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画作惊艳全球,竟没一个是艺术家!
博物学家阿尔西德·奥尔比尼作品 & 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作品
在科技未能辅助人类进行科研的时代,绘画曾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17-19世纪,博物学、植物学、地理学等领域的学者们,用画笔推进着认知自然的步伐。如今,浸泡于当代艺术的氛围中久了,再面对这些不为“艺术”而作的画,或许反而会让人更感到震撼。
不为“艺术”而作的画?
曾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常拿着专业的画具行走在自然中,又或在工作室中描摹对象。他们是艺术家吗?当然不,艺术家可不是今天文章的主角。这群人虽然画得一手好画,但却对“艺术”毫不关心。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黑克尔和助手(左下),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右上),美国博物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右下)
现今,人类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几乎都来自这些人长达两个世纪的不断探索。他们就是博物学家,一类集科学家、探险家、旅行家和观察者于一身的存在。在对自然世界进行探索中,他们忍受了种种危险,从暴风雨、海盗、疾病到政治动荡等等。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作品
这样一种复古的探险,没有任何高科技的支持,实际上当时连相机都还未被发明。一顶草帽、一本画夹、背着一背包的专业工具就独闯于大自然之中,他们甚至画遍了当时的整个世界。
法国植物学家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作品
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西德·奥尔比尼作品
除了手上的功底,当初还有一些较为先进的工艺实现了较高的绘图准确度。同时,石版印刷术又使彩色印刷成为可能,这些都为博物学家们做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支持。这些画作,也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中留下的最美记忆。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作品
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博物学家最终被更为专业的各领域学者所代替,例如转型成为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等。当然,这其中也是由于显微镜等工具的发明,令科学从原本涉猎宽泛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一门高度专业化的职业。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作品
今天回看这些不为“艺术”而创作的画,不仅是因为画技精湛,而且画作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美感。也许正是这种有别于“为艺术而作”的气质,才让这些作品历久弥新。在那个还没有相机的时代,神秘的画师们描绘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杰作。
“1:1”画下全北美所有鸟类!
17-19世纪前后,英国和法国的学派重新燃起了对博物学艺术的兴趣。那一段时期成就了不少画作与著作,为自然科学的研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资料。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作品
其中,美国博物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的《美洲鸟类》,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博物学著作,于1827-1838年发表于伦敦。这本书为博物学插图提供了一个无法超越的范本,如今在全球仅有不足100本,被誉为“世界最贵图书”。
约翰·詹姆斯·奥杜邦《美洲鸟类》
2000年,它曾在美国佳士得拍卖会上以880万美元成交,创下当时版图书的最高纪录;后来又在2012年以1000万美元成交,被视为“美国国宝”。其中包含有435幅插图1065种北美鸟类,最令人为之称道的是,奥杜邦用“1:1”的大小描绘,所有的鸟类都与实物大小完全一致。
所以,这本《美洲鸟类》实际有半人多高,非常震撼。为了达到这一个目标,奥杜邦专门选择了当时世界上生产尺寸最大的一款纸张进行版画印制,尺寸为66×96.5cm。除此以外,所有的鸟类都处于其原本的栖息地中,极其考究。
奥杜邦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绘画功底,只是凭借着对鸟类的极大热情开始通过绘画来进行研究。原本,他过着千篇一律的农场生活,终于有天感到无比厌倦。在18世纪末,他所在的地方附近有大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野生动物时常出没。这让他心生向往,于是奥杜邦决定放弃一切,开始自己未知的探索之路,他计划将全北美所有的鸟类都画下来。
在奥杜邦的日记中记录下许多对鸟类的热爱之情,“我看见猫头鹰拍打着翅膀掠过水面”,“刚才,至少有五六十只天鹅从我身旁游过,太美妙了”......可见他多么沉醉在鸟的世界。但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相机,连双筒望远镜都没有。所以,奥杜邦画鸟的唯一办法只有打猎。为了更好地画下这些鸟,奥杜邦必须不断地猎杀,他因此也成为了一名十分出色的猎手。
虽然,奥杜邦是照着猎杀回来处理好的标本画画,但他却在画面中留下了无比生动的鸟类形象。当时,他的《美洲鸟类》发布后令所有欧陆的博物学家都惊叹连连,不仅成为后世鸟类学家参考的重要资料,其艺术性至今也没有其它能与之媲美的作品出现。
19世纪外科手术,不忍直视or欲罢不能?
早期,人类对解剖的认识还建立在动物解剖的基础上,是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的解剖图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他的研究被认为是现代医学诞生的关键。从此,人们的认知向人体解剖方向发展,而绘画在这其中也起到了关键的记录作用。
治疗斜视的手术
19世纪前后,西方世界开始了不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落后的医疗条件并不能及时跟进,人类也因此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流行病大爆发。
面临前所未有的疾病,人类加快了探索医学的步伐,于是绘画在其中又肩负起研究与记录的重任,留下了许多惊人之作。当初,这些为医学而作的画到今天看来,都有着一种诡异的美感。
“Sick Roses:disease and the art of medical illustration”画册内页
在一本名叫“Sick Roses:disease and the art of medical illustration”的画册中,收录整理了许多19世纪前后关于外科医学的观察画作,由于这本书曾经荣获了“2014英国装帧设计奖”而得到了许多关注。然而,翻看的大部分人可能会被它的内容吓到,因为它们有的极其重口味。
这些画作详细介绍了19世纪外科手术的操作详解及原则,为之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参考。当时的医学手段较之今天自然有了天壤之别,大部分治疗方式多是简单而粗暴的,这样一种“惊悚”也都原汁原味地描绘于画作当中。
虽然很多画在现在看来就像是编造出来的,可实际上都是主治医生或画师根据真实病患的情况描绘。而换一种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毛骨悚然的画背后仿佛又带有着诡异的美感,让人们在不忍直视的同时,又连连惊叹它在美学角度上的某种魅力。
自然,远比你想的更魔幻!
当人类探究到自然的更深层,便发现了更加不可思议的奥秘。这一阶段的画作虽然依旧是对自然极为严谨的描绘,但却呈现出精彩至极的艺术效果。
恩斯特·海克尔作品
德国博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所著《自然界的艺术形态》,用近百张画作告诉人们,自然远比你想象的更加魔幻。
恩斯特·海克尔在德国家喻户晓,是历史上著名的生物学家、哲学家、解剖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他是达尔文的“粉丝”,并通过对胚胎学、形态学与细胞理论的研究使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推动了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研究的拓展。
海克尔的画功相当了得,令许多艺术家都赞叹不已。可即使如此,它们也不过是为了辅助他的科学研究罢了,醉心于生物学的海克尔完全没有要做艺术的念想。
在海克尔的笔下,这些生物解剖学等领域的研究变成了炫目的画面,每一张都迷人至极。后来,在其海量的研究手稿中挑选出最为精彩的100幅,编成《自然界的艺术形态》一书。此书首次出版时,同时引起西方科学界和艺术界的巨大轰动。这样的画,足以甩很多艺术家好几条街了。
海克尔醉心于探究生物的奥秘,而在他不断的研究与发现中,自然用艺术的方式给予了他要找寻的答案。生命在海克尔的画里被描摹得美轮美奂,那些精致的细节、放射性构图的设计、半透明的质感等等,也绝非仅凭人类想象所能呈现。
如今,人类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就是建立在这些画作的成果之上。这些不为“艺术”而作的画,震撼到你了吗?
精彩回顾:
史上首次&仅此一周!你想看的毕加索、大卫·霍克尼,都在这里!
[编辑、文/张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