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专家:中国有能力实现碳中和愿景

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对于一些持客观立场的中国观察人士来说,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这是中国高质量发展模式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延伸,这些政策致力于通过低碳和先进技术实现发展。

中方承诺产生重大影响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与到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相一致。

去年9月,中国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同时也重申对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

中方承诺迅速产生影响。在中方联合国大会声明后不久,日本和韩国都表示,到2050年要实现碳中和。

中国有能力实现碳中和

事实上,在中国宣布碳中和目标之前,就已经规划了一条迈向碳中和之路。

中石化在去年12月预估,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煤炭消费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已经从2012年的68%降至2019年的58%。中方在4月下旬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强调,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根据中国政府的规划,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仅在2020年,中国市场售出13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总销量的41%。相较之下,美国仅占2.4%。

中国在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和公共汽车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在2019年全球50万辆电动公交车中,大部分在中国。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已经成为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的领先制造商。确切地说,中国制造了全球70%以上的太阳能电池板、69%的锂电池和45%的风力涡轮机。

与此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水坝建设的领头羊。

此外,中国在研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估计,2020年,中国研发投入超过美国。事实上,在过去20年里,中国研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增加了两倍多。得益于中国的努力,全球范围内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大幅降低。

中国一直致力于提高各领域的技术能效,并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因此,中国完全有能力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迈向碳中和对中国意义重大

不过,实现碳中和目标,还需要调整发展模式。目前,只有约20%的货物通过火车运输,50%的货物通过公路运输。因此,中国将需要增加投资以进一步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并增加货物列车的数量。

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也将带来可观的健康和社会效益。比如,通过实施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中国在2015年到2019年间减少了空气中的PM2.5,9万人避免了过早死亡。如果污染物进一步降低,将带来显著的健康和社会效益。

截至2018年,可再生能源提供了410万个就业岗位,超过了化石燃料开采行业。目前,低碳能源投资是化石燃料投资的9倍;而在2008年,这一数据仅为1.1。当前,近90%的发电行业新投资投向了非化石燃料领域。

2020年,中国每天进口石油超过1000万桶。若转向可再生能源,将为中国节省大量外汇,同时增强能源安全。在一个地缘政治事件可能突然扰乱石油进口的世界里,稳定地转向可再生能源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具有一定意义。

最新研究表明,通过实施积极的减缓气候变化战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2%到3%%,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量将减少80%,到2050年碳排放量将减少75%到80%。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韧性得到增强,软实力得到提升。如果这些目标得以实现,中国将成为全球领先的脱碳技术提供者。

(作者系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知名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格拉斯哥大学跨学科研究学院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

(编辑:严玉洁 王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