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孙洁讲《内经》:精气神之人是怎样“炼成”的
讲述/文稿统筹:孙洁 文稿整理:海跃
编辑:亦徳
小编导读
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我们吃的是五味得到的是津液 ”,知道了津液在人体内的产生和代谢情况。(可点击蓝色文字回顾复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是《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的一段条文。
人是怎样生成的?什么是“神”?“神”对人体有什么样的意义?
让我们听听孙洁老师是如何解读的!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精气神的第四分的第四个内容,是《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的条文。
原文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灵枢·天年第五十四》的这段话呢,其实很简单,我们重点就强调一点点,就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这句话非常的有名,我们也经常引用。
“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不仅仅说我们讲,这个人很有神采啦,或者神气皆去了怎么样,更重要的是运用到诊法上面。
我们中医所有的诊法,不管是望色还是观舌,还是摸脉,还是看症状、听声音,都讲究要有一个要有一个“胃神根”。
可是,什么是“神”呢?
我们书上一般会把它解释为,精神、意识、思维、生命活动,对吧。
问题是只要他没死,他就有生命活动,只不过是生命活动强弱的问题。而并不是说,病人神采不飞扬了,他马上就要死了,对吧。这是两码事。
所以他后面就解释了什么是“神”:
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重点来了,是“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以后,神气才舍于心,神气舍心以后,才魂魄毕具,这个时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
这段话我们听起来,有点象现在的发育生物学。讲这个人如何从胚胎一步步长成一个完整的人。
但是对我们平时临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我们的“神”是建立在荣卫、血气的基础上而来的。
神从哪里来的?是血气所生。
血气怎么生的啊?血气能够充盛,通行、流畅于五脏,使五脏发挥正常的功能,就能够神气舍心,神气舍心以后,就能够生魂魄,“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所以这句话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强调的重点是血气、荣卫对神的重要性。
好,回到我刚才那句话上去,那我们正好讲这个人“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的话,那么这个神,它反应的是什么?反应的是血气、荣卫的情况,对不对?
所以,如果这个人本来精神很好,突然一个大出血,很短的时间内他就失神。
我们在学中基的时候就经常讲,大出血,他就气随血脱,气血皆脱以后,神还能够留下来么?神也就随之而去了,对吧。
这是这句话最强调的重点。
未完待续……
有问题的朋友可在下方留言
小编会积极联系孙老师为大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