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魁穴 治打嗝要穴
中魁穴为经外奇穴名。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鼻衄,牙痛(齿痛),白癜风等。
中魁穴位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
中魁穴的位置在中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中魁穴位于手中指背侧,当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屈指取之。一说在手中指背侧,远侧指骨关节横纹之中点处《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生理解剖
1、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织。
2、穴区神经、血管:有桡、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和指背动脉分布。
中魁穴的作用
中魁穴的功效主治病症: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针刺0.2~0.3寸;艾炷灸5~7壮。
主治病症
中魁穴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鼻衄,牙痛(齿痛),白癜风等。
中魁穴主治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中魁穴主治呕吐,噎膈,鼻衄,牙痛,白癜风等。
脾胃病:噎膈,呕吐,食欲不振,呃逆。
齿病:齿痛。
其他病:白癜风,鼻衄。
穴位配伍
中魁穴配少商穴、太白穴、公孙穴、足三里穴、膈俞穴、心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中脘穴、大肠俞穴,治噎食不下。
中魁穴配中脘穴、气海穴、支沟穴、足三里穴、照海穴、劳宫穴,治反胃吐食。
针灸中魁穴治呃逆
取穴在中指背侧第二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
刺灸法
针刺法:直刺0.2~0.3寸。
艾灸法:一般艾炷灸3~7壮。
针刺方法
毫针针刺或加电针疗法。患者平卧或坐位,常规消毒后,用0.5-1寸28号毫针,分别于左右中魁穴同时垂直进针,约1分左右,用捻转手法强刺激,在进针同时嘱患者从鼻深吸一口气做憋气动作(以最大限度)。医者行针,患者连续憋气3-5次即愈。一旦呃逆停止,即嘱患者作腹式深呼吸运动,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适应症:顽固性呃逆;呃声连续不断,数日不停。
中魁穴释义
中魁穴为经外奇穴,因其位于中指背侧第二指关节处,为其他四指之魁首,故名之。
中魁穴具有通调三焦经气,降逆和胃作用,古代医家多用于治疗噎膈、反胃、吐食、鼻衄等症。如《诊则》云:'主反胃噎膈及崩衄',《玉龙歌》曰:'若患翻胃并吐食,中魁奇穴莫教偏'。近人亦治食导狭窄、食欲减退、胃扩张、鼻衄、白癫风等病症,但具体报导尚少。
呃逆乃由胃气上逆,使胸膈气机逆乱所致。中魁穴乃经外奇穴,位于肘腕以下的中指,故对内在脏腑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针刺中魁穴能疏通经络,通调三焦之气,降逆和胃而呃逆自止。
出处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牙痛阵阵痛相煎,针灸还须觅二间,翻呕不禁兼吐食,中魁奇穴试看看。
文献摘要
《医经小学》:……中魁二穴,中指第二节尖,治反胃。
《针灸大成》:中魁二穴,在中指第二节骨尖,屈指得之。治五噎,反胃吐食,可灸七壮,宜泻之。
《外治寿世方》:鼻衄,用线扎紧手中指第二骨节弯曲之处即止。左流扎右,右流扎左,双流双扎,极效。
《中国针灸学》:中魁……灸三壮。主治食道狭窄、食欲减退、胃扩张、白癜风。
推荐书籍: