络。

【主治】陈伤劳损,筋骨酸楚疼痛,或骨折后期关节粘连,活动不利等症。

十五、朱砂膏

【组成】樟脑90g,乳香(去油)60g,没药(去油)60g,松香(锅内融化,揉白取用)500g,蓖麻子(去壳去油)180g,麝香75g,冰片60g,银珠60g,茄窠虫(用高粱浸,要浸至虫烂)9条。

【方解】松香能吸附毒浊脓腐;蓖麻子能“拔病气外出”(《本草纲目》);樟脑、冰片辛凉,清气泻热消肿;银珠泻火镇痛;乳香、没药活血通络止痛;麝香性走窜,无孔不入,可通络搜邪开窍;茄窠虫解毒杀虫。全方有多种毒性药物,以毒攻毒,去腐生肌,石氏胆略,可见一斑。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混合均匀后放置于大口钵内,再将钵放于锅内,隔水炖透(约半小时)。若遇夏天,太薄可加松香末,随加随搅至好摊为度。

【用法】将膏药摊于薄纸上贴于患处。

【功效】活血通滞,消肿拔毒。

【主治】疮毒疖肿及无名肿毒。

十六、红粉散

【组成】铅丹15g,铅粉15g,轻粉9g,穿山甲9g。

【方解】铅丹外用解毒生肌;轻粉攻毒敛疮;穿山甲攻坚破结,使邪毒无所遁形。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备用。

【用法】本方多用于耳病,将药粉吹入即可。

【功效】解毒杀虫,祛痰利湿。

【主治】耳中出脓,或肚脐渗湿。

十七、青黛散

【组成】炮月石30g,萝卜霜15g,青黛15g,人中白3g,青果炭15g。

【方解】月石又名硼砂,性寒凉,咸寒可消肿;青黛入肝经,泻实火;萝卜霜降气凉咽;青果炭利咽豁痰;人中白从阴引阳,降虚火归原。全方多为肝胆经药,故善治单侧或双侧乳蛾。

【制法】各为细末,和匀收贮。

【用法】吹喉或咸橄榄切片蘸药后含口中。

【功效】清热降火,解毒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单双侧乳蛾。

十八、金锁玉匙散

【组成】黄连6g,黄柏6g,生甘草6g,薄荷头7个,人中白2g,西瓜霜21g,炮月石21,梅片6g,青鱼胆2个,儿茶6g,雄黄6g。

【方解】喉痹多因风热郁结于咽喉,导致肿胀疼痛,发声不利。咽部为人身之关隘,心肝脾肺肾诸经皆过。故本方用黄连、黄柏清心肾君相二火;青鱼胆清胆火,兼滋肾阴;生甘草泄脾经伏火;人中白从阳引阴,引火归原;薄荷头辛凉祛风利咽;西瓜霜、炮月石等消肿止痛;梅片利咽开音。全方共奏清热滋阴、消肿利咽之效。

【制法】各为细末,和匀收贮。

【用法】吹喉。

【功效】清热泻火,散风消肿。

【主治】喉风喉痹,咽饮不利。

(0)

相关推荐

  • 天佑中华有中医传承有方之骨伤名医方系列——(3)王子平骨科方

    王子平(1881-1973),回族,河北沧州人我国著名式术家.伤科专家.  王氏对中医伤科正骨医术博未众长,兼收并蓄,在手法方面,特点是熔擒拿.点穴手法与正骨理筋手法于一妒,提倡手法与练功的有机结合: ...

  • 天佑中华有中医传承有方之骨伤名医方系列——(14)石仰山骨伤科方

    国医大师石仰山,中医著名骨伤流派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氏伤科对外用药的运用,可谓是独具匠心,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外用药,比如其所创制的"三色敷药",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如今, ...

  • 国医大师石仰山:中医绝不只是养生!不要丢了中医的“魂”!

    导言:本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年初,时年84岁高龄的石仰山接受了<解放周末>专访,这位致力于中医正骨疗法六十年的国医大师,在谈及中医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时说,到了该给中医正一正骨的时候了.及至 ...

  • 【石仰山】不要丢了中医的“魂”!

    一.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石仰山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从医却不是他最初的志向.上高中时,石仰山热爱的是体育,若不是父亲竭力阻拦,恐怕他就奔着体育学院而去了. 父亲反对的理由很直接:你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家 ...

  • 国医大师:中医绝不只是养生!不要丢了中医的“魂”!

    导言:本篇文章发表于2015年年初,时年84岁高龄的石仰山接受了<解放周末>专访,这位致力于中医正骨疗法六十年的国医大师,在谈及中医面临的困境与难题时说,到了该给中医正一正骨的时候了.及至 ...

  • 石仰山:中医绝不只是养生!不要丢了中医的“魂”!

    一.中医绝不只是用来养生的 石仰山出身于中医世家,但从医却不是他最初的志向.上高中时,石仰山热爱的是体育,若不是父亲竭力阻拦,恐怕他就奔着体育学院而去了. 父亲反对的理由很直接:你是家中唯一的儿子,家 ...

  • 升降出入,中医之魂!

    作者:薛东庆 临床诊治疾病,注重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升降出入为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之准绳. 升降出入正常,是一个人健康的基本条件,一旦失其常,则百病从生. 从升降出入四字入手,加上寒热,虚实,证情 ...

  • 中医-g-肝魂(专栏)

    gan                                   肝魂                               刀疗象数 liu 留住 肝魂: 留住肝魂~~~中医讲,肝主 ...

  • 同病异治,中医之魂:鼻病四则

    <素问·气厥论>"鼻渊者,浊涕流不止也" <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l ...

  • 同病异治,中医之魂:皮肤病二则

    案一:某女,48岁,初诊日期:2017年8月31日. 主诉连续几年立秋后四肢皮肤瘙痒,挠后流血缓解,有明显皮损,眼痒,上眼睑浮肿,鼻腔痒,而后打喷嚏,涕下清稀(既往鼻炎数年,夏季轻秋季严重):偶有心烦 ...

  • 同病异治、中医之魂:失眠三则

    病案分析病 案一 某女,51岁,初诊日期2017年6月20日. 心烦不寐数月,夜尿频多:劳累后则腰部酸痛,舌尖红,苔薄白,脉两尺沉细,两寸略浮数. 病机:肾气亏损,虚阳浮越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