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明:点一盏心灯,怀念逝去的亲人…
又是一年清明时,
落雨纷纷,
寄一缕哀思给逝去的亲人,
心中满是放不下的思念。
又是一年清明时,
菊花朵朵,
带一份祝愿给逝去的亲人,
年年为你们祭奠,
永远把你们怀念!
活着的人在这一天寄托哀思,
为天堂里的逝者祈福,
愿他们安息,不再受苦,
愿他们幸福,再无伤痛。
又是一年清明时,
逝者不知魂归何处,
生者心中万分悲痛。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让我们点一盏灯,
照亮他们回家的路,
驱赶他们心头的冷。
又是一年清明时,
把蜡烛点燃,把眼睛闭上,
让我们深切的缅怀,
那些逝去的亲人朋友们,
清酒一杯,装满了思念,
菊花一束,代表着惦念,
泪水千行,诉说着想念。
愿他们能听见我们的呼唤,
可以来梦中相见。
清明还有约定俗成的清明三侯和节日习俗:
一候桐始华;此时桐树开始开花。
二候田鼠化为鴽;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1.祭祀
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一天,我们为先人扫墓,既是礼敬祖先,也是慎终追远,表达哀思。
2.踏春
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
清明时节,除了扫墓。另一项重大活动就是踏春了。四月春回大地,各地春色正好,我们既要缅怀先人,更要把握当下。
3.插柳
有这样两句谚语:“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
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
4.放风筝
四月,春暖花开。人们会把自己的疾病和苦难写在风筝上,待风筝飞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随风而去。
所以,放风筝除了是一种娱乐活动外,更有祛除晦气之意。
5.植树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在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让逝去的亲人有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处;
清明对于太多人来说,更是一道难以磨灭的忧伤。
当亲人尚在人世时,总以为来日方长;等到有朝一日生死相隔,才发现这一日竟来得这样匆忙。
我们永远也做不好永别亲人的准备。但感伤过后,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就是带着对已故亲人的思念继续前行。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
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
燃一盏心灯,让天堂的亲人不在孤冷
清明节,
我们一起缅怀逝去的亲人,
点一盏心灯,
照亮天堂的道路。
敬一杯清酒,
洒满人世的灰尘。
天堂无遗憾,人世有牵挂。
就让清明的雨,
捎去我们对故人的不舍、怀念;
就让四月的生机,
给我们带来生命的喜悦。
逝者已逝,生者如斯,
把握当下,才是对逝者最大的祭奠;
活得幸福,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也许清明最美的意义,
就在于爱与珍惜。
上述内容仅供个人欣赏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