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被遗忘的14万中国人:跟德军厮杀,战后赢得法国女性青睐
大家都知道,中国不管在一战还是二战中都是战胜国,特别是在二战中的贡献是很大的。当时日本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在中国战场上,我们起到了极大的牵制作用。但在一战中,我们的贡献也不容小觑,但这段历史却很少人知道,这到底是是为什么呢?
一战和二战不同,一战的主战场在欧洲,如果中国要参战,就得派遣军队前往欧洲战斗。可是一国的军队,大批的士兵离开国土进入欧洲,为何在一战结束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任何的消息呢?一战结束后很久,很多民众也不知道我国是否有派遣军队前往作战,其实是有的,当时我们的方式是以派遣劳工的方式参与战斗的。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一战初期,因为战场在欧洲,所以清政府一开始并没有参与战斗,毕竟远隔万里之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也并不欢迎清政府的参与,直到一战进入高潮的阶段,英法两国都派遣了大量的军人进入战场,包括国内大量的不是军人的青壮年,以至于国内的劳动力大幅度降低,一度跟不上国家的需求。毕竟战争中,后勤补给能力非常重要。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答应了来自清政府的帮助,因为如果国内的劳动力再得不到补充,国家就很有可能逐渐瘫痪,战场上的士兵也会失去补给。至于为什么是劳工而不是直接派遣军队呢?因为以清政府当年的军事力量和财产情况,是没有办法支持军人远赴欧洲参战的。
于是就派遣了数批的劳工进入英国和法国为他们提供劳动力,一战中陆续前往欧洲的中国劳工约有十四万人,这些劳工有一部分是在后方负责补给和运输,但是很大一部分的人被派遣到前线做着最危险的事情,打扫战场、清理尸体,甚至还要清除炸弹地雷,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就这样死在了战场上。
然而大量中国劳工死于他乡之后,换来的却是一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不肯承认我们战胜国的地位,甚至压下了这件事情,导致这十四万国人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他们在前线工作时偶尔还要和德军战斗。
一战结束后,有一部分劳工彻底留在了法国,他们因为刻苦的劳作而赢得了法国女士的喜爱,甚至为了他们而吵架,这一部分的劳工最后选择了与法国女士结合成家。这十四万国人的付出,直到21世纪,直到十年前,一战胜利的七十周年,才被承认他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