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悟读述杂【34】

01

原文

大道泛(广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依靠)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为主。是名于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02

诗解

介子功退万古夸,

千古绝唱成佳话。
不以为大终成大,
寒食无烟柳飞花。

03

悟读

一忧一喜心之火,
一荣一枯眼中尘。
静心看透炎凉事,
千古不做梦中人。

本章老子阐明了道的三个特点。

其一,无所不至,无所不达。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向无定向,形无定形;任其物性,顺其自然。万物之生长荣枯,人事之荣辱变迁,无不依赖于道,体现于道。

其二,没有控制的欲望。“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爱养万物而不为主。”化育万物,不以为功;养育万物,不加宰制。为人处世也好,家庭教育也罢,这都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其三,不自为大,反成其大。不求名利,无私无欲,称其为“”;万物归附,不以为主,称其为“大”。道不自大,却成其大。

尧在考察继任者时,听闻阳城的巢父、许由是大贤者。前去拜访,初见巢父,巢父不受禅让;继访许由,许由也不受让,遁耕于九箕山中。尧执意让位,再次寻见许由时,恳求许由做九州长,许由觉得王位固且不受,岂有再当九州长之理。顿觉蒙受大辱,遂奔至溪边,清洗了自己的耳朵。

翠翠殷殷,处处花花果果;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福州西禅寺的一幅楹联。世间景物如此美丽动人,红尘岁月如此变幻莫测。何必纠结于俗物,执迷于利禄。

把美丽摄之于眼,把美好藏之于心。把真诚惠之于众。道心即生活,道不远人。可是,世人却往往喜欢背“道”而驰。

傲慢的人不会成长,因为,他不会喜欢严正的忠告。

一种美德的幼芽与蓓蕾,对于一个人而言,是最宝贵的,它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

为人之最高境界,不是一味的狂妄,不是一味的低调,而是不亢与不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