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声音三周年 ,科普是不是只赚流量不赚钱?

(第一届“理性的力量”演讲会宣传画)

亲爱的科友,你好:

2020 年 5 月13 日,是科学声音科普联盟成立满三周年的日子。

三年前的今天,上海,一场科普演讲会让“科学声音”在大众面前首次集体亮相。
“科学史评话”的吴京平老师、“卓老板聊科技”的卓克老师、“原来是这样?!”的旭岽老师、“科学有故事”的汪诘老师,几位平时只闻其声的网络电台科普主播,悉数登场演讲,观众们送上明星见面会般的阵阵欢呼和热烈掌声。【来过现场的老科友举手

由此,这台名为“理性的力量”演讲会首次举办的日子便成为了科学声音科普联盟正式成立的纪念日。

(左右滑动,满满回忆)

说实话,这 1096 个日日夜夜过得相当精彩——既充满兴奋和快乐,又不乏苦恼和困扰。我们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忙碌着,时间在痛并快乐中一晃而过。
借由这个日子,我们想把一些心里话掏出来跟科友们聊一聊。
▷ 我们为啥非要做科普
或许只有真正做科普的人才能感受到科普之难。
也许很多朋友会感到诧异:国家大力提倡科教兴国,家长都希望孩子们长大成为科学家,科普书的销量年年增长,科普怎么会难呢?
因为,对我们科学声音来说,科普不只是让人们涨知识,我们真正的目标是让人们涨见识,就是把科学的真谛——科学精神——传递给大众,尤其青少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科学知识是“鱼”,而科学精神是“渔”,哪个更重要,不言自明。
在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中,我们经常能从一些评论和留言中看出来,他们并不缺科学知识,他们缺乏的是科学思维。

如果一个人

  • 分不清事实与观点

  • 不懂什么是证据什么是故事

  • 不知道用统计的眼光看现象

  • 分不清因果关系和相关性

  • 不了解基本的逻辑规则

  • 把类比和推演混为一谈

  • 分辨不出信源的可靠性

  • 对举证责任没有概念

  • 把哲学思辨当作科学思考

  • 大谈西方的科学不能评判东方的经验

  • 高喊不要迷信科学、唯科学论等等

那么我们想说,你哪怕听再多的科学故事,掌握再多的科学知识,总体的科学素养依然是不够的。在这次的新冠疫情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随便举两个例子:
不能责怪人们的不理解和不善接受,因为科学思维本就是“反人性”的。科学的思维方式意味着理性和逻辑,意味着人们需要违背直觉和本能,这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更要经过反复的科学训练才能获得。
真正让我们着急的,是被大多数人忽视的现实。中科协的官方调查结果显示:2018 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 8.47% ,目标是在   2020 年超过 10%。可见当今中国的全民科学素养仍亟待提升。一个富有科学精神的国家,才能具有真正的、源源不断的基础科学的研究能力,以及科技创新和创造能力。科学声音迫切希望能把科学精神传递到每一个对未来有期盼的人手上。
科普之路虽道阻且长,但必须有人去做,这也正是我们——科学声音,存在的意义。
(科学声音签售现场)
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孩子,引导他们不只学会科学知识,更学会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方式。当他们长大成人来到社会中,就会具有更强的独立思考和辨别能力,不那么容易盲从,不那么容易受骗上当,不那么容易交“智商税”。
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在我们的影响下,认识到从小建立科学思维的重要性,产生具有远见的上游思维,鼓励他们的孩子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接触正确的科学观。如此,我们的后浪才能真正拥有奔涌的力量。

左右滑动,看看我们的日常

▷ 怎样做与众不同的科普
传播科学精神,对科普人的要求可不低。不仅要能变着花样把科学精神融入我们制作的科普大餐,还不能让人感觉硌牙。每天,科学声音的 9 位的成员老师都在为此忙碌着——以靠谱的科学知识为主料,把科学精神掰开揉碎加入其中当成辅料,用大众喜欢的表达方式当成调料,精心烹制。如此用心,就是希望能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愿意闻着香味走过来,试着尝一尝,很多思维的变化就会由此开始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一直在不断琢磨更好的“菜谱”,不断改进“烹饪方式”,因为好作品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精品才是从音频到视频,从棚拍到外景,从单一节目发布到微信小程序的开发运营,从汪老师稀稀拉拉的脑门到植发后的浓密森林……每一次升级都是科学声音的成长和诚意。

左右滑动,看看我们的科普视频截图

至今,科学声音发布的音频节目已超过 2600 期,视频节目 230 集,全平台播放量超过 8.57 亿人次,科学声音小程序用户超过 43 万……与此同时,我们还一直在做公益项目,是的,公益项目——我们为多个版本的中小学《科学》教材制作了 2000+ 个配套视频和课件,它们已经进入全国 7000 多所学校,协助 1 万名科学老师开展教学,惠及学生总人数超过 400 万。
三年里我们收到过许许多多科友们发自肺腑的褒奖,这里仅展示一小部分:
有来自学生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来自家长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还有的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我们对所有科友心怀感激!科普不易,但有了你们,我们将不遗余力,我们会乐此不疲。

如果你还不很清楚科学声音制作过的科普内容,通过以下方式可以方便地找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最后爆点料,聊聊我们的现状
实话实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仍在亏钱做科普。
有些科友可能会感到意外:播放量这么高,应该可以赚不少钱吧?其实,真相完全相反。
免费节目难以直接带来收入,而付费节目的收益还没能达到盈亏平衡。尽管“知识付费”已经不是个新鲜词,但在很多人心目中,科普就应该免费,甚至有些人专门到老师们的节目下方留言,表达他们对收费行为的愤慨。
然而,即便还在亏钱,即便遭到非议,我们依然心甘情愿。
因为对于未来,科学声音充满信心。
或许有生之年无法实现我们的愿景——帮助 10 亿中国人用科学思维认知世界。但我们能确定的是,科学精神这颗种子一旦种下了,就会生根发芽,蓬勃生长,人们一旦拥有了它,就再也不会失去。最后,谁知道呢,说不定多年以后的某一天,年迈的我们躺在公园的摇椅上,听到远处孩子们传来“你们这个要分组对照才能证明”这样的话语。
科学声音三岁了,我们的科普工作只是刚刚启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