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年前,上海四马路顶级花酒究竟什么样?

前阵子看了修复版《美食家》,大屏幕上看美食的杀伤力不可估量,朱自冶不愿意请美人坐马车,但听说会烧菜,立刻掏钞票,为了吃到正宗的苏州菜讨老婆。

而我在电影放完之后立刻在隔壁吃了一个门钉肉饼,吃完叹口气,肚皮里的馋虫说:“就这?”

所以我始终不敢去大荧幕看修复版《海上花》。

我是做梦都想穿越回去逛逛长三堂子的。

不为别的,就为了书寓里的一口饭。

“书寓”出现于清朝咸丰初年(1851年),创始人是一个叫朱素兰的女子。她擅长说书,也会填词,于是创设书场,挂上了书寓(说书人的寓所)的牌子。书寓禁止留客过夜,即使有情投意合的郎君,也不能放在脸上,这是堂子里的规矩,也是一个“先生”的自尊——是的,“先生”这个词,曾经是用来称呼倌人的。书寓中的娼妓,籍贯多为苏州、常熟、吴江、扬州。亦分帮派,扬州帮第一个败下阵来,紧接着是吴江帮,苏帮最终独霸一方。《海上花列传》以苏州话为蓝本,便是苏帮女子获胜的佐证之一。

到民国初年,上海的妓院渐渐形成了几种等级,最上等的曰“长三”;次等的曰“幺二”;再次曰“雉妓”、“烟妓”。分不清楚的可以直接看下面这张剧照,伊能静扮演的诸金花是得仙堂幺二,而李嘉欣扮演的黄翠凤则是长三,气质高下立判(仅就角色,不涉及演员)。

过去的四马路,是一场漫长的爱情游戏,嫖客看中某位长三,不能直接给钱要求春宵一度,而必须从“茶围”慢慢谈起。打茶围时,外场一见有生客到来,便高声叫喊“客到”,给你泡一碗茶,表示接待。茶水、鸦片烟和所配的点心都是免费的。“打茶围”之后,再“叫局”,局分酒局、牌局、戏局,以酒局为主。嫖客叫局即是差仆人或酒馆的跑堂把局票送到妓院。局票上有相好的妓女名片,上面有名字和地址。妓女接到局票,立即应召“出局”。妓女出局风雨无阻,不能随便推却。

但真的要成为这位长三的常客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无数次叫局之后,你终于获得了“摆台面”的机会——所谓摆台面,就是在书寓中设宴,款待你的朋友。

大家多半都会去,一则要相看佳人,也有像我一样,不是为了人,而是为了台面上的菜。

长三堂子里,每家都配备一个好厨子,或是一位会做小菜的姨娘。或淮扬席面,或川湘风味,或本帮菜色,必然有一二私家绝味,外间绝对吃不到。

海上花里的病号饭,五香鸽子配稀饭

《海上花列传》里的摆台面,第一道菜必是鱼翅,哪怕是低于长三的二等娼妓幺二,也是如此。随后才是各色小盘,炒虾仁当然是河虾,哔啵乱跳,只只带籽;鳝鱼要活杀,鲥鱼用网油包了来蒸。甲鱼不可太大,也不能太小,加了银杏果清炖,在小银盅里呈上来,清汤里只得一块裙边——吃的是精华。

秋风起,九月里吃雌蟹,十月才吃雄蟹,吃完了喝碗鸡头米桂花甜汤,时令顶顶要紧。吃蟹要用银制的蟹八件,最难得的是剔了蟹黄蟹肉熬出来的秃黄油,这种费工费时费钱的顶配豪华菜式,据说出自苏州长三,要的就是客人赞叹一句:

在你这里,总是与别处不同!

今年的第一顿蟹宴,在食庐

要是你来得不凑巧,倌人正出局,姨娘也会立刻备上点心和揩面毛巾,都是照着你的口味订的点心,晓得你要抽大烟,特意准备了松子糖。若是常来的熟客,倌人会当着你的面吩咐姨娘:“今朝就我伲两个,不要忙了,弄点粥,加两只家常小菜。”看着是家常,却不知道,鸨母为了这家常小菜,会加倍小心——最怕你吃惯了,想换换新花样。

上海的长三堂子里,小菜的花样年华,是不断翻新的,中西结合的fusion菜式,在120年前的四马路,也可以吃到。

是的,长三堂子不仅发明了宵夜,也是中国人西餐的第一教育基地。

这当然是因为先天优势,上海第一家西餐馆就开在书寓林立的四马路上——一品香。无数名人喜欢在一品香请客,宋教仁遇刺前吃的最后一餐,爱因斯坦访问上海的唯一一顿,都选在了一品香。比《海上花列传》略晚出版的《海上繁华梦·初集》第三回,描述了大家到一品香去吃饭的点菜细节:

那一品香番菜馆,乃四马路上最有名的,上上下下,共有三十余号客房。四人坐了楼上第三十二号房间,侍者送上菜单点菜。幼安点的是鲍鱼鸡丝汤、炸板鱼、冬菇鸭、法猪排,少牧点的是虾仁汤、禾花雀、火腿蛋、芥辣鸡饭,子靖点的是元蛤汤、腌鳜鱼、铁排鸡、香蕉夹饼,戟三自己点的是洋葱汁牛肉汤、腓利牛排、红煨山鸡、虾仁粉饺,另外更点了一道点心,是西米布丁。侍者 又问用什么酒,子靖道:“喝酒的人不多,别的酒太觉利害,开一瓶香槟、一瓶皮酒够了。”——《海上繁华梦·初集》第三回

不去一品香,长三堂子的西餐完全不逊色。《海上花列传》第十九回,屠明珠寓所为黎篆鸿过生日,摆了一桌,中午吃“大菜”,晚饭是满汉全席。这里的“大菜”,就是西餐。

屠明珠特意在桌椅上铺了台单,八块洋纱手巾,都叠出了各种花样,插在玻璃杯里,刀叉瓶壶早早摆起。正菜还没上,先放了十六个高脚玻璃盘子,内有“外洋所产水果、干果、糖食暨牛奶点心”。干果是外国榛子、松子和胡桃,牛奶点心则是牛奶饼干。

等到上菜,也都是西餐。第一道是元蛤汤,就是西式蛤蜊浓汤。第二道则是板鱼,就是比目鱼。在妓院吃“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比目鱼,也真真算是应景。比目鱼的骨头不多,但菜一上来,屠明珠还是殷勤地为寿星黎篆鸿用刀叉剔骨,由此可见,这些菜都是按照一人一份的份例上来的。“八道大菜上完,乃末是芥辣鸡带饭。”这里的芥辣鸡并不是山东潍坊特产的芥末鸡,而是用黄芥末酱调味的烤鸡,一般选用第戎的黄芥末酱,是法国风味。

吃完饭,最终的甜品,是“各用一杯咖啡牛奶”。咖啡牛奶,如今看着稀松平常,可是,在20年之后出版的《海上竹枝词》(1909年)里,人们还把咖啡当做一种神奇的饮料来介绍:

考非何物共呼名,市上相传豆制成。色类沙糖甜带苦,西人每食代茶烹。

书寓里的男男女女们,却早已习以为常,镇定地喝完,擦把脸,局终人散。

我这样的馋痨胚,绝不孤单。

银行家孙曜东先生回忆:

“四马路的会乐里,确有几只好菜,以至有些人去会乐里,就是奔着菜去,不一定是奔着人去。比如当时两位名妓静姝老六和惠然老九,长相普通,但她们那里的娘姨煮得一手好菜,客人就是冲着美食去如是,她俩名气大旺。是镇扬帮银行高层最愿去打牌消遣光顾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为着吃她们的菜。”

愉快的会乐里周末从下午两点开始,先打几圈麻将,四点钟有些点心,到了八点开饭,八菜一汤,说起来,也不过是油爆虾自制熏鱼白切鸡红烧肉焙冬笋丁河鲫鱼塞肉皮蛋,可为什么就是独一份?

一言以蔽之,外面吃不到。

哪怕食材稀松平常,靠的就是一份“极致”。

比如塘鳢鱼,就只将鱼背上两条肉出骨剥出来清炒,黄鱼也是蒸到六成熟之后剥皮去骨,只取背上两块肉继续烹饪。

比如清炒蟹粉,只有蟹黄和蟹膏,连一丝蟹肉都不搁。

比如一只坛子肉,用鸡鸭牛猪各色肉切成薄片搁进酒坛封起来,搁七八个钟头后再蒸熟,原汁原味。

哪怕一客蒸面,也是用蛋清和上面粉制成切面,先放在水里煮到六成熟,然后再上笼蒸,最后再配料入口。

饭后的核桃酥,是倌人和娘姨一道一早起来用小磨细细磨成,筛了又筛,搅拌牛乳,吃的不仅是功夫,更有一份情义,为了你,不怕麻烦。

菜做到这个地步,当然有多少人眼线非常,有多少人趋之若鹜。

原中国银行董事长“冯六爷”(冯耿光)的太太是青楼出身,她带着在“会乐里”烧饭的厨子小丁“陪嫁”到冯府。从此之后,冯六爷留饭成为全上海人最为期待的一句话。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梅兰芳先生都收到过熟人拜托,想在拜望冯耿光的同时,吃上一顿冯家菜。

大半个世纪之后,令孙曜东先生念念不忘的,是冯家小丁的虾片汤,一只大海碗,碗底和碗壁贴着一层薄薄的青岛对虾的切片,碗底撒着葱姜丝和香菜末。上桌之前,倒上一些白兰地,端起一锅烧得嘟嘟滚烫的老母鸡汤,“哗”地朝碗里浇进去,虾片满碗翻腾,立马就都熟了。满桌子都弥漫开白兰地和虾片的混合香味。

金城银行上海总行经理吴蕴斋家的厨师也是会乐里出身,据说有一只汤包最为出色。

“汤包是用浓鸡汤或猪肉皮冻包成的,一点肉馅都没有。汤包的皮子极薄,是用七成开的热水和的面,介于生面和烫面之间。一上笼汤冻就熔了。里面就是一包汤,名符其实的汤包。”

相比之下,现在那些挂着“私房菜”招牌,挂几幅黑白老照片,放一台大喇叭留声机,标榜自己的菜肴是从某某名人府中流传出来的菜品,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商家的“噱头”,真正的公馆私房菜,靠的是有见识的美食家,带着有抱负的名厨,简直像极了不出世的武林高手,轻易不出手,一出手,便是绝学。

这样的绝学,如同《一代宗师》里的宫家六十四手,哪怕见一次,也值得。

穿越回会乐里吃私房菜,这当然是白日发梦。

但有没有机会吃到顶级的上海味道?

那还是有的。

只要有铜钿。

这场由携程高端定制、鸿鹄逸游携圈内知名美食家傅骏联合打造的高端旅游产品,包含4天3晚行程,其中有8场味觉盛宴、100道美味……这场宴会的发起人,是上海海派菜文化研究院创始院长、丰收蟹庄创始人傅骏师傅——《风味人间》里那份秃黄油拌饭就出自傅师傅之手。

坦白说,刚看到这张海报的时候,我有点懵。四天三晚,8顿饭,花57777,究竟值得吗?

但一看这些掌勺人,一下子释然了,他们都是鼎鼎大名的全国名厨,拿出的菜也只只精彩。

汪姐私房菜

第一顿,吃的是汪姐,“在上海,没尝过汪姐手艺的,可能很难以顶档老饕自居。”——这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的台词。

蔡澜先生也为汪姐的私房菜背过书:“银丝芥菜一吃进口,又咸、又甜、又油,这下子可好,完全对味了,是久违了的上海菜!接着上的是醉蟹,这道菜汪姐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做过,今天亲尝,的确与众不同,甜甜香香,一点也不觉咸,想整碟都吞下去。”

汪姐的私房菜都是亲自烧,菜都是自己去菜场亲自买,对美食极为顶真。汪姐私房菜全靠熟人推荐去吃,不对外开放、不接待陌生客人、不透露地址。即便如此,慕名排队的食客能从徐家汇排到外滩,“刘德华预定过两次,竟然都没有吃上。”

我吃过一次汪姐,那个夜晚完全过瘾,吃完踉踉跄跄出来,就记得那些浓油赤酱油润缠绵。乃至于很久之后,有段时间写不出稿,和朋友诉苦,朋友鼓励我:“下次再带你去吃汪姐吧!”——立刻写出来了,这大概算阿舒的巴普洛夫效应。

西郊五号

西郊5号为世人所知,似乎还源自几年前迪拜王子那顿40万的晚宴。王子吃完之后,主动要求和主厨合影,为这顿天价晚宴亲自操刀的就是有着中国烹饪大师之称的“食神”孙兆国

西郊5号餐厅隐于上海最大的园林式国宾馆——西郊宾馆四号门一侧,曾经长时间谢绝食客拍照,是国内最神秘的美食殿堂之一。在西郊5号餐厅,孙兆国将运用民间失传的烹饪技艺,结合当今流行的分子技术,选用世间所能找寻的极峰食材,呈现出真正的视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多方位体验。

我没吃过西郊5号,但久仰孙兆国师傅大名,他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用做家常菜的姿势做豪华大餐,一如陈晓卿老师的评价:“他贵为烹饪大师,却不忘初心,处处留意家常小菜的细节”。

福和慧

在老洋房汇集的愚园路上,福和慧只有门牌号,没有明显的招牌,没有人带路,你根本就不知道这房子里面是家餐厅。

但实际上,福和慧是有些特殊的,它是稳坐亚洲第一的素食餐厅,连续多次斩获米其林一星;而今年发布的亚洲50佳餐厅名单中,福和慧又跃升至第20位,要知道大陆一共才入选了两家,而它还是一家全素食的餐厅。

福和慧与著名的“福1015”、“福1039”、“福1088”同出一系,主厨都是卢怿明,他说:“到我们这里来吃饭,就像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有钱人家里去吃家宴的感觉。洋房都是有故事的,在这样的一个上海老房子里面,你吃的不仅仅是一桌子上海菜。”

卢怿明是英国权威美食杂志《餐厅》“亚洲Best 50”的行政总厨,他所做的不仅仅只是上海菜的浓油赤酱,还把上海菜与淮扬菜和杭帮菜的融合起来,使其变得更为精致,把日常菜上到一个更高的台面。

我对于卢怿明师傅印象颇深的菜,是他把豆浆做成冰激凌球,再把油条切成硬币大小的薄片,做出硬脆的口感,摆在冰淇淋上。一口吃下去,味道和上海人常吃的早饭豆浆油条一样,但是口感和体验已然颠覆传统。

这便是味道的极致。

兴国宾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早餐也可以吃得非常精致。

老法师“畸笔叟”曾经写过一位大户人家老太太的早餐:

一个人坐在西式大菜台的尽头。主食米烧粥、饭泡粥不挑,都可以,只是要软一点。左手一杯温牛奶,右手一杯温开水。左前方一只红木食盒,十字隔档,有四样酱小菜,无非桂林白方(乳腐)、扬州乳瓜、水晶荞头、玫瑰大头菜。右前方一只也是十字隔档,有红枣、莲心、热白果、胡桃肉。当中三只小碟子,几片盐水牛肉,半只皮蛋半只咸蛋,一小撮太仓肉松加八九颗小粒花生。稍后要上的还有一小盅甜羹与六样蜜饯。煞煞嘴巴少不了。在过去,上海贵族小姐们的早餐桌上肯定少不了火腿蛋卷、烟肉蛋、烤吐司配新鲜黄油,再喝上一杯咖啡或正宗的英式早餐茶,西式早餐可以完全不受改良地被全盘接受,十分考究。——上海人家早饭鄙视链指南

这次的“上海味道”之旅,也有一顿让人难忘的早餐,出自兴国宾馆的石智超总厨。石智超是沪上点心行业最年轻的国家中式面点技师,曾多次接待法国总统、捷克总统、香港特首等领导人。

他经手的手工包子,收口处的褶皱花纹都是20道,且能让每只包子的花纹几乎一模一样,手艺出神入化,堪比机器。“要把包子做得好,揉面是关键,也是力气活,要光滑细腻,蒸出来的包子才漂亮,口感松弛。”

做油条,石智超用的是进口黄油,让油条松脆有韧劲,口感更佳;做老上海的葱油饼,必定是用本地的小香葱、猪板油,先煎后烘,成品颜色黄亮、外脆里酥。上海点心里的鲜肉锅贴,也是石智超的拿手好戏。

这份心思,直追会乐里。

金秋蟹宴神秘会所

蟹宴是秋天不可或缺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每年会参加很多场蟹宴,朱俊出品的金秋蟹宴,大约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只蟹酿橙,家家都做,可是朱俊的蟹酿橙,橙子选得好,一上桌果香扑面而来,是别样的风姿。另外叫我念念不忘的是一客蟹粉两面黄,小心思居然是垫在中间的一小块面筋,吸满了大闸蟹的鲜,又带着一点两面黄的焦气,是十足的风情万种。

更不必说作为前菜的蟹麒麟,居然真的吃到了《繁花》中写到的“蟹人参”:

苏安一笑说,各位猜猜看,螃蟹身上,啥地方最有营养,最滋补。阿宝说,当然是蟹黄。李李说,阿宝专吃雌蟹,又肥又满,对吧。徐总说,李李呢,只剥雄蟹,因为啥。秦小姐说,啥。吴小姐说,宝总喜欢雌蟹,一肚皮蟹黄,雄蟹肚皮里,只有蟹膏。李李说,十三。徐总说,这叫异性相吸,缺啥补啥。章小姐笑。丁老板说,要讲营养,应该是蟹钳,夹劲厉害,力道最大。苏安说,错。章小姐说,总不会是蟹眼睛,蟹嘴巴,蟹肚肠吧。苏安说,错错错,告诉大家,就是蟹脚的脚尖尖,人人不吃的细脚尖,一只蟹,只有八根细脚尖,这根尖刺里面,又黑纱线样的一丝肉,是蟹的灵魂,是人参,名字就叫“蟹人参”。大家一呆。汪小姐不响。苏安说,正宗大闸蟹,可以爬玻璃板,全靠这八根细丝里的力气。汪小姐不响。大家照苏安的示范,先扳断蟹脚末梢这一小根细尖,轻轻一咬,手一折,果然拉出黑纱线样的一丝肉来。

在这四天三晚里,除了八顿饭,还可以说道的是下榻处兴国宾馆1号楼

兴国宾馆内拥有28幢风格迥异的法国、英国、德国、美国、西班牙、加拿大式别墅以及一座崭新的高耸云天新大楼。

而兴国宾馆1号楼则是兴国宾馆内唯一一栋完整保存的洋房别墅,建于1934年,是由世界建筑大师可列夫·威廉·埃利斯爵士设计的,是当时英商太古洋行大班的住宅,当时称为“赫世屋”。

这里是当年上海滩上流社会豪华派对的首选场地。后来就成为兴国宾馆最重要的外事接待场所之一。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无数国内外元首曾在此下榻,至今不对外开放。

四天三夜的活动里,还包括了“爱马仕之家”里的茶艺课和给国家元首呈现的沉浸式昆曲艺术。我特别询问了,特别邀请的是来自上昆的专业演员,是真·堂会没错了。

这场无需穿越的顶级奢华上海味道,这样一一拆解,感觉还是蛮良心的。

客人预定吗?请点击图片预订。

如果有人想要请我一起吃这八顿饭,可以赠送唱小曲业务。

如果有人知道如何穿越,当然也欢迎带我一起去喝花酒?姑娘归你,小菜归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