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刘娥,理性而坚定地选择自己的前途。(两宋繁华往事165)

说起来,这是对患难夫妻。

刘娥自幼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少有长成,为谋生存,嫁于小银匠龚美为妻。图的不是富贵,而是他有祖传的手艺,可以求个温饱。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谋个活路而已。

能娶到刘娥为妻,龚美心满意足。这样如花似玉的娇妻,如从天而降,他视若珍宝。成亲以来,虽然颠沛流离、生活拮据,但彼此心意相通、同甘共苦。

为了所谓富贵,将妻子送入王府?这样的事,对任何男人都是难以抉择的事。哪怕只是个卑微的京漂、小小的银匠,也是万难之事。

只是,法灯和尚的话总在龚美耳边响起。莫非这是天意。而天意又岂能违背?

数日的犹豫不决,让他决定和妻子深谈一次。

猪儿巷。逼仄的店铺内,昏黄的油灯下,一壶酒、几碟菜,小夫妻相对而坐。直到酒壶干,菜肴尽,少年龚美还是无法启齿。

刘娥颇为生疑,再三地追问。

眼看躲避不了,龚美只好借着酒劲,不管不顾地说完了。如释重负。他甚至自始至终都不敢看妻子。没想到,刘娥一口就应承了下来,甚至对细节都没多问。不仅当机立断,刘娥还重新明确了他俩的身份。从此以兄妹相称,龚美改名刘美。

刘美有些恍惚,继而,泪流满面。刘娥,则只有沉默,既不说话、也不离席,就那么坐着。

刘娥,面对丈夫提出的匪夷所思的想法,不哭、不闹,不恼、不怒,不喜、不笑。这是怎样的人格?或许,法灯和尚正是看出了她的不同寻常。

很多时候,所谓大富大贵,必是非常之人。何为非常之人?至少,怎么做选择是个判断的标准。

比如,在所有人都懂的机会面前,争先恐后。这是常人。而当一切晦暗不明、前途叵测时,理性而坚定地做出选择。这是非常之人。

15岁的刘娥,就是非常之人。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