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朗先生谈画画

注明:本篇图文来自已故著名当代中国画大家萧朗先生。

文/画 萧朗

美术是制造美的艺术。“术”还是很重要的,制造出来的形象还不如生活,那还要艺术做什么?

画的本质是美,美的东西要画的更美,不美的东西也要画的美。老鼠、猪、蛇都很难画。王雪涛先生画的松鼠就吸取了卡通鼠的一些表现方法,画得很美。猪头很不好看,可王雪涛先生画的猪头不是血淋淋的,而是白白的脸,猪眼画上长长的睫毛,就很好看。蛇无论怎么画总是不好表现,可以用竹节的玩具蛇来表现,则会很入画的。

画画要讲究含蓄,讲究绵里藏针,画得含蓄了,意境才会深远,才会让人耐看。古人讲“意到笔不到,笔断势连”,从字面上看是讲用笔的问题,其实是讲立意的问题,需在立意上下功夫,不管画什么画都是这样。一幅作品如果没有意,就等于没有灵魂。

怎样才能使你的作品有“意”?平时要多看书,看好书,多深入生活。我所说的深入生活可不仅仅是写写生,而是要从各个层面接触社会,体验生活。整天躲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是搞不出有意境的作品的。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说说简单,做起来是很难的,古人为一句诗、一个词反复推敲好长时间,寻找最符合诗意的词语,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境界。现代文学也是这样,当我们看老舍的小说时,就会发现他作品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非常贴切,但这些语句若单独拿出来,离开了上下文的语境就是病句。画画和写文章一样,画家要用最贴切的形式表现作品内容。

初学中国画,大多喜甜。临赏渐多,方知甜之外,尚有苦涩、辛辣之美。古今名家,俱重画味,深知甜味多则近俗,故加苦加涩,添咸添辣,以为避俗之妙药,脱俗之灵丹也。然不知苦涩辛辣之用,添加过分,定然倒人胃口,而自讨没趣耳。故名家避甜而不失余甜。俗家避甜,一味苦涩辛辣,古怪生硬,矫揉造作,令人作呕矣。

一般说,小孩子最喜欢甜的东西。随着年龄增长,口味也随着变化,对甜的东西逐渐不感兴趣,进而要求酸的、辣的,乃至非有苦的、涩的才过瘾。国画的欣赏,也是如此。对形象方面画得细腻逼真,色彩方面红艳鲜亮,内容方面繁杂热闹的作品,对初学画的人,或接触画少的人,大多数是喜欢的。而对形象加以夸张、概括又注重笔墨趣味的作品,则难以理解和接受。前者属于“甜”味浓的,后者属于多味的。

当学画者逐渐入门,接触画多了,欣赏层次渐次提高,对“甜味”会不满足,而逐步要求简练、浑厚、古拙、朴实、生涩的一些强调笔墨效果的作品,那些属于有苦、辣等味的作品。

还有些作品,过分追求小趣味,或过分经意,笔笔着力,多是浮于纸面,而少含蓄,所谓锋芒外露,这都属“甜”的东西太多。有一些淡雅的,像清凉小菜,虽不苦不辣,但也不属甜,它能使人感觉爽口解腻,文人画不少是属于这类作品的。

由于“甜”多近于俗,而在其中加些酸、辣,使甜味不觉得腻才好。苦、辣,涩味是脱俗,但也不能过分,使人进不得口也不好,都要适当。所谓雅俗共赏,不是更好吗?从古至今,大名家多是避“甜”的,但又不是绝对没“甜”,也不可能完全没“甜”。过分经营、推敲,会使“甜”的东西增多。但完全不在意、不经心的作品是没有的。

真正经心而为的作品,让人看着却象是不经意,处处得其自然,深入浅出,这才好。有人为了追求涩辣味.故意搞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反而显得造作,也使人觉得不舒服。总之,“甜”得腻人,就会近于俗。有“甜”而不腻人多是好作品。

画画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阳春白雪”,曲高和寡有什么意思。画的东西还是要大多数人能看懂,不同知识层次的人,各取所需多好。有些人的画自以为高雅,谁也看不懂,只是孤芳自赏。其实这种画未必高雅,高雅不高雅,也不是有多少人能看懂为标准的。不要以为你的画能看懂的人少就高雅。往往那些越有学问的人,其作品越朴实,越容易让人看的懂。也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方式揭示最深刻的哲理,这才是最难的。

只有没画完的画,没有画坏的画。你认为是画坏了,说明你目前随机应变的办法少。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挖空心思想办法。对于成功的画家来讲,每幅画都不能轻言放弃。绝处逢生,说不定在这幅画上还会有所创新。

画画不是画得剑拔弩张,张牙舞爪,吹胡子瞪眼,才叫有气势。气势是一种思想的体现,是功力的表现,对生活的浓缩,有深度、有高度,才可以有气势,否则就是装腔作势,摆摆架子,吓唬吓唬那些胆小的人罢了。

做人要老实,作画不能老实。作画要动脑子,要对自己有所突破。我现在这个岁数,还总是想着如何进步,做着各种尝试研究。

我画画到现在,感觉越来越难。难的是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你们看我很少伏案作画,往往是墙上挂的多是半成品,那是我在想画、思画。我不愿画老一套的东西,总想表现出自己新的东西来,所以每天只是盲目作画,而不认真思考就更难进步了。对于艺术上每个发展阶段都要很好的思考、总结,瞻前顾后才会有益于进步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