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月是故乡明”有感
作者:余显恒 己亥年八月十一
中秋佳节将至,不禁想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月是故乡明”,其原文共有四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成白话文的大概意思是:
戍楼上的锣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在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一种身在他乡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可以说这种思乡之情很凄切。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杜甫写作此诗时的年纪为47岁,也是其人生阅历、感悟渐入丰富、醒世之时。诗句触景生情,“露从今夜白”,渐入深秋的白露节夜晚,皓月当空的大地之上,前面是阻断行人来往的戍楼(守卫边关的营寨),夜空之上偶尔传来一声孤雁的哀鸣,此时更能勾起杜甫在战乱逃散途中思念故乡亲人的忧伤情怀,“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给故乡亲人的书信很久都收不到,况且战乱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结束,何时才能有盼头?“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兄弟们都在战乱中分散了,家也被战乱给毁没了,他们现在是生是死都没办法打听,怎能不让人揪心?想起曾经和兄弟们在故乡一起生活成长的往昔,点点滴滴,犹在心头。抬头看看天空的月亮,总感觉没有故乡月亮的皎洁明亮,一句“月是故乡明”,准确表达了杜甫此时思念故乡的深切之情。
古人的多愁善感,也反映了大多数古人的心地善良和思想淳朴,那种思想可以说是洁白无瑕的。古代的文人墨客更是善于借景色抒发内心的情感,既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又有真实的思想内涵。
“月是故乡明”中的“明”字,浓缩了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乡邻街坊之间的情,那种情是纯洁、朴素、厚重的。然而,当今社会却没有几人能体会到故乡月亮的那种明亮了。笔者曾和几位朋友相会,说起偶回故乡的一些际遇与见闻,无不嗟叹摇头:是亲不亲,争名夺利,长幼无序,见利忘义,心中唯有自我,传统道德荡然无存,心里根本就没有亲情的概念。但有一点不可否认,虽然平时不记得对方的亲情,但在想办法敛财的时候是不会忘记这份“亲情”的,甚至托人带个口信给对方就把这份“亲情”收了。
记得七、八十年代之前,亲情还是比较浓厚的,做喜事,朋友之间会发红色请柬,亲戚之间会登门邀请,对至亲的长辈还要抬轿迎请。逢年过节,你来我往,真诚的维系着亲情关系。虽然现在的通讯发达,但在一些人的心理全然没了亲情,电话都懒得打一个,真的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如今,不得不说故乡的月亮有时真的很浑浊,看不到月宫里的玉兔,嫦娥,更看不到吴刚。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再读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细品“月是故乡明”,最大的感悟是——心中的那轮圆月需要大家经常精心维护和小心擦拭,否则时间久了就会积满灰尘,失去光泽。
真诚希望所有的游子都能像古人一样找到“月是故乡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