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散尽不复来,理财何必急一时
谭心莹
新闻回放
不久前,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中19.27%大学生曾有过购买股票、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的经历,51.32%受访者表示有过购买理财产品的想法。有专家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建立金融教育机制,并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通过教育和监管,保护大学生投资群体的合法利益。
主持人语
近年来,理财大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的身影。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资本市场上,等待他们的到底是什么?当代大学生要不要在校园里获得自己的第一份理财经验?来自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几位同学,在这里各抒己见。
随着理财渠道多样化和投资手段便利化,股票和基金的战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身影。不少人认为,大学生的理财尝试值得鼓励,这有助于他们形成科学的金钱观,且他们用于投资理财的金额不会太大,风险可控。即使遇挫,相关经验也会让他们未来创造更多财富,总体上利大于弊。
但笔者认为,“千金”散尽,也许还有重来的机会;但“青春”散尽不复来,对于时间精力都有限的大学生,不该鼓励他们理财。
选择适宜产品,分析变幻局势,理财投资既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尽可能规避风险,以防跟风理财落入陷阱,也要求理财者运用大量心力时时关注市场动向。无疑,如果想要理性、稳妥地理财,需要耗费不少时间。另一方面,这也并不是时间投入与产出成正比的获取财富之路。有时,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也是竹篮打水。从时间管理角度来说,大学生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已占据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过多时间学习理财知识。缺乏风险意识的大学生如果贸然尝试,很容易变成资本的“韭菜”。理财也不是一板一眼的考试答卷,既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努力就有收获的定律。在时间投入产出比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大学生们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承担能力。
追求财富本没有问题,但首先应该衡量好金钱在生活中的意义。过早地一头扎进财富之海,未必真能达到所谓树立金钱观的作用。大学时光有限,有太多重要之事值得我们投入时间。投资理财,又何必急于这一时。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