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诺奖后的生活 来抖音看莫言讲述新作《晚熟的人》
“当别人聪明伶俐时,我们又傻又呆;当别人心机用尽,渐入颓境时,我们恰好灵魂开窍。我们晚熟的人,要用一年的时间干出那些早熟者十年的业绩。”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
作家莫言新作《晚熟的人》一面世,书中众多金句很快流传网络,引发许多网友共鸣。
近期,莫言作为“都来读书”领读人,在抖音分享了新作内容和写作感悟。“我作为一个写作者,同时也作为作品里的一个人物,深度地介入到这部书里。”在莫言看来,新书里有自己的影子。他希望,把自己这七八年来丰富的感受,用文学的方式表现出来。
莫言通过抖音寻找晚熟的人
做一个“晚熟”的人
在新作《晚熟的人》中,莫言按照自己讲故事的习惯,用第一人称“我”,通过12个故事讲述了获诺奖后的里里外外,聚焦那些仿佛近在我们身边的平凡小人物,风格即现实又荒诞。
莫言说,“晚熟”是故乡的朋友们挂在嘴边的一句戏谑之词,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有的人心智开启较晚,或是没有表现才能的机会,而一旦机会来临,他的智力突然大增,才能也显示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另一种是因为各种原因,有的人在前半生隐藏锋芒,借以保护自己,而到了后半生大放异彩,令人刮目相看。小说中的人物,应该属于第二类。
当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晚熟”,他认为,一个作家或艺术家过早成熟了,定型了,不再变化了,那么艺术创作之路也就走到了终点。“所以,作家都不希望自己过早成熟定型,这样就可以使艺术生命、创造力保持得更长久一些。”
“其实,'晚熟’是一个褒义词,代表了一种求新求变、不愿意过早地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莫言说道。
对于“晚熟”,莫言的理解相较于旁人显得独到而深刻。
在抖音,莫言也大方地分享了自己的“晚熟”故事:小学三年级时,新来的数学老师讲分数。老师拿出来一个地瓜,一切两半说:地瓜一切两半,每一半就是1/2。莫言却说:“老师,您这个地瓜切的不一样大,一半大,一半小。”兴致勃勃的老师被现场拆台,只好说:不要太认真,就算它一样大好了。
后来,老师又拿出一个南瓜一切两半,莫言又说:“老师,还是不一样大,那半个南瓜有一个虫眼。”老师忙说:“你也太较真了,你可以搞文学,但不能学数学。”
因为自己“较真”,直到成年后才学会如何计算数学当中的分数相加。
听完莫言的讲述,网友们在评论区戏谑:这是“杠精”。
或许正是这种认真与执拗,为莫言的人生储备更多力量和勇敢。让他可以在自己成长路途中求新求变,不断超越自己。也正是这种“晚熟”的精神,赋予了莫言笔下文字更多的韵味。
坦然面对“诺奖魔咒”
《晚熟的人》是莫言获诺奖八年之后的新作。
在文学界,长久以来存在一个“诺奖魔咒”,即一个作家得过诺奖之后再难写出超越之作。而莫言能否打破这个“魔咒”,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获奖前,莫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极具分量的文学作品。1986年创作出《红高粱》,给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此后,相继推出《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小说。
2012年,莫言问鼎诺奖,让这位自称“农民的儿子”的作家,一时间成为了世界作家中的“顶级流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截至2016年,莫言获奖后去了全世界至少34个不同的城市,参加过26次会议、18次讲座,题了几千次字,签了几万个名。特别是在获奖后最初的2013年,莫言忙到一整年连一本书都没看。那段时间,莫言的写作状态似乎不复从前。
新书《晚熟的人》发布后,莫言坦陈心曲,回应了对“诺奖魔咒”一说。在他看来,所谓“诺奖魔咒”,是一个客观存在现象,因为作家在获得诺奖时大部分都七八十岁了,创作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也存在作家在获奖之后依然写出伟大的作品,比如马尔克斯。
对于能否打破这个“魔咒”,莫言表示:“现在不好判断,但是自己一直在努力。”事实上,八年来虽然少有作品,但莫言一直在构思、搜索、积累素材,查阅资料,甚至还会悄悄地去采风,他花费在案头上的准备工作远比写这本新书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
从农家子弟到顶流作家,无论你是否读过莫言的作品,都会不由感叹他所选择和自我成就的人生。
“没有背景的孩子,要给自己挖一条跟有背景的孩子一样的河渠,才能开始缓缓流入江海。想要后来居上,就要跑得足够快。要下苦功,自己成就自己,自己帮助自己。”在《晚熟的人》里,莫言这样写道。
也许,这正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
出版新书对65岁的莫言来说,是在力求突破,超越自己。“但是,超越自己又谈何容易。”他坦言,写作40多年,现在觉得举步维艰,因为自我要求高了。一方面自己了解的文学越来越多了,却并不想重复别人用过的办法;另一方面自己作品积累越来越多,不想再重复过去已经写过的东西。
虽然新书《晚熟的人》是部中短篇小说集,但莫言透露,想在最近几年拿出一部好的长篇,自己一直在努力,希望大家看了能有一点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